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宋画第一”的《五马图》,最出名的大概有三方面:经历传奇、作者传奇、技法高妙。
先说说这幅画的经历:
《五马图》是北宋李公麟的代表作品,由南宋内府收藏,经元明清历代,等到末代皇帝溥仪时,被卖给了日本人。
二战后,日本人一直宣称该画已毁于战火。直到2018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了这幅画作,人们才得以再睹真容。
再说此画的作者李公麟:
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据史料记载,他是“南唐李后主四世孙”。
李公麟诗画俱佳,与当时的很多名士都是好朋友。
这幅《五马图》中的文字说明就是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所书。苏轼也写了很多诗来称赞李公麟的画。
这些人就是在今天,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最后再重点讲讲此画的特点。
《五马图》绘画了宋哲宗时期,西域各国进贡的五匹御马。
全画共分5段,每段一人一马,旁边有黄庭坚题跋,写明了马的来历、名字、年龄、身高等等。
先看右首第一匹马。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24d42ff4bf017510.jpeg)
这是于阗国进贡的凤头骢。所谓“骢”者,指的是青白相间的马,也指其速度很快。
既然说“凤头”,肯定是长了一个马中气质高贵的头。
我们看它头颈部的鬃毛,精心梳理的发型,与顺滑的马尾,在画家的笔下是那么流畅飘逸,不知道发型师是否是这位外表粗犷的奚官。
再看马的身形,较为高大健硕,又不像唐马那么胖。
它四蹄做微微行走状,略低头,眼神既温和,又像要随时驰骋疆场,一马当先。
看它身体的线条,画家用简略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了“凤头骢”的身形特征。
在晕染上也极为浅淡简略,便将马的身体结构交代得十分清晰。
看马头前的奚官,只见他头戴四檐毡帽,深目高鼻,胡须乱而卷曲,身着一身长袍,手里牵着马的缰绳。
这位奚官的五官特征明显,一看就是西域人的模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画家还是很写实的。
第二匹御马 :锦膊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b77ba454629db9f0.jpg)
为什么叫“锦膊”?看看右肩膀上的漂亮斑纹就知道了 ,这是它的最明显的特征了。
它是由吐蕃部落进贡的,头颈部的鬃毛黑白相间,浓密飘逸,马尾也是同样的浓密又飘逸。想象一下,它在荒原上奔跑时,长长的鬃毛在风中飘荡,该是多美的样子。
在描绘马的身体时,画家同样用略粗,又很绵劲的线条,一笔就勾勒出了马的背部神韵。
它四蹄静立,腿部线条显得极为有力,像是要随时准备纵情驰骋。
画家还重点刻画了马的眼睛。“锦膊骢”的眼神与前一匹相比,则更为自由奔放。
马前的奚官头戴尖顶毡帽,身着圆领长袍,高高的鼻子,一看就是西域人。
但这个西域人小眼睛,眼神中略带忧郁,想必是有心事的人。
第三匹御马:好头赤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2a0929769d82deb7.jpeg)
这是由天驷监呈进的“好头赤”。它全身赤红,眼神中露出忧郁之色,似欲前行,又要停止。
与前两匹马相比,它的背部线条则有些刚硬,不那么圆润。
这位奚官高鼻卷须,深目浓眉,头戴幞头。
他袒露右肩,卷起长袍下摆,赤着双足,手持毛刷,应该是在给骏马清洗身体。
如此卷曲的胡须,倒是很有特点。
第四匹御马:照夜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c3bb40b8afd580d3.jpeg)
这是吐蕃首领温溪心进贡的照夜白。
韩幹也曾经画过照夜白。与韩幹的画比较,李公麟笔下的这匹马略显温顺,且更为忧郁,似乎为良马无用武之地而烦心。
也许是画家借马喻人,这点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画家在绘画照夜白时,只用了线条来勾勒马匹,就将它肥硕健壮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鬃毛也很特别,是卷曲状的,有别于其它马匹的直发造型。
四个黑白相间的马蹄也像穿着打了亮闪闪的鞋油的皮鞋一样,暗含着一种力量。
马前奚官是个汉人,他头戴幞头,国字方脸,身穿圆领长袍,手持缰绳,正在引马前行。
第五匹御马:满川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4d1ed69555bc25e1.jpeg)
这是于阗国进贡的满川花。“满川花”的名字更显宋人的唯美浪漫:漫山遍野的花朵。
这匹马遍身花斑,一边举步前行,一边侧头观望。
马的身形高大,圆润俊逸。眼神中似有心事。
马前奚官也是一位汉人,他头戴幞头,身着圆领长袍,一手执马鞭,正在回望马匹。
纵观整幅画,画家在用笔用墨上都极为简练,生动的刻画出了不同御马的鲜明特征。
而作为配角的奚官,在长相、动作上也都各有不同,显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
包括他们的衣纹,简练、硬朗,又很立体,符合身体摆动时,衣纹的悬垂特征。
这些特征显示出了李公麟在白描技法上的纯熟,在马匹和人物的刻画上较为写实,各具特色,不概念化、程式化。
此图高29.5cm,长225cm。纸本,淡着色。
此画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不过,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珂罗版黑白影印本,可以前往参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