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书或许名不副实,但《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是笔者目前看到的最好的谈判课,说它最好不是因为它能笔者在谈判桌上达到既定目标,更多是因为它能在生活中给笔者以洞见,毕竟活着不仅为了工作,而工作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沃顿商学院》前三章读下来,已经大大打开了读者了思路,接下来便是在具体操作方面,给与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指导,这些指导绝不限于谈判之前,更多是应用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5074/44fe86c74b1dda89.jpg)
在个人打算好好学习技巧,然后“大干一番”之前,请永远记住一句话,也许你没有任何技巧,也没有任何优势,那么谦恭将永远是最好的策略。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5074/5ae5b7b276652081.jpg)
“在大多数人都不甚了解的众多极其有效的谈判技巧当中,利用对方的准则也是其中之一。这种技巧对那些难对付的谈判者尤为有效。然而,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准则,对它加以利用的人就更少,几乎没人明白准则是能使人们在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的心理杠杆。我不是在谈论“客观”准则或你认为公平的准则,而是被对方认为公平合理的准则。”——《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第四章
运用对方的准则,这思路与本书上一章所说要先确认多方的观点一致。想要说服对方,要用对方的观点才能让对方理解接受,同理,准则就是能够找到的对方的最明显的一种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准则。用了多年的某品牌商品,消费者可能根本不了解它所奉行的商业准则是什么。一家多年光顾的银行,客户可能根本不知道这家银行的服务准则是什么。一位多年交往的好友,可能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他或她做人的准则是什么。我们忽略准则,实际上就是放弃了一种约束和达成共识的力量,人们不愿违背自己的准则,不仅仅是出于社会道德约束,从心理上来讲也是由于违背之前所说的话,“心理成本”很高。
在机场候机时,在餐厅用餐时,在娱乐场所消费时,如果我们遭受态度恶劣的对待,要怎么做呢?记住前面所说的,明确做一件事情的目标,然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能我们要先处理关系,可能要先了解对方。方法之一就是先找到对方的商业准则是什么或者对方的做人准则是什么。商家的商业准则大多是服务客户、客户至上或者作出保证质量的承诺,至少绝大多数商家都会这样宣称。既然商家如此宣称,那么作为消费者在受到不合理对待时,为什么不拿出商家所宣称的准则来“提醒”对方呢!许多时候,之所以一次不愉快的事件会发生,那并不是双方有意想要事情向负面发展,更多的是双方都忘记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做事情的准则是什么。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亦是如此,经常能够听到一种抱怨,朋友抱怨另一个朋友不守信用,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员工抱怨老板不守承诺等等。
抱怨,是一种极为隐蔽的负面情绪,因为抱怨的人会自以为站在“正确”的立场,但同时却对于自己被“挑战”的立场毫无帮助,除了增加自己的负面情绪,什么也做不了。然而,只要肯换一个角度,问问自己:“我所交往的那个朋友,他或她经常挂在嘴边的flag是什么呢?”,那个他或她经常挂在嘴边的“承诺”,就是他或她做人的准则,至少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利用那个点让他兑现他的“承诺”。
父母在抱怨自己孩子总是不听话时则应该思考,你的孩子的准则是什么呢?如果你以为小孩子是没有准则的,那将是极大的误解,小孩子的准则往往来自于他接触最频繁的人事物。只是小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较强,可能会经常变更而已,所以才需要父母细心的发现。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现有的认知,让他或她配合你,比如不爱吃青菜的孩子,他的行为准则可能是“小猪佩奇”的准则,那么想一想小猪佩奇遇到这个问题时,会怎么说呢?或许沟通就不会那么费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5074/87e82edd1b8f9002.jpg)
至于员工抱怨老板,有过一定工作经验的人都应该适度理解,没有人会愿意去直接挑战老板,除非你已经打算甩手不干,但即使打算甩手不干,笔者也绝不建议恶化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基于所谓强弱地位的差异,而是基于上一章,我们要做优质的人,首先从尊重对方开始,尊重对方就是尊重自己。
巧妙运用老板的准则是一门艺术,这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个真实的例子作为参考。“加薪”问题永远都是棘手问题,如果对着老板逐条列举自己为公司做了哪些贡献,或者以工龄为由要求加薪,往往达不到目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即使一时成功,也会让老板心里不舒服。
朋友公司的老板经常宣称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之人,其人或许确实如此,但老板终究是老板,在面对公司利益时,员工和老板的立场永远不同。但笔者朋友并没有按照这样的套路去谈加薪问题,而是向老板反映工作太累,想要休长假,由于经常加班也顾及不到家里很是愧疚,流露出不得已将无法继续这份工作的意思。刚刚说了,这位老板是富有同情心之人,最后或许出于安慰给朋友加薪,并鼓励他继续做下去。那么你的老板是怎样的人呢?这有待于你去进一步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5074/b18555647fe4d1b4.jpg)
找到对方的准则,利用这一准则,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有时可以占上风,但不必咄咄逼人,因为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在和他人谈判的时候,就必须确定怎样做才会让自己感觉心安理得。我也许会奋力争取一些东西,但你却永远不为所动,因为你认为这种做法不合时宜。虽然我可能最终会比你获得更多,但你也许会认为,如果因此而感到良心不安,再多的利益也不值得去争取。”——《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第四章
适当利用规则,但不是不择手段,每个人的道德标准不同,不能强求,但任何人行事之前都该问问自己,是否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当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长远的利益。
同时,不要较劲儿,生活中工作上,我们都会不知不觉忽略习以为常的东西,所以当对方忘记了,我们出言提醒,善意的提醒,不加恶意的推测,这些才是根本,也是能够运用好准则的必备条件。否则,往往再未能善加利用的同时,将自己引入深渊。所以,
“在指出对方行为不当时有一个关键这也是所有谈判技巧中最有力的谈判技巧之一,即在指出对方行为不当的时候,绝对不要让自己成为问题的焦点。”——《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第四章
利用准则,不是人身攻击,善用准则,不是自我标榜,“不要让自己成为问题的焦点”,即时时刻刻记住中国一句老话:“谦虚是一种美德”,笔者想要补充,谦虚永远是一个人能够拥有的最大的财富,能够采用的最好的策略。觉得时下“谦虚”已经过时的人们,可以想想圣雄甘地是如何解放印度,想想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不抵抗政策,这是《沃顿商学院》书中给出的例子,但也确实是完美的论据。
收起争强好胜的心吧,没有人能永远都赢,也收起道德的评判之心,没有谁是完美无缺,我们都被欺骗过,被偷窃过,那些人或许不得不撒谎,不得不背信弃义,但没有关系,只要自己不被影响,自己决定不被影响就好。人之所以有命运,是因为命运不能用公平来衡量,命运只能用来去经历;而生活中之所以有“不公平”,则是因为生活本不能用公平或者不公平去衡量,生活也只能是个人的经历。如果觉得生活不公平,那只能说你尚未看到生活的全貌。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5074/711fd5980067c2ce.jpg)
学会运用准则,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谈判桌前都将是十分好用的利器,但请怀着谦恭去做所有事,这样才能无往而不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5074/a1b71ffed1fcfc7d.jpg)
灵活自己的头脑,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共识可以达成,便是通过某种“不等价交易”——《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第五章。
上篇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