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由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J.Peter)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的分析而归纳出来,于1960年的一次研习会上提出。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员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由此彼得推论出,“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每一个员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
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二、墨菲定律
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中,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墨菲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该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而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在事后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斯塔普将其称为“墨菲法则”,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墨菲法则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2.18号救护车拉我来医院的时候,我当时收拾东西,开始我拿了充电器的,计划背个包,把东西拿全点,万一担心当天回不来怎么办。
后来乐观的思绪占了上风,乌鸦嘴,回来一个月了,又没有发烧乏力干咳,紧紧有点痰咳,怎么会是新冠,肯定没事的,检查完就回来。
最终我没有背包,就带了手机。结果没想到一住就是14天,18号晚上手机电量不多,赶紧京东买了个充电器及日用品。
我想我以后做事会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提前做好预防。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就一定得想到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并为如何应对它做好准备,它才有可能不发生。否则,它一定、一定会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更应遵循墨菲定律,这次新冠武汉政府还是大意了。
三、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它是由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于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提出的。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帕金森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那等于是自杀;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而且这个定律不仅在官场中出现,在很多组织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帕金森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