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每逢事多处处堵,感觉明里暗里,总有双诡异的眼,在向我投放亮贱的光芒。
本着罗曼罗兰“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的英雄主义,一切添堵的事,过则过矣,也没有什么可较真的,做好自己就好,哪里来的那么多不开心?
倘若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竟也让人萌生了错觉,莫非除了以暴制暴,竟无法掌控当下的暴戾了。问题是,我何必要掌控呢?或许是我将姿态放得过低,让对方误会了,最后产生了美好的错觉而已?好吧,我错了,众生生来本就不平等的,权当蚊蝇走了岔道,只要不飞到汤或者嘴里,还是要赞美一下造物主与美好的生活的。
然而,粉饰美好真的好难啊,我最不擅长的就是装“中华考试铅笔”!特别是在一个只管生不管养的养殖场,亦或在一片只管种植不管生长的土地。
我们再来温习下《寒山问拾得》中那两句话。“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知乎里有人如此曲解,我悄悄摘录一些字句,1、能毁谤你,你一定有错只能忍。2、能欺负你,对方有势力,你只能避。3、能污辱你,抓到你的把柄了,你只能躲。4、能嘲笑你,对方脑子灵光,口才比你利害,你只能熬著(耐)。……8、能骗,就表示对方的智商高过你,你斗不过,只能等时间来证明他的邪恶。
如此想来,“寒山问拾得曰”也只能修身,难以用以处世。因世事太复杂,非由得你且看就看得到的。因此,虽说无法掌控,认识一下所谓暴戾,也是好的。
许多人喜欢将当下的暴戾与大环境“连系”在一起,说什么精神文明赶不上物质文明发展啊,社会的不公平啊,政治腐败啊,仇富仇官啊,弱势群体的抗争啊,甚至是08年的4万亿稀释民间财富滋养大财团、变相均贫后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林林总总的,看不过来。也有些人“一针见血”的说,暴戾之人归根究底都是因为自身修养、修为不够,只能通过暴戾之气散发出来。
个人觉得,一切暴戾,都是在刷存在感罢了。自古以来,暴戾二字,多用在君王将相等强势之人身上,比如说大家熟知的烧铜柱的商纣,挖坑的始皇帝。在古代,暴戾简直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现如今,生活太平了,温饱解决了,兜里的人头多了,自我意识提升了,个个都觉得要像皇帝一样颐指气使了,一点点小摩擦,就要跟三分天下一样,怒目斜视大刀阔斧的拼凶斗狠。何必呢?声明一下,我所说的暴戾与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中的“愤怒”,不是同一个东西,尽管有很多人是因为大量“愤怒”隐忍得不到发泄,最后憋成了暴戾。
行文到此,有点不想写了。无论暴戾还是懦弱,无非是给一个人、一些人、一件事、一些事贴个性格标签,然后,找个人背锅罢了。很多事情是一连串的,甚至是个人控制不了的,如果你把一系列事情串起来研判,你就会发现,杀人犯并非天生就该是杀人犯,暴徒并非天生就是暴徒,只不过是周遭环境与一系列的事件诱发促成了结果。
少以“暴戾”方式刷存在感,让一切事物往良性循环吧,在赌城用军用机枪扫射平民有意思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