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多令》

《唐多令》

作者: xcy无名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16:37 被阅读22次

刘过《唐多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唐多令

刘过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

①安远楼:又名南楼,在武昌(今湖北武汉市)黄鹤山上。

②侑觞:劝酒。歌板:执板奏歌。

③国南楼:指安远楼。

④黄鹤断矾:即湖北武昌城西长江南岸蛇山的黄鹤矶。一名黄鹄矶。黄鹤楼在其上,面临大江。临江的山崖叫做矶。

⑤浑是:全是。

⑥不:即否。

【翻译】

芦叶纷扬落满沙洲,浅水带着寒沙汩汩东流。二十年后再次登上南楼,小舟在柳树下还没有系稳,过不了几天,又到了中秋。

断崖矶头上的黄鹤楼,故友现今是否安在?看江山破旧心中频添新愁。想买桂花美酒一起畅饮,但终究不再像少年时代那样纵情豪游!

【赏析】

这首词是感时伤今之作。序言说明了写这首词的缘由:词人与柳阜之、刘去非等友人在安远楼小聚,一位姓黄的歌姬在筵席旁演唱助兴,请求词人为其作词,于是词人创作了这首《唐多令》。

上阕写故地重游。开篇二句描绘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目的在于渲染萧瑟、寥落的悲秋气氛,营造凄怆、伤感的悲凉意境,为词人重游南楼奠定富有悲剧色彩的感情基调;继而点明“二十年重过南楼”的题旨,为下阕的“旧江山浑是新愁”做铺垫。末三句用夸张手法写词人行色匆匆,来不及在柳树下把船系稳就要离开,因为过几天就是中秋了,正是亲友团聚的好时节,自己不能在此久留。

下阕写忧患国事。头两句忆旧,当年与自己同游黄鹤楼、断矶头的故人,如今风流云散,不知所终,暗含物是人非、世事沧桑之慨叹,把个人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连接起来,顺理成章地进入主旨“旧江山浑是新愁”。这是全词的精华,深化了题旨。江山依旧,但二十年过去,战争的阴影不但没有消散,反而更加浓重,词人“旧愁”未减,如今又添“新愁”;目睹“旧江山”,想到国运更加衰败,收复中原希望渺茫,词人愁到了“全都是新愁”的程度;“旧江山”和“新愁”对照鲜明,感情强烈,表达了词人忧患国事的沉痛之情。结尾三句是“浑是新愁”的具体化,词人想买桂花和美酒过中秋,却无心操办,因为少年时代的激情豪兴已一去不返,国运如此衰败,“新愁”如此深重,桂花美酒易得,忧患国事的愁绪却无法消解。

刘过的爱国之词,词风追慕辛弃疾,属豪放之作,但这首《唐多令》却别具一格,语言曲折含蓄,格调温婉凄恻。当年,此词一出,即被广为传诵,可见影响之深远。

相关文章

  • 【唐多令】

    山寺可闻经,杨柳似无情。画楼吹角总分明。仓央心事如未了,值斯世,许堪惊。 直臆已难行,含藏似高僧。长舌出世亦少能。...

  • 唐多令

    【唐多令】寻梨 春意自东风,何人随雪踪。此间花、问与谁逢?山水寻来千万里,白头满,最情慵。 心事几多同,花开偏向侬...

  • 【唐多令】

    来意许难穷,天然谓无功。更多少,般若重重?此生为遇微妙法,幸能免,落顽空。 如若仗华能,顿教恐难弘。想阎浮,沦落成...

  • 【唐多令】

    妄念长纷纷,合眸万丈云。云何谓,无上法门?又入坛场参一回,平生事,无个真。 请法是何人?终得见前身。乘愿来,还入红...

  • 唐多令

    窗外夜迟迟。迟迟扇绿席。小银钩相对徘徊。漠落香风同玉露,终不复,少年时。 皎皎照青丝。青丝浑不知。小银钩谁要怜惜。...

  • 唐多令

    红冷宝钗楼,翠销鹦鹉洲。 到秋来、处处生愁。 不解西风萧索意,纵无雨、也飕飕。 思妇忍凝眸,征人空白头。 挑灯花、...

  • 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

  • 唐多令

    网上尽奇才,诗文信手裁。 怅秋风,一笔抒怀。 欲与陈王吟洛水,十分意,到书斋。 赋尽粉桃腮,佳人意未猜。 咏寒梅,...

  • 唐多令

    明月弄芳柔,浮光潜水游。一团团,艳羡残楼。凄切寒蝉鸣翠幄,催人泪,忍淹留。寄语子何游?韶华竟白头!念情花,恨尽芳流...

  • 唐多令

    花落一秋长 。风吹万户霜。 世不容,依旧疏狂。 分付婵娟来伴我,星如雨,岂争光。 天似有情房。地如无限墙。 富贵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多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qe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