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曾看到过一篇文章阐述教育的本质有很多条,而最触动我的是由卢梭提出,杜威阐发的这条观点: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
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然而现在的教育似乎正好与此背道而行。
某个周末的下午,听着女孩边抽泣边讲述三年煎熬的初中生活,学校只求成绩的管理模式,老师扭曲的教育,父母不理解的冷漠,让孩子只能走向自残甚至萌生想死的念头。同为老师,同为母亲,无法理解这样的行径怎么还要冠冕堂皇地贴上“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标贴。更无法想象这样的教育摧残着多少孩子的心灵。之前,这样的言辞自己都感觉有点怀疑,但女孩妈妈长长的叹息和后悔的检讨都在验证着这一切的真实性。
然而,一边有人捶胸顿足,一边还有人不惜一切代价要挤入这样的学校,甚至于有人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就是上公立学校连高中都考不上。于是,懵懂而想要获取自由的孩子们就这样被父母“顺利”地送入那些特殊模式的学校,家长还打着“我管不了”“为了你好”的旗号冠冕堂皇地交托了自己的责任。于是越来越多的问题孩子诞生了,厌学、自残、自杀、抑郁,这时的家长还会加一句“这孩子太不听话了”。忆起前几天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穷途无路之下打电话寻求帮助,孩子厌学在家,死活不去学校,这位妈妈询问是否与住校有关?还要坚持通过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继续去上学。一个二年级孩子正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却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孩子幼小的心灵会感受到被抛弃的恐惧。
又快到毕业季了,每天都有因晚上考试而完不成家庭作业的六年级孩子讲述他们辛苦考试的“历程”,考试、择校似乎成了所有毕业孩子父母的话题,看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是在乎,但殊不知这赶趟儿的考试已扰乱了孩子们的心,原本就不够安宁的心更是浮躁不安,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有人故意抗拒:“计算题都没做,看那简便计算都头疼,懒得去算。”这样的考试为哪般?
素质教育的喊声一直不断,然而分数却越来越显眼越来越被重视,甚至分数成了衡量一个孩子优秀的唯一标准。于是乎课外各种辅导班兴起,家长们你赶着我我赶着你的去给孩子们加大砝码,遭罪的是孩子们,加大负担的是家长。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有关教育中剧场效应的文章:
什么是“剧场效应”?简单的说,就是好像看电影的时候,本来大家都舒舒服服的坐着,忽然一个人站起来了,接着大家都站起来,虽然都站起来和之前都坐着,没什么明显优势,但是没有人敢再坐下去了。教育中就是这个样子,以前上完课做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慢慢的一部分学生开始去课外补习了,然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补习大军,最后形成人人都课外补习的局面。就因为家长们都秉承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所以逼孩子们考高分让教育圈子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剧场,大家也都靠着补习“站起来”。
其实有区别吗?
站着看戏和原来坐着是一样的,除了更累一些,同样的道理,在教育中的补课现象不也如此吗?一切都和原来一样,只是孩子们更累了,家长的腰包被逐渐掏空,只有课外辅导班如雨后的“春笋”一样大片兴起,私立学校也开始吞吃公立。这里又想到了一篇揭露公立学校如何被吞吃的文章,就是抓住家长的这种心理,利用大部分学生的钱培养一小部分优秀学生来为其“争名夺利”。
所以,人人既是秩序失衡的破坏者,又是秩序失衡的受害者。人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凶手,将原来平静的教育搅和的沸腾起来。
前几天,教育部下发“睡眠令”,减负的另一个口号想起,但实则不会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家长们视而不见,因为这个没有分数重要;老师们无可奈何,因为分数不仅是衡量学生的标准也是衡量老师优秀与否的标准;只有心理学界的人们有一点点涟漪,但也不会引起幡然大波。减负何其困难呢?
这就是教育,择一所好校,得一个高分,这就是现在教育的全部,在功利目标规范下生长着,这样的生长是违背生长规律的 这样的教育是违背教育初衷的!
若想要花儿开的灿烂美丽,需要的是花儿的自然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