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阶级

作者: 是天寒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18:05 被阅读0次

论阶级

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三体》中描绘了文明“技术爆炸”的情形:就拿人类文明来说,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用了几十万年,而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只用了五千年,而从近代社会到现代社会,这个数目居然变成了两百年!可能大刘觉得技术爆炸是理所当然的吧,他并没有探究这背后的原因。可是如果按照他这种规律,从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应该只用几十年啊,几十年过去了,却丝毫没有出现社会制度变化的蛛丝马迹。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仍和近代无异。而不是书中所说的“指数增长”。

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速度并不是自然而然增长的,它和其他东西挂钩。最主要的增长原因就是人口的膨胀。

原始社会时,一块中原大路上就有无数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是一个独立的微型社会,规模大都很小。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微型社会逐渐融于一炉。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统一。社会的人口越来越多。脉络越来越复杂,阶级之间越来越分明。在同一个社会中。两拨人逐渐分明。他们的阵线也逐渐清晰,这两拨人便是精英和普通人(边缘化的人)。普通人为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而去拼命冲击精英,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精英作为标杆和精神领袖,占有舆论主动,能确定社会发展的大致方向。社会就是这样车轮式的前进。社会体积越大,阶级差距就越大,阻力就越大,动力就越大。但当阶级阻力达到临界点时,阶级矛盾就会无比突出,就容易发生起义。那些政权覆灭的前一段时间,社会发展往往是最快的。

21世纪之前阶级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物质。比如地主和贫农的区别,贵族和平民的区别等等。都是少数高阶的比多数低阶的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而到了21世纪,这些差别的重头就变成了话语权、关注度、社会认同等。人类对物质的追求接近了尾声(因为已经很充足了)。世界总人口数也逐渐定格在稳定的70亿。没有人口的增长去带动,阶级之间的差距仍会继续缓慢增长。人类对幸福的适应比对痛苦的适应快的多,当人们对物质的绝对充足适应过来,他们就会开始追求社会认同。就像当年物质的阶级差别一样,现在社会认同的阶级差别也会很大,要么毛都没有,要么有一大堆。普通人提升道路上的高墙会越来越高。成为精英也将越来越可望不可及。望后方,物质已极端充足;望前方,想得到社会认同难如登天。极端的物质充足容易造成精神的空白,他们卡在中间,走不动,就会因这种空白而焦虑,直至走上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沉沦不归路。

一切都离不开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阶级矛盾是社会前进的最主要的动力。没有它,社会就很难前进。有水就有鱼,有社会就必定有阶级斗争。只是,精神的阶级斗争是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人类估计又要在黑暗中摸爬滚打一阵子。

相关文章

  • 论阶级

    论阶级 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三体》中描绘了文明“技术爆炸”的情形:就拿人类文明来说,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用了几十万...

  • 社会阶级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增长,人心思定,社会稳定成为各个阶层的共同诉求,社会阶层的固化是必然的趋势。这并不是中国...

  • 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论》这本书剖析了我们真切感受到的身份焦虑的成因。其中,有社会制度因素,也有经济的因素,但最核心的,是人类...

  • 有闲阶级论

    有闲阶级的确立,发生在未开化文化的鼎盛时期,这正如欧洲或者日本在封建时期所经历的那样。在这类社群里,各个阶级...

  • 《有闲阶级论》

    关于作者 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1857—1929),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 关于本书 《有闲阶...

  • 有闲阶级论

    任何不涉及展现实力的工作,对男性而言都是毫无价值的。 那些掠夺性的职业是有价值的、高尚的。 而其他不包含掠夺元素的...

  • 论阶级的跃迁

    近年来,流传阶层固化这个词语,表达的是底层阶级难以通往上层阶级。所谓的固化就是下层通往上层的通道关闭了。 ...

  • 洛克

    约翰·洛克,毕业于牛津大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奠基人。 主要著作:《政府论》、《人类理解论》,《人类理解论...

  • 论阶级局限性

    什么是阶级局限性?要厘清阶级局限性,首先要确定什么是阶级,各个阶级分别有什么特性。 一、什么是阶级?阶级是社会生产...

  • 论不同阶级的自己

    看到弟弟妹妹朋友圈晒着各种令人羡慕的美好青春,回想自己的青春记忆却是灰暗的。大学那会一个月5、6百就够了,每天素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阶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ld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