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半,我起床坐在书桌前,轻轻敲打着控诉剽悍行动营的这篇文章。
是的,你没看错凌晨四点半,也无需闹钟,这些都是剽悍行动营给逼的。反正22天结束了,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让我来告诉你们,行动营把我都逼成了什么样……
1.逼自己优秀
刚加入行动营时候,看到老铁们自我介绍有写出过十万加的公众号爆文,有高级工程师,UI设计师,新媒体主编,一流大学毕业等等。
跟他们的自带光环相比,反观自己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工作者,没有一丝亮点的我感到异常自卑与焦虑。
我甚至想过退出,来这里不是找虐吗?还是让钱早日落袋为安。于是向连长诉说了我的苦恼和想法。她告诉我,想想来这里的初衷是什么。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和去年的自己比,和昨天的自己比。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的关键。
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人生有的时候,我们可能都在等一句话,那句话瞬间点醒我们。是啊,总是拿自己的现状和别人努力多年的成果相比肯定是会焦虑,过去无法改变,那就从现在起开始努力。
起初写的很烂,五百字都是拼凑的,更别说八百字了,连长一直告诉我们,先完成再完美,比昨天好一点。
渐渐的,通过带着问题目的看书,结合思维启发,也能很容易写出来了,甚至还经常超过要求的字数。这让一个高考过后到现在没有动过笔的人来说,很有成就感。但写了几篇之后文章很平淡,毫无亮眼,更别说评优了。
这世界聪明人太多了,我要为“笨人”出口气。学历工作头衔我不能比,勋章好歹拿下一枚吧?用心分析好的文章,尝试用拟人,倒叙、穿越、对话等等写。对话写不出来,就从身边的同事领导看他们是如何沟通的,什么表情动作等。平时多观察生活从中找素材跟自己产生链接。没有华丽的辞藻,那就用真诚打动人。
认真写好一次又一次,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的更好。最终得到一致大家的认可。
2.逼自己坚持
其实自己报过很多线上的课程,PPT,小白基础绘画等等,打着因为工作忙的借口或懒或者觉得根本学不会种种原因,反正最终都没有坚持下来,想想只有肉疼。
报名行动营的时候我也担心自己是否可以坚持下来,跟以前一样重蹈覆辙。毕竟谁希望自己一千元的现金打了水漂。“干掉怂懒拖,提升读写说,升级朋友圈,打造生产力”这是剽悍行动营的口号。
但看到“打败怂懒拖“的口号时候,我还是在犹豫和怀疑中报了名。就想看看,我辛辛苦苦二十多年养成的”怂、懒、拖“二十二天你们是如何大言不惭地说给我打败就打败的?
营前预热第一天我就傻眼了。正式期十天十本书,每天写清单体文章十二点前打卡。我的天,别说一天一本书了,高考结束后到现在我一个月读一本书都难。你们有替我考虑过吗?我还要上班的OK?
随后也知也非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用“清单体“读书,有些书无需读完,而是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读书,时间短可以找到书中一个点对自己有触动,进行深度思考。书读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去运用。
由于自己上班环境特殊不能带手机,下班时间也不固定,只能早起写文章。闹钟四点半响起,每次想放弃时,排长一次次的鼓励,老铁们的加油打气,再想到那些二孩妈妈生病都能提前打卡,自己怎么就不能了呢?于是蹑手蹑脚的走出卧室,生怕吵醒了室友的美梦。几乎什么都看不见,除了鞋跟发出的嗒嗒声,我唯一能听见的自己心里“赶紧打卡”的呼喊声。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22天过去了,自己也习惯了早起。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吃早餐运动,安排一天的工作效率也更高了,现在居然享受起来这种早起的感受。
3. 逼自己行动
工作中怕自己完不成任务,总是左思右想,犹犹豫豫浪费了很多时间。
猫叔说,不去做然并卵,所以在行动营无论思启参加辩论赛还是主持人,第一时间报名,行不行干起来再说,晚了机会都没有。结果反响很好,竟然发现了自己很适合运营社群,也很擅长热场。
担心写不出文章,迟迟不动笔,那就逼自己写个观点,几个关键词,往往这时候框架也出来了,文章顺势而出。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也说过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停在脑中的假想中,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会让你后悔。
朋友们,有梦想就赶紧来吧,行动营总会把你逼成你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