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佳丽三千,却只爱写诗

作者: 随意de徘徊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23:32 被阅读26次
    我有佳丽三千,却只爱写诗

    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有人说是为了挣钱、出名、睡粉丝。

    但如果一个人既有名又有权、不但富可敌国,还不管女神或者小鲜肉,是想睡谁就睡谁,那他还会不会喜欢写作?如果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写作的意义似乎就找到了。

    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他还创造了中国历史的一个吉尼斯:史上写诗最多的人。

    那谁又是写诗最多的人呢?

    首先,肯定不是李白。

    虽然老李的确能写,但最终他入册的诗也就一千来首。

    当然,也不会是杜甫。

    因为白居易的3840首就远远超过杜甫的1400首。

    那么是陆游吗?

    很希望他是,但很可惜不是。因为作为专业写手,陆游以9000多首的数量输给了爱新觉罗·弘历。

    好吧,请鼓掌,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的确就是这个网名叫乾隆的霸道总裁。

    那老乾一生又写了多少首诗呢?

    标准答案竟然是可怕的43630首诗。

    这是什么概念?

    《全唐诗》看着厚吧,可对于老乾来说,总共不过48000首,只比他多了两个白居易或者三个杜甫、至于多没多两三千个张若虚,还是让我们问下老乾本人。

    喂,老乾嘛?对,我徘徊啊。请问,和李白等《全唐》诗人相比,您自己觉的得您的长处是什么?

    哦,哦,嗯,明白了,咦,好吧,再见。

    老乾说了,他对自己最满意的就是数量,因为《全唐诗》虽然质量不错。但那是由2200多个文案高手合著的,而他却只有一个CP。

    而且老乾还说,在89年的人生里,他平均每天要写1.3首诗,这样的工作量可以KO任何其他诗人。

    说来说去,老乾总是强调数量。不过幸好在问他写作意义时,他给我们讲了三个故事。

    讲写作的文章里怎么突然就有了《三体》的即视感?

    云天明老乾给我们讲的第一个故事叫《春天吃黄瓜》。

    黄瓜现在已经是家常蔬菜,好吃了,大家张嘴就咬。但由于老乾那时还没蔬菜大棚,所以在春天能吃黄瓜的人屈指可数。

    但谁让咱们老乾是皇上呢,吃个黄瓜稀松平常,充满了存在感。

    只见他拿起黄瓜左看三下、右看三下,就在引得左右侍卫馋得直流哈喇子的时候,却听老乾说:黄瓜很好吃,可太少没法分,我就写首诗吧:

    《黄瓜》
    菜盘佳品最燕京,二月尝新岂定评。
    压架缀篱偏有致,田家风景绘真情。

    这诗怎么样?谁敢说不好?!哼!来人啊,把这欺君罔上的家伙拉到菜市口砍了。

    都怕傲娇公主,可老乾是公主她爹!谁让他找不到存在感,他就直接让那人不存在。

    所以,麻溜的,啥也别说了,趁皇上啃黄瓜的时候,大家赶快鼓掌吧。

    接着第二个故事叫《坐着轿子过正阳门》

    话说有天老乾过正阳门,轿夫们正抬着他嘿呦嘿呦得往前走呢,公主她爹却叫停轿子,把城门是左看三下、右看三下。

    这是要干嘛?

    对了,大家猜对了,写诗。

    果然,见百姓渐渐聚拢,就听老乾说道:今天不但天气好,这城墙也不错,我就给大家做首《咏城墙》吧:

    远看城墙齿锯锯,近看城墙锯锯齿。
    若把城墙倒过来,上边不锯下面锯。

    掌,轿夫们是不鼓的,要不失手摔坏了老乾怎么办?

    但“好”,无论是谁都是必须喊得。而且叫的即要高还要飘,清奇得就宛如老乾作诗的思路。

    第三个故事叫《冬天下雪了》。

    话说有年大臣簇拥着老乾到了西湖。

    可就在大家叽叽喳喳兴高采烈饮酒听曲的时候,却见老乾手一背,走出亭子,冲着天上,扭着脖子,左边三下、右边三下。

    卧槽,莫非老乾的诗性又发作了?

    错,没看故事标题吗?是下雪,下雪了老乾感到脖子凉。

    但既然大家都以为是老乾要作诗,那老乾索性就给大家来首《咏雪》吧: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三片四片五六片
    七片八片九十片

    还有人想问这诗好不好了?

    对了,别管诗好不好,只需喊好就是了!

    但,奇怪了。

    大家虽然已经被老乾调教很有修养,知道听诗的时候需要仰着头并幸福得眯眼睛,但许久,是即没人鼓掌也没人叫好。

    难道都不想要命了?

    原来,乾隆作的是绝句,四句一首,必须等都齐了,大家才好鼓掌、喝彩,转朋友圈。

    友情提示:发朋友圈的时候也必须配上老乾的帅照,否则,也砍头。

    可现在,老乾总共只写了三句,还没秀完,就不能瞎点赞。

    所以,既然不能瞎点,就只能装瞎了。

    谁知十几分钟过去了,大家眯得眼皮都抽筋了,可老乾还是背着手一动不动。

    莫非是老乾没词,卡壳了?

    就在大家才回过味的时候,侍读学士沈德潜早已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只见他深施一礼道:皇上,您是不是想说“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却被咱太清这秀丽的江山给吸引住了?

    谁知,沈德潜说完,老乾仍然是纹丝不动。

    于是,沈德潜就又抬高声音:皇上,您是不是担心这雪天会使老百姓挨饿受冻?

    这次老乾终于回过头来了,只听他叹息道:哎,是啊。这雪景虽美,可大家切莫忘了百姓的饥苦啊!

    大臣们一听,争先恐后跪地称是三呼万岁道:百姓有福,皇上圣明——

    谁知大臣刚喊完,却又听沈德潜道:皇上,您即要关心百姓也要时常写写诗啊,要不天下百姓如何才能领受到皇上才气的恩宠呢?

    哈哈,这马屁拍的,把思路清奇叫才气,把领导刷存在感叫百姓领受恩宠,老沈是当真厉害。

    乾隆听罢,哈哈一笑,朗声道:我这诗本就可以让天下记载万年。众位爱卿,你们觉得可好?

    《咏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
    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诗好不好不知道,但老沈人不错,乾隆是记住了。

    乾隆十一年,沈德潜乞假归葬时,乾隆不仅给他三代都加封典,还赐诗一首,其中就有诗云:我爱沈德潜,淳风挹古福。

    好了,故事讲完了。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写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从老乾这三个故事,我们不难领悟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动物农庄》作者乔治·奥威尔说的“一个严肃作家甚至比新闻记者更有虚荣心和自我意识”。就像老乾吃黄瓜,这叫刷存在感

    其次,由于人类的语言是线性的。话讲完就消失了,逻辑是否自洽并不重要。而写作“是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结构,以线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写作就给我们了一个用不同角度观察生活、扩展思维的机会,就像老乾写城墙,这叫改变认知。

    最后按米兰昆德拉的说法:人的死亡并不突然,都是慢慢逝去的。人活在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也将慢慢消失,而写作却像老乾记住沈德潜一样是记录这种消失最简单的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有佳丽三千,却只爱写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vs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