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一个最极端化的事件,上升到一定高度,最后流传开来就成了真理。
不大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反道德绑架的了,网络文章里翻来覆去几个事例“让座还是不让?”“扶还是不扶?”“帮还是不帮?”
明明自己能做到的事,偏要别人做;明明需要别人的帮忙,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十分帮足了七分他们还觉得你倒欠了他们三分。
可是,这些文章里的例子哪一个不是举得最偏激的?
他们没有告诉的是,有很多老人不会要求别人给他们让座,有很多老人摔倒时是真的疼需要人扶一把没想过讹人,有很多人请求帮忙被拒绝后并没有恼怒。
每个群体里都会有人渣,可不该让所有人背上黑锅。大家都是普通人,三观还未成形在这个网络世界里又备受曲折,把自己看得太善把别人看的太恶。
现在网络上泛滥是,非要先一步给对方扣上道德制高点的帽子,指着人家鼻尖骂圣母婊道德小卫士,进行讽刺,一边说着“对,我就是没素质”一边又贴着反道德绑架的标签代表正义的一方对别人进行道德上的碾压,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还批判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反讽别人。我实在看不出来这两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我见过一些人明明一句“不帮”就可以完事,却偏要一口应承或者含糊不清地实在让人看不出拒绝之意,答应帮助之后,又在背地嘟囔对方道德绑架。
到底多了些上纲上线的意味。
以反道德绑架去对抗道德绑架,从最开始还能理性批判到现在直接教人自私恶毒才能活得更痛快,把反绑架变成了一种反道德未免也是一种悲哀。
于是鸡汤文的时代过去了,人们更爱看负能,爱看人性的丑恶,最后再发表上几句“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善良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营造出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氛围安慰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想帮的忙,拒绝了也没关系,反正拒绝了之后还偏要勉强你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
怕的是日后不让座成了主流,对摔倒的人选择漠视,日日把反道德绑架挂在口上,把对方推上道德制高点的位置来对自己的自私加以美化,好像所有人都是坏人所有人都居心叵测,唯有自己最委屈也最善良一样。
其实世上大多数人和你和我一样,害怕被人说坏话害怕被勉强担心被伤害,我们在想别人是不是坏人的时候别人可能也在暗自揣测着我们。
道德绑架本来就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道德本来就不是拿来绑架别人的而是拿来约束自己的,在要求老师有师德,医生有医德,别人有道德的时候最先应该要求自己,想想自己又有没有尽好自己身份地位上的责任。如今的反绑架与其说是一种理性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冷漠,总喜欢把世人都想得不堪,因为碰到过不讲理的人觉得全世界都是坏人,别人恶毒那我也恶毒好了,在排斥别人行为的同时又与之同化,几篇营销号的文章就能把还在纠结的人它把人往另一个极端上引,却还夸你理智又独立。
善良和恶毒都不够深刻,在两者之间徘徊,这才是大多数人的本性。凭心情做自己喜欢的事,觉得值得就去帮,选择了给予帮助就别咄咄逼人搞的谁强迫了你一样,违背了良知的事就不去做,没必要非听别人的。
善良与否是该由你自己来做的选择,而不是让网络上的文章替你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