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1-26《自私的父母》第4章:保护与抗衡策略(2)

2018-11-26《自私的父母》第4章:保护与抗衡策略(2)

作者: 小白兔的奶糖工坊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21:17 被阅读0次

    【摘抄】

    1、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人将自我中无法接受的部分(一极)分裂出去,并投射到他入身上。然后被投射者接受了分裂出去的这个部分,并与其合为一体。

    2、投射性认同还有一个附加作用,即投射者与分裂出去的部分仍然存在联系。由于这种联系的存在,即便是被投射者已经将这些部分与自我合并在一起,投射者仍然能够对这些部分保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因此投射者可以用这种控制能力操纵被投射者,让被投射者按照自己分裂出去的特点行动。  

    【心得】投射性认同

    我之前一直认为,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大部分是由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我认为一件事是怎样的,那么就是“我”认为一件事是怎样的。

    但是最近在看的《自私的父母》中又一次提到了“投射性认同”,指一个人把自己不接受的、认为“不好”的部分,丢给了另一个人,而那个人接受了这个部分,然后把他认同在自己的身上。而投射者实际上虽然把这部分从自己身上分裂出去,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就会操控被投射者,让其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比如父母的一方,认为另一方特别糟糕,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抱怨完了,大人就爽了(情绪发泄了),无所事事的走了,但是孩子,因为是一个天然的接受器,于是就接受了来自大人的投射,认为对方也是糟糕的。

    虽然孩子可能本身并不认为对方糟糕,但是接受投射的同时,大人也变相利用了孩子的“信任”,于是,孩子虽然觉得矛盾痛苦(一方面,他觉得那个人不糟糕,另一方面,值得信任的大人告诉他,那个人是糟糕的),但是过于弱小的孩子是没有能力反抗的,于是依然会用被接受到的投射方式来评判(认为那个人是糟糕的)。

    很多情况下都是这样,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己对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父母对于一件事的评判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这件事的评判。

    所以,我想,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脱离自己的主观想法,用类似于上帝视角的方式,去客观回顾一些自己觉得很不舒服的事,去看看究竟是不是客观发生的事就是这样的,还是实际上你被其他人影响了,而导致这样的体验。当然,这种方法可能不是很简单,毕竟很多时候,客观事实会和主观想法混杂在一起。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努力去试试。

    (PS: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我怎么知道,我是自己想要这样认为的,还是“我”发现这是“被投射的我”想要这样认为的,还是有一个未知的“人”控制“我”让“我”发现这是“被投射的我”想要这样认为的,妈呀,细思恐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1-26《自私的父母》第4章:保护与抗衡策略(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zv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