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68079/663ef520a6436656.jpeg)
(一)
我的表妹下半年要上初中了,但是直到离开学不到一周的现在都还没有选好学校。
摆在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学区内的农村学校,还有一个是借读的城区学校。
两者之间的差异如同鸿沟,前者一个五十人左右的班级能考上普通中学的不会超过二十人,后者一个班级内估计能有二十个人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县一中。
而这只是中考这一阶段,随之对应的是县一中百分之八十的重点大学升学率,而其他普通高中的重点大学升学率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那还考虑什么,选城区的初中不就好了么。”也许你的心里会这么想。
孩子的未来当然输不起,但是农村孩子进城市的学校真的不容易。
首先国家出台了有关借读的相关政策,不允许跨学区借读,所以大部分农村孩子的出路就是在农村学校就读,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望子成龙的家长总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一学区问题。
买学区房是解决学区问题的最好方法,但是在房价疯涨的今天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买房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动辄数十万数百万的房价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不是伤筋动骨,而是倾家荡产也拿不来出来的天文数字。
即使有了学区房,还会面对一个更严苛的问题,那就是初中三年的住宿问题。
因为提倡素质教育的原因,我所在的县城的初中一律取消了住校制度,那农村的孩子们在放学之后怎么办?
每天坐公交车回家存在危险不说,早上的早自习是肯定赶不上,而且有的偏远一点的农村公交车都要走上几里地才能有一个站台。
让家人在城里租个房子陪读也不现实,毕竟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我舅舅家中从事养殖业,舅妈根本没有时间去城里租个房子陪读。
如果说表妹的学业是可以憧憬的未来,那家里一千多只需要照料的鸭子就是最残酷的现在。
“农村学校不也有人考上清华北大么,读书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啊。”也许你又会这么想。
但就是因为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更知道读书对于农村人的重要性,只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所有家长都希望能在孩子成功的天平上加上一切能加的砝码,升学率高的学校自然使得家长趋之如骛。
家长可以用自己的一切来作为孩子成功的筹码,但却不敢用孩子的未来做一场豪赌,农村人真的输不起。
择校,成了舅舅一家人最大的烦恼。
(二)
你们见过的最差的农村中学是什么样子?
我见过的最差的农村中学就是我之前的农村中学的样子,也是我表妹可能会去上学的地方。
最差的农村中学不在于校区的简陋,不在于设备的缺乏,而在于学生觉得读书无用,老师觉得学生无药可救。
在我初中的三年里,学校的厕所每天都有打架发生,每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一堆看着“古惑仔”长大,宣扬读书无用论并且荷尔蒙旺盛的学生将学校当做了他们闯荡江湖的起点。
你走路撞到我了,要打。
你不交保护费,要打。
你和我的兄弟有矛盾,要打。
靠打架来宣泄情绪,来表现自我,来解决问题。
一切的打架都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起,以被家长带回去教育而告终。
然而等回到学校后,一切照旧。
上课认真听课的,是傻瓜。
每天用功读书的,是笨蛋。
不敢逃课去网吧玩游戏的,是胆小鬼。
一切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同学在他们眼里都不过是些没有思想的书呆子,而抽烟、逃课、打架、早恋在他们眼里才是中学里本该有的样子。
每个学校都有害群之马,但最可怕的是一个学校成了只有几颗粥的一锅老鼠屎。
老师在做什么呢?
有的老师家里还做着生意,接电话谈生意的生活就让我们朗读课文。
有的老师开始还想扭转一下风气,但是和学生打过几架之后心就冷了,就放任不管了。
有的老师直接就放弃了学生,毕竟不管你们听不听工资照拿,每天将书上读一遍就让我们自习了。
好在学校还是需要升学率的,到了初二就将每个班级里学习成绩好一些的学生凑成了两个班重点管理,靠这两个班的成绩作为遮羞布才使得学校的成绩没有太过难看。
这两个班的学生还有一线升学机会,其他班级基本就是全军覆没。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学校只是个例,大多数学校都是好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大量的教育资源都是向城市倾斜,农村里的学校风气和成绩都不怎么理想。
如果教育的环境不重要,那孟母何必三迁?
(三)
网上有句话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在我的理解里,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一是寒门是出过贵子的,这个容易理解,恢复高考后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走上了命运的康庄大道。
二是寒门还是能出贵子的,不然这句话就该叫做寒门再无贵子。现阶段确实也还是有一部分农村的学子考上名校,改变了命运。
那为什么不说“寒门难出贵子”,而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最重要的一层意思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依靠读书上升的空间确实是越来越窄了,比以前生活最艰难的时候还要窄。
在我小的时候,家长觉得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最至关重要的阶段是高中。
等我上学的时候,家长觉得高中已经太迟了,起码要从初中抓起,这样才能上个好高中。
而现在,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当农村的孩子在跟着五十几岁连普通话都不怎么标准的老师做游戏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跟着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学英文了。
当农村的孩子在暑假窝在空调都不舍得的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在参加一万块钱一个月的夏令营了。
当农村的孩子还在为坐着动车去了一趟省城而欢呼雀跃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在考虑下一个要去旅行的国家了。
网上有一个段子。
“我教你一个办法吧,可以每年稳定赚两百万。”
“什么方法?”
“你拿一个亿存在银行里,利息就有两百万。”
对于教育来说,城里的孩子所拥有的家庭条件、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就是这一个亿,他们想要每年增长两百万很容易。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不要说一个亿,他们连两百万的本钱都没有。
如果没有进入城区学校的机会的话,也许他们一辈子也赚不到两百万。
(四)
《演说家》的录制现场,鲁豫问张雪峰:“是不是真的因为相信考研会改变某些人的人生,还是为了自己才从事这一行”
张雪峰说了这样一段话:“在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五百强企业都会告诉你:‘学历不重要!我们看重的是能力和性格’。可是他们都不会去普通大学二三流学校招聘。他们只会去清华北大复旦浙大,足见他们在说假话。”
这一段话很多农村的家长不知道。
安徽卫视一档节目,《学霸是怎么炼成的》上,一位大型企业的人事部经理爆出招聘简历潜规则:
“因为收到的简历多、时间紧,所以大企业筛选简历的时候,会把985学生的简历和非985学生的简历分开放,招聘会结束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至于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往往就被扫入了垃圾桶。该经理表示,基本上很多大企业,都是这样操作的。
这段话很多农村家长也不知道。
一个人在乡下碰见了一个放羊的小孩子。他就问那小孩子:放羊为了什么?孩子回答:卖钱。又问:那卖的钱做什么用呢?答:娶媳妇。问:娶媳妇后干什么?答:生孩子。问:生了孩子让他做什么?答:放羊。
这个故事很多农村家长知道。
农村家长的望子成龙并非是逼着孩子去考研、去考985,而是要让孩子有选择未来生活方式的权利,不用回到农村继续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也许农村的家长放了一辈子的羊,但是他们不想再让孩子们在农村放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