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

作者: 懂心理的语文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6-15 17:17 被阅读0次

    有人说,饭桌上见教养,吃相见人品。

    老一辈对我们的教育是:大人不动筷,小孩不准先动;给长辈盛饭端饭,要两只手;馒头拿着那个就是那个,不许挑挑拣拣,夹菜也是……

    这些教条中,有的是礼仪,有的则是道德标准。

    昨天早读,聊到我爹。他是51年生人,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所幸,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都能幸存下来。跟书上看到的饿死小孩的情节比,还是幸运的。

    我爹有两大特点。

    一是家里来客人,他必须亲自下厨,可能是对自己的厨艺有信心,嫌弃我妈做的不好吃、上不得台面?抑或是只有亲自下厨,才能表达对亲戚朋友的热情?

    这就不得而知了。

    亲戚落座,他是不上桌的,大家几次三番去叫他一起吃,他挥舞着锅铲说,还有俩菜,你们先去吃。

    往往是大家吃得差不多,他才上桌吃点残羹冷炙。

    二是去别人家做客,这个别人,当然也包括我。

    还在老家的时候,爹妈偶尔会来城里,会在我那里吃个午饭。

    我往往也只弄四个菜,不会弄多。可是我那爹,他很小心地吃,吃到一半,就说自己饱了,不吃了。

    我妈在旁边打趣他:你哪里就吃饱了,你在家里能吃一盆,来闺女这里你也做家儿(客气)。我就不做家儿子,我不管去哪儿,我是要吃饱为止。

    我爹争辩说:真是吃饱了们,表你干啥!

    我爹的这些表现,是不是从小被我奶奶教育出来的吃相?我看大概率是,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作为长子的爹,哪里敢允许自己上桌、哪里会让自己放开肚子吃个饱?

    一个习惯,一辈子,即使到了物质丰富的今天,还是以这种习惯认同着父辈对他的教育。

    在我们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也是不让上桌的。通常是端着个碗,在灶火屋里吃点了事。有时亲戚会叫,来屋里夹点菜,父母不应许,是不敢进堂屋的。直到父母中有一人说,你啥啥叫你,你就来夹点菜吧。

    小时候,大人干活多,也吃得多,吃一碗又一碗。第一碗往往是他们自己盛,吃了一碗饭,就不想动了,叫着我们给盛第二碗。

    盛好端过来,递到他们手上,有时忘记双手递。

    就会被呵斥:“那个手呢?一个手打发要饭吃?”

    慌忙伸出另一只手,双手递上。

    大人们闲聊,会说到谁谁吃饭特别大声,跟猪一样。

    于是自己吃饭也会刻意地注意一下,自己吃饭有没有像猪一样。后来我发现,吃饭大声,是因为张着嘴咀嚼,闭上嘴,声音自然就小了,慢慢自己养成了习惯。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这些礼节礼仪,当孩子长大后,他会随着环境而习得。不用刻意在小的时候给立那么多的规矩。

    说到吃相,想起前段时间,我们一家人出去吃小龙虾的情景。

    本来是一家人去吃,点了388的全虾宴,等了好久,那一个超级大圆盘端上来,麻辣小龙虾,蒜蓉小龙虾,它们整齐地卧在大盘子里。

    老二看到了,很是兴奋,哇,这么多啊。

    刚开始吃没多久,老秦的一个朋友来了,来了就来了,一起吃呗。

    接着来了一群,一家三口,还有一个女的,带着个闺女。

    老二一看架势不妙,他快速地剥着小龙虾,快速地吃着,面前的桌上,一会儿就堆起小山一样的虾壳。

    别人打趣说,是不是怕被某某吃完了。

    老二笑,也不接话,继续飞速剥虾吃虾,直到吃个肚儿圆圆。

    当我看一群人来了后,我就不好意思再夹了,担心不够,老秦又让店家加了一大盘。

    当别人调侃老二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埋怨老秦,一家人吃饭,怎么不吭一声叫一群人来,我是有些怨气的。

    等回去路上,我问老二,怎么吃那么快。他说那么多人,我不吃快一点,就吃不到了。

    还是孩子真实。

    联想到老二小时候和妈妈的分离,以及过早断奶,他的口欲期是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

    他需要吃,需要抢着吃。

    在友元老师的沙盘课上,我聊了这个事情,友元老师建议,在他快速吃的时候,只告诉他,宝贝,还有呢。就够了。

    我没有去指责他的吃相,他可以无所顾忌地吃,我想,他是个自由的孩子,没有被我们驯化成我爹我这样,我觉得是一件幸事。

    以后他需要吃,就满足,管什么吃相不吃相,看蒙古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样子,多么爽啊。

    文中说的老二在打架子鼓,等他的间隙,写了上面有些乱糟糟的文字。写完了,孩子也该下课了,完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vx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