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六部》(感知对话录、2)
生存者:
你昨天的论述更让人不明白,求生存为什么错了?生命为什么竟然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如果不是你说得很确切,我们还以为是听岔了。生命不但是人之根本,也是一切生物的存在本质,生物及我们人类,求生是一种本能,生命是客观的存在,不是你否定它它就不存在了。无论你说它对与错它都存在着,都在不断地进化着。人类为什么从来没有质疑过生存,因为它无法质疑,我们不能不生存,也不能不为生存而竭尽全力,这难道逻辑不通吗?不求生不得活,这是常识,能有错吗?谁不在为生存而奔波劳碌,人间从来如此。生存没有任何意义,这不是一般人的感叹,这几乎是所有哲学家的最终结论,如果有谁指出了生存的意义,就不会有存在主义哲学这个流派存在,存在主义认为,正因为生存没有意义,我们得为它找到意义,这正是我们生存的意义。这意思并不难懂,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生存找意义。
生活最终无意义,这是普通人的感叹,也是哲学家回答不出的难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没有意义的生活而艰难地生活。人类不是一直就这样活过来了吗?我们不可能不去求生存,不求生存难道会求死亡?不求生存又不是死亡那不怪哉?那只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才办得到。你让我们取消生存,是让我们都去做神仙吗?我们承认我们是还生活得不太好,但我们不是一直在努力吗?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是在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吗?我们的生活不是在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吗?你如果否定生存,让我们何去何从?有可能吗?
感知者:
求生是生物和人的本能,这是我们的共识。求生就是求取存在,什么是求取?那就是本来没有,是客体主动求得的存在。如果不求取,就不会存在。这里有一个基本逻辑问题,生物们的存在都是求取来的,供生物存在的本身是求取来的吗?存在不求就在吗?如果存在也要求取才能存在,存在向谁求取存在?生物求取存在并不符合实际逻辑,微生物、细菌以及若干种属的生物,只要有合适的存在条件,它们就得存在,不存在那是不正常状态。这跟一滴水、一块石头存在的性质完全一样,水和石头在求存吗?没有,山水万物,都是本来的存在,生物的存在跟其他自然物质有什么本质意义的不同?如果说,那座山在求存,不可笑吗?
但生物之一种的人类却无时不刻不在求存,因为一旦不求存,人类就只能死亡。这生存和死亡是什么意义?生物一旦存在就注定要死亡吗?一滴水一块石头的存在也在经历生死吗?生物们的活动变化以及形体变化的规律性运转是在经历生死吗?生物们也同样跟我们一样,生存是愉快的幸运的,死亡就是痛苦的恐惧的吗?事物的存在永远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只求保持一种不变的状态是符合变化规律的吗?生物的变化和进化是痛苦和恐惧的吗?显然,最终的问题就来自这里,生物的存在变化怎么成了生与死?这种“生与死”的现象是正常的存在规律,还是应该改变和可以改变的生与死的转换?生的概念和死的概念从何而来?生物们一开始存在就在极不情愿地经历生死,还是我们把这种生物的变化状态看成了生死?而我们的精神意识更把这种生与死的意义放大若干倍,结果将一种自然行为与规律转换变成了难以承受的痛苦事实。我们把生看成愉快的有意义的存在,把死看成痛苦恐惧的不能接受的事实。我们求生在求什么?就是求不死。为了不死,我们付出多少痛苦的代价?为了拒绝死亡,我们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关键在心理上,人必死却要活着,这是多么大的矛盾?背负着必死的心理活着,这是为了什么?这是极大的智慧呢还是极大的愚蠢?
我们猜测所有生物跟我们一样,忧生惧死,都在竭力求生且在竭力躲避死亡,所以,我们认为生死是一种客观的现实,跟我们的意识和观念无关。我们就是在这里错了,死亡的痛苦和恐惧是我们的心理事实和精神事实,对其他生物而言,他们只是在躲避着物理性的刺激,逃避这些刺激是生物正常的保护性本能,我们意识中的死亡痛苦在它们只是激烈的外部刺激而已,它们本能性地躲避这种刺激,而不是在躲避我们意识中的死亡,它们没有死亡的恐惧,当然也没有死亡的意识和概念。(接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