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
教育从娃娃抓起十年之前,孩子呱呱落地,紧抱怀中,满心欢喜,十年之后,孩子调皮贪玩,做事磨蹭,焦虑不堪。我不禁扪心自问,问题出在哪里?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还是父母教育的问题?去年读了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书《教养的迷思》,书中讲到:“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中,先天的基因因素很重要,后天的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但在后天的环境因素中,家庭环境只是一个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之外的环境。”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这本书让我的焦虑情绪有所缓解,然而,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依旧火冒三丈,当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时,依旧气急败坏。一个午后,和孩子一起坐在书房里的罗汉床上,心平气和地谈谈心、聊聊理想,像朋友一般促膝长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慢慢地走入了孩子的内心,认真聆听孩子真实的想法。作为父亲,平日里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任由自然成长,然而却在野蛮生长,沾染不少坏毛病和不良习惯,《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让我幡然醒悟,甲骨文字已非常明确,“教”是父亲的责任,而“育”是母亲的责任,如今把“教”的重担压在孩子母亲身上,实属不该,孩子一天天在长大,我们却忙于工作,熟视无睹,一旦错过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一生追悔莫及。
【2】好奇
永怀好奇心陪着二宝玩耍,二宝的好奇心驱使他不停地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一个扫把、一个钟表、一条狗或者一只鸟,都能吸引二宝的目光,二宝的注意力一旦被某个事物吸引住,他便不达目的不罢休,满脑子都是这件事。反观我们成年人,疲于奔波,忙于生计,对周遭的一切似乎习以为常,好奇心早已丧失殆尽,对世界的敏锐度持续降低,人生也随之变得无趣。幸好,我还保留些许好奇心,前不久阅读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小说中对电影大加抨击,第二,这部畅销小说竟然没有被改编成电影,好奇心驱使我去探究一番,原来卓别林横刀夺爱,抢走了塞林格心爱的乌娜,从此塞林格对电影界心存芥蒂,生前坚决不允许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心怀好奇心的人生是美好的、有趣的、乐观的、充满希望的,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愿我们依旧如同孩童一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3】感动
感动常在下班的音乐响起,手头一堆事儿尚未处理完毕,忘却时间,埋头加班,临近19点,接到媳妇的电话,告诉我回家途中路过超市,买了好多我最爱吃的食物,开车来到办公室接我回家,匆匆完成手头的任务,不辜负媳妇的好意;临近午夜,微醺抵家,餐厅里的灯永远开着,照亮茫茫黑夜,餐桌上备好切片的台湾凤梨、洗净的夏黑葡萄、最爱的周黑鸭脖以及调制的百香果汁,顿时酒意全无,坐在餐椅上大快朵颐一番。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生活平淡如水,家是最坚固的精神支柱,生命中的感动常在,感恩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4】恐慌
暴饮暴食每逢体检,心中忐忑不安,焦虑源自于不良的生活方式,熬夜晚睡,暴饮暴食,两件深恶痛绝之事,却难以戒除。食欲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对于尚未饱腹的人们来说,他们不会产生任何其他的欲望,可见“吃”对于人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早已解决饱腹问题的现代社会,人们变本加厉地拓展着美食境界的高度和宽度,不停诱惑着我们的味蕾,不时撩起内心的欲望。早起鲜肥的羊肉汤,焦黄的烧饼,两碗汤两个饼二两肉,中午一碗陕西凉皮,一个肉夹馍,一盆酸菜鱼,晚上一大碗柳州螺蛳粉,不够过瘾,又加了一份酸笋和腐竹,深夜又点了外卖,欢享烧烤啤酒的愉悦,每一次味蕾的满足之后,伴随着不可名状的空虚以及懊恼不已的悔恨,深夜食堂的饕餮盛宴,随之而来的是茫茫黑夜难以入眠,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恶性循环。痛定思痛,自我反省,我们用美食慰藉心灵,然而,没有节制的食欲却在拖累我们的肉身,我渴望简单的生活,我渴望清爽的饮食,一碗粥,一捧豆,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