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以来,断断续续在简书上写作,昨天一看,吓了自己一跳,20多万字了,还不算私密文章。
昨天清点自己的书架,发现自己这一个多月来画了30多幅缠绕画了,厚厚的一沓,好有成就感。
然后看看自己微信里面的学习打卡项目,每天一副思维导图,每天半小时普通话练习,每天60秒即兴演讲,每天得到专栏留言……
暂不谈质量好坏,小白的作品而已,光是时间分配就让很多朋友惊讶了。
你哪来这么多时间?
你是不是最近没有工作啊?
我承认现在工作不算太忙,但周一到周五都还是有工作的。恰恰相反的是,我曾经有没有工作的一年多时间,却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想自己写作画画的场景,地铁上写过,公汽上写过,税务局办事排队的时候写过,甚至在马桶上也写过……
画画的时间也是挤出来的,早上半小时到公司画一下,中午午休点外卖,外卖到之前画下,吃的过程中构思下,回家画一会,每天的画画和思维导图就是这么完成的……
早上早起,吃早餐时想好今天60秒演讲内容,吃完了就直接发语音上传……
绝对不是标榜现在的自己,而是想说,如果真想学习,时间不是问题。
我曾经有过一段这样的日子,没有正式的工作,只是偶尔去听听课,见见朋友。
那时候有很详细的学习计划,写作计划,健身计划,看书计划……
一年过去了,除了身上多了几斤肉,啥也没有?
后来有过无数次学习的想法,每次总是在想,要等一个好时机,工作稳定,时间充裕,还要有一个窗明几净的书房,窗外偶尔可以看到美景。
这样的时机一直没有等到,学习一直没有开始。每次想起,就会给自己一个承诺,等有时间了再说吧。
我等的时间一直没到,直到今年。
当我进了简书,才知道那些每天日更的人都是抽时间写作的。
当我加入了007社群,才知道有那么多人每天抽时间学英语。
而那些抽时间写作学习的人比谁都要忙。
那一刻我明白了,成年人很少有专门的学习时间,只要你愿意,时间都是可以挤出来的。
原来成年人的学习都是见缝插针,争分夺秒。

2
常常坐地铁的时候,看到有人拿着Kinde看书,有人戴着耳机读单词,还有人在手机上写东西。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有个场景,吴大娘一边开车,一边读单词。
这些人的学习无不都是见缝插针,争分夺秒的最好体现。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学习太零碎了,不能整体化,没有办法形成系统。
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对于写作这样的事情,觉得一篇文章写着写着被打断,后面提笔就不能接上了。
所以在之前我是从来不写长篇小说,尽管计划了很久。
最近读了史蒂芬金的《写作这鬼事》,才突然醒悟了。
如罗斯蒂芬金那么高产的作家,很长时间也不是专职写作,而是在一切只要可以坐下的地方抽时间写作。
印象最深的是史蒂芬金说的一件事:他一直梦想一个很宽大的书桌,回头却发现自己很多的长篇都是在很窄很窄的桌子上完成的,酒店楼梯间的,洗衣房换衣间的,到后专职写作了之后把自己的书桌设在一个角落,因为他习惯了那样的写作方式。
他常常写着写着都会被打断,就算在家里,他的写作也经常会被孩子的哭喊声打断。
那又怎么样?他还是完成了那么多的长篇巨著,成为了有名的小说大师。
时间可以分成一块一块的,学习却是可以有系统的计划,就如长篇小说一样。
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情,父亲每次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红砖给捡回家,一块一块的堆在后院,那时候老想这一块一块的有什么用啊?
两年之后,红钻堆了好大一堆,父亲就用它建了一个小房子,顿时觉得好惊讶。
零散时间的学习就如父亲捡到的那一块块砖,到一定时候也可以建成一间房子。
看很多的作家,不成名的时候都不是职业写手,那些长篇巨著都是用业余时间争分夺秒写成的。
零散时间学习,只要有个系统计划就可以了,时间到了,结果自然呈现。

3
前段时间建了一个群,都是得到专栏用户。建群的目的是,每日看专栏之后必写留言。
入群不收费,写不写也是自由的。最初大家热情都很高,每天写留言的人非常多。
过了一段时间,每天写留言的人渐渐减少到一半。有的是天天坚持写,有的是两三天写一次,有的是偶尔写一次。
群里有一个做律师,工作非常忙,孩子也很小需要陪伴,每次的留言都写的很认真。
有时候看他留言的时间是凌晨,细问下来,原来都是白天不放弃一点空闲时间写,晚上整理成文。
以之相对应的是,群里有带孩子的妈妈,只是偶尔写点而已,总是解释没有时间。
其实我很想问她,每天孩子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在做什么呢?写专栏留言长一点花半小时,短一点十来分钟而已,时间根本不是问题。
另外一位群友跟我说了实话,她觉得自己写了也没有意义,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再跟那位律师沟通,他觉得专栏留言可以内化知识,加深学习印象,是一个很好的反思过程,对自己帮助很大。
所以从来不是时间够不够的问题,是值得不值得你花时间的问题。

4
《我的前半生》还有个镜头印象也很深,就是唐晶深夜到健身房锻炼的情况。唐晶本是很忙的,只是觉得身体很重要。所以再忙抽时间到健身房,哪怕已经到了深夜。
如果你想学英语,只要你决心足够大,就算工作再忙,每天也可以抽出一个小时来学习。
早上可以早起半小时,这个一般没有问题,从起床开始就可以边听边学了。
上班路上可以戴着耳机听,下班路上也可以,晚上临睡前可以再听一点。只要觉得值得,还有空隙时间可以挤,比如中餐间隙,等人时间等等。
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只是变得充实,根本不会增加疲劳程度,让人感到疲劳的从来不是学习,而是无所事事时无望的思考。
这样坚持一年,你的英语水平会大大提高,你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的。
生活中常常是那些时间宽松的人没有时间学习,他们生活幸福,他们不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生活。一句话,在他们的意识里,不值得为了学习把自己整得每天匆匆忙忙。
更多的人我想还是如我一样,已经成年,非常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
如果你已经成年,工作比较忙,又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够,也相信学习可以改变命运,那我建议采用这样的学习姿势:
见缝插针,争分夺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