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很辛苦,辛苦得我不想回顾,这种感觉就好像我给同事做完英文介绍,不敢回听自己的英文,生怕自己听见,原来自己说得很糟糕,就像考试考完了,不敢看结果一样。
2月份,我忙得要飞起来,我报得各种课程,都完全抛在脑后,痛苦的工作着。每天从早上到晚上,特别累。和工作斗争,和孩子斗争,和时间赛跑。
2月份,读了2本非常好的书《黑匣子思维》和《被讨厌的勇气》。
《黑匣子思维》的作者主张,我们要承认过去发生的问题,才能有机会发现改进的机会,如果为了面子,和自尊去逃避面对问题和错误,那么这个问题还是会重复的出现,我们也就无法进步。
《被讨厌的勇气》则是说,当你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的时候,你其实是在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则会忽略与别人的合作,甚至对别人是竞争和敌对的态度,最终大家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而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任何人都不是,大家不过是通过分工协作来完成目标罢了。
按照这两本书的逻辑,我分析了一下这段时间的经历。
我不敢面对过去的我,我很害怕,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重复地经历和感受这个工作的辛苦,害怕一个这样能力不足的自己不被上级接受,害怕自己因此失去工作,害怕自己要因此改变现在的自己,害怕是警报,在提醒我,在保护我,害怕在让我做点事情。
是的,做点什么呢? 我过去的一周,工作很辛苦,是因为,我写的沟通邮件,PPT,中英文不断被不同的是提出修改意见,要一遍一遍改,我的工作,需要别人的协助来完成,给经理带来更多审核的工作。我的需求是,我写的东西能获得上级的认可,能为经理节省时间,能获得表扬。简单来说,我希望我的工作结果让别人满意,我才会有安全感。
根据《被讨厌的勇气》,我那么在乎上级对我的看法,本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关注自己的得失。我一厢情愿的认为,我做的东西就应该是别人所接受的,别人怎么可能不接受呢?(自负情节) 就好像我是卖鞋的,客户的脚只能穿35的鞋,我却非要人家穿38的鞋,而且还在说我的鞋有多么好,我多么辛苦做出来的。客户才不关心你的鞋是怎么做出来的,人家要的是合适,用着体面舒服。怎么样能让客户接受我的产品?怎么样让客户在众多选择中,选择我的产品?那就要关注客户的需求是什么,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个产品才有意义。至于努力啊,辛苦啊,试想,谁不辛苦呢?哪怕是一支铅笔,从生产到销售,最终到用户手里,背后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努力呢?80%的人都是在努力的活着啊!你的努力和对方是否买账又有什么关系?我的努力只是我完成这个工作所需要的成本(时间和精力),劳动成本高未必代表有价值。比如写代码,有的人用两行就可以写出一个代码,有的人则需要绞尽脑汁写100行代码才可以达成同样的指令。我只有清楚经理的目标,团队的目标,找到差距,做符合目标和要求的事,我的存在才有意义,至于怎么努力,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根据《黑匣子思维》所说,错误是成长的机会,这个和PET老师说的,问题是成长的资源,是一个道理。当我开始正视这些问题,比如,经理直接会把我的PPT,沟通邮件里一些表达,格式等修改了,并告知我改在哪里了,我开始接纳这些问题,的确,我在语言的沟通表达上会有不清楚的时候,中文也经常说得很啰嗦,英语就更别说了,现状就是如此了,我也没有办法回到学校回炉再造了,但是我还是能做点什么,让以后的工作结果更符合上级的需求,这就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于是我开始搜索各种培训资源。
我听了《结构思考力》的课程,学会用框架搭建要写的内容,我也专门听了英文商务邮件的培训课程,培训老师是个老外,告诉我们他学中文的速成秘诀是,两周内,任何时间只能用中文交流(英语学习想来也是如此也是如此,实践出真知)。《正念练习》,告诉我,专注才会自在。以前,我认为专注,就是坐在那里干一件事情,然而我以前经常是在干着手中的工作,内心想的是什么时候可以做完,或者在健身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时候这一个小时能熬过去,表面在做一件事,心已经焦虑地恨不得把时间变快。可想而知,当下做的事情的质量当是如何的拙劣。如何做到专注?就是这个事情的结构拆出来,每一步又是一个结构,用结构去理解,用结构去表达。
总结一下,害怕别人对自己不满意,本质是关注自己的得失,而不是去思考怎么做能满足别人的需求。工作成果,是用来和别人沟通交流,建立关系的,如果自己工作交付的结果别人看不懂,或者觉得不舒服,那就需要换一种沟通方式,改进工作成果。改进工作成果,可以通过面对问题,来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靠不断实践(纠错,实验)可以快速提升。专注当下这个事情的结构,沉浸到当下这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