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斜杠青年”这个词,是在一个宝妈的个人公众号里。当时也不太理解这个词,只是大概猜测其中意思。前几天微信读书里,就推荐了一本书《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今天开始阅读,才明白“斜杠青年”的含义。
书中介绍:“斜杠”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这个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的一本书。她在书中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通过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于是“斜杠”便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
而斜杠传播到中国,很多人误解了它的意义,认为这是人们对工作不专一,一人身兼多职。其实,不是多打几份工,就是斜杠青年。想成为斜杠青年,要有超自律,要有长时间的自我投资和知识积累,要有核心竞争力!比如,一个外科医生,可能另一种身份是作者,一个新闻记者,另一重身份是瑜伽教练……这种双重身份或者多重身份,都可以为斜杠青年,它其实是人们越来越不满足当下单一工作状态的写照。现代社会,尤其互联网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很多人更追求人生多样化和丰富性,更热爱工作之余发展爱好,渐渐也就开始了另一种身份。
在简书平台上,给我推荐的很多文章,都在讲述作者如何通过制定目标和计划,坚持日复一日地学习、绘画、阅读、写作、做手帐等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抵达目标。很多人一年两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积累,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有成为简书签约作者,获得粉丝几万,众多人点赞钦佩。于是,带来了人群效应,作者开始创业,创办训练营(手帐训练营,个人画吧,时间管理等等各种训练营)吸金。然后继续不断地写作,扩大个人品牌影响力,源源不断地招生吸金。之前我还想模仿她们创业模式,结果想想没有什么个人核心竞争力,也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所以只能沉淀自己,先长期投资自我吧。
我想成为斜杠青年,不单单是职位生涯的多样化,也是还原人生本来该有的丰富性。未来某一天,希望我能成为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品牌,创业赚钱,财富上不断增值,环游世界!哈哈哈,这应该也是很多人的梦想!只有足够自律和坚持努力,才能让这一天早早到来,为梦想而奋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