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幻小说!

作者: 地狱知探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5:55 被阅读0次
硬科幻小说的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物理知识,军事知识,甚至是天文知识,等等。

这个要求很硬。

虽然小说可以编造,但是科幻小说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幻想。

很多知识,你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乱盖真的不行。

而同样的,作者要求如此。

那么读者呢?

大部分普通的网络小说的读者,并不会特别精通物理,军事,化学等等……

你们要知道,大部分的网络小说的读者,都是中学生,或者是大学在读的学生。而且,其中学霸很少很少。

这个时候,你写个硬科幻,这些读者未必买账,未必喜欢看。

所以,现在的网络小说上的很多科幻小说,其实都是伪科幻。

披着科幻的皮,写的其实还是奇幻的那种套路。

能在设定上写出类似《星球大战》的程度就已经算是神作了,而实际上星球大战根本不算科幻,它只算是个太空歌剧而已。

简单的来说,真正的硬科幻小说,要求太“硬”,大部分网络作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大部分网络读者,也不具备这样的理解能力,或者是阅读需求。

注意软硬科幻貌似是国内的特色定义,国外从没软硬定义科幻。

科幻小说在20世纪初被引进中国时,就被纳入到了功利主义的方向,典型者如梁启超、鲁迅。也由于“science fiction”(这个词是1926年雨果·斯根巴克提出的 )词义的模糊性,使得其后大部分的人都把“科幻小说”等同于“科学小说”,那些幻想成分较多的科幻小说反而被排除在外,归入到一些“理想小说”这种神奇的分类中去。这种科幻小说理应承担“科学思想”传播的观点,对于当时以及其后70年我国的科幻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远超目前你们能够想象的影响——直到现在不少人还把科幻小说当做是科普小说,或者仅仅是那种地摊上的奇幻类读物。

建国后、文革后绝大多数科普评论家、科学家和有关领导则判定科幻小说是科普创作的一部分。他们以此为出发点,要求科幻小说更多地围绕着科学内容展开,压缩其中情节、背景描写、人物刻画等文艺成份,实质上便是否定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可以说,其后半个多世纪我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是呈现一个较为畸形的状态的。

科幻作家肖建亨指出: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一开始就伏下了一个潜在的危机.这危机就是“ 工具意识”过于强烈——仅仅把科幻小说当成了一种普及科学知识的手段, 而忽略了科幻小说为文学品种之一的文学品质。其实, 科幻小说并不是教科书, 的确不能承载过多的科学知识, 尤其是不能承载过分具体的、解决一个实用的工程技术知识的普及任务。过分的功利和实用主义, 恰恰使科幻小说的价值和社会功能难以真正发挥出来。

科幻小说在20世纪初被引进中国时,就被纳入到了功利主义的方向,典型者如梁启超、鲁迅。也由于“science fiction”(这个词是1926年雨果·斯根巴克提出的 )词义的模糊性,使得其后大部分的人都把“科幻小说”等同于“科学小说”,那些幻想成分较多的科幻小说反而被排除在外,归入到一些“理想小说”这种神奇的分类中去。这种科幻小说理应承担“科学思想”传播的观点,对于当时以及其后70年我国的科幻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远超目前你们能够想象的影响——直到现在不少人还把科幻小说当做是科普小说,或者仅仅是那种地摊上的奇幻类读物。

这就是所谓的科幻软硬之争

现在不少人脑子还没转过来,还是一样的套路

这个套路并不新鲜。

国内外的科幻作品很多,得奖的也很多。

如中国的《三体》

苏禹的《新世》

国外有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

伟大的《沙丘》

改成电影的也不少,如《流浪地球》《黑客帝国》《2001太空漫游》星战系列……

                                                                        完

相关文章

  • 论科幻小说!

    硬科幻小说的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物理知识,军事知识,甚至是天文知识,等等。 这个要求很硬。 虽然小说可以编造,...

  • AI速配爱情,单身狗的福音还是有情人的噩梦?

    文 | 颜璇 来源 |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科幻小说《人形软件》里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人们登录...

  • 科幻小说:进化论

    1. 柏掬起一捧水来洗了脸。他抬起头来,洗漱间的镜子里,映出一张惨白的脸。他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脑袋里仍旧是些浑然...

  • 就算我已是一本书,我依旧愿意当你的书签

    因为要持续创作,六娃最近开始看很多书,有经典有冷门,有心理学有科幻小说,甚至还有《性学三论》这种人类文学精华。 每...

  • 股市是一个吞噬光阴的黑洞,有多远滚多远

    听过爱因斯坦相对论、学过高等物理、看过科幻小说、再不济欣赏过星际迷航的你应该都知道黑洞的概念,吞噬周围的一切,包括...

  • 论阶级

    论阶级 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三体》中描绘了文明“技术爆炸”的情形:就拿人类文明来说,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用了几十万...

  • 【科幻随笔】《三体》的文明博弈论

    一:最强武器—物理学 三体三部曲,作为科幻小说,进行了三十多个思想实验,论其影响力,甚至影响了科学界,引起广泛关注...

  • 科幻小说连载:发散大脑 (一)

    科幻小说连载:发散大脑 (一) 原创: 硅谷王川 investguru 今天 (本文系原创科幻小说,如果人名,地名...

  • 永恒的终结

    难得看本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艾萨克·阿...

  • 谈科幻小说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读科幻小说,对科幻小说有极大的热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热情逐渐衰退,对科幻小说也逐渐粉砖路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科幻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yp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