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底印花的封面,书名赫然立在其中《好班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由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谢云主编撰写的,他收录了国内部分优秀班主任的班级建设之道。作为一名年轻老师,确实有很多东西还在摸索中,前辈们的经验也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好班是如何炼成的?请让我们一起来看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之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737/7fa1da10edbb27f7.jpg)
和张华东谈班级秩序之道
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改革理念如何变化,秩序井然这一教育规律总是更古不变的。
其实每一名教师都是走过弯路,只是在反省中找到问题解决办法并不断进步的。张华东老师的“欣赏日记”是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轮流撰写的日记,也记录了孩子们在校的表现情况,孩子们甚是喜欢,特别是那些得到了表扬的孩子。
在开学工作时,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识人,识任课老师、识行政班子、识孩子,为了尽快了解孩子,我们可以做一张表格请孩子们填写,以此来了解学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737/873b862fdea8a143.jpg)
然后要梳理班级事务,打扫好卫生,并制作好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座位表、值日表;
其次我们作为教师要变主导为引导,把班级还给孩子,选出优秀的班干部,各司其职,让孩子们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班级的小主人;
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好班规并建立评价体系,建立合作小组,让优生带差生,让我们的教育做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要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必须依靠“反馈”决定班级正确的行走方向;依靠师生共同参与创设出适合班级实情的秩序;依靠学生认同班规并认真付诸实践;依靠良好的班级组织结构;依靠善于管理的班队委;依靠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来使班级凝聚力。
和雷震谈激励机制建设之道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都是与众不同的,每条生命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
古老的教育,习惯了以罚代教、以留校代说教。每一个孩子都是蹦着跳着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他们单纯的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也对全新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
雷震老师提出的要给孩子激励机制,也许只是大声的表扬,也许是温柔的轻抚,也许是认真的倾听,多样化的激励孩子让孩子在每一次得到表扬时都充满了新鲜感。
张三说“今天老师说我很勤快哦”;李四说“老师今天奖给我一颗糖”;王五说“今天我和老师之间有了一个秘密”,这些其实真的只要老师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反复强化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雷震老师提出的养成教育很值得我们借鉴。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737/3f2feccc274efc9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737/25277bf4fca4179a.jpg)
在低年级我们可以适度运用食物、学习用品、小玩具等作为激励措施,慢慢的,我们要逐步虚化实物,比如让孩子们拿贴贴来抽奖啊,比如:当一天的班长,做小老师,温暖的抱抱,免做作业,现场电话连线家长;当然,和我们成年人一样,孩子也对新鲜的、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我们也经常得不到奖的兴致去参加抽奖活动,同样的,他们在抽奖活动中会乐此不疲的。但是,我们也要奖惩分明,“奖”要大肆地表扬,“惩”我们都适度地罚,甚至可以偷偷地罚,其实我们真的不必要去让孩子因惩罚对某方面有抵触心态,只要以后不再犯,又何必去罚呢?再多的罚也抵不过老师的一句期待,“要是你……就更好了”。
和沈兰谈师生关系建设之道
什么是爱?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不来自于仰望与俯瞰,而来自于平视里由衷的尊重,倾心的交流、真诚的唤醒和适切的提醒。其实师生关系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中间还有家长呢。每一个家长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家长的复制品。要想成就一个眼中有光、脸上有笑的孩子,我们就要做一名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沟通,与孩子嬉闹聊天,葆有一颗童心,拥有一颗爱心,带着一颗恒心,始终不忘初心,让彼此的生命澄澈美好。
和芶鹏谈家校关系建设之道
以家长“合伙人”的身份出现在家长们面前,远比高高在上要得人心得多。每一个父母都是想要孩子成才的,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也有困惑、有烦恼。
何不推荐他们读一读付雷的《付雷家书》?
何不推荐他们读一读张文质的《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何不推荐他们品一品蒙台梭利的《发现孩子》?
何不推荐周弘的《觉醒》,让他们在书中找到让所有孩子追蝴蝶一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的教育方法?
还有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亲爱的安德烈》,亦或《牵只蜗牛去散步》
结合孩子实际,给出较为专业的建议,让家长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最终能达到的效果。
家校沟通,收获一份信服,得到一份幸福。
和宁超群、许丽蓉谈班级生活经营之道
班级,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孩子们的吃喝拉撒、坐立行走、学习玩耍、人际交往、处世方法,都在细细碎碎班级生活中一一体现。从晨读、两操到午餐、放学,从课前准备、课中学习到课后梳理,再到校园卫生,班级荣誉,都应该有序进行。从教师最开始的示范性引导,到班干部学习式效仿,到全班同学习惯的养成,以一带十,以十带班,班上孩子自觉维护班级秩序,共同管理好班级。只有让孩子尝到习惯养成的甜头,孩子们才会心服口服地去维护班级体的共同利益,班主任才能更好地经营班级生活。
和张端妹老师谈学生发展引领之道
安妮宝贝认为“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态得到重生”。
也许一个班级会有课堂上无生机、死气沉沉、差生面积较大的情况,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就得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能够接受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面对差生较多的班级,首先我们得找到能和孩子们有共鸣的点,比如讲自己求学时候的经历、分享能戳中孩子们内心的名家故事;设置班级成长专栏“秀出我自己”、“我们的约定”、“明星璀璨”、“好的学习者”、“梦想起航”栏;在“学困生”的世界里,他们也在期待进步,张端妹老师实践过“先教“学困生”学新知”的方法,利用早读或课下时间,把几个学习困难的孩子叫到身边,先引导他们学习重难点知识,并且通过简短地、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告诉家长孩子的进步,并且大肆表扬孩子的进步以让孩子们获得成就感,让孩子认清自己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设立目标,以有动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老师,你慢慢学;孩子,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作为一名班主任,你永远只能标榜自己是一名新班主任,因为在你任教的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里,你的学生来了一批又一批,你永远是新的,当然,你也永远都是年轻的。在当班主任的路上,你永远都是在学习中;孩子,永远是在培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