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4f4f93f2681d9aeb.jpg)
欣赏完李公楼桥下的涂鸦后,我和爱人继续徒步漫游,从赤峰桥上跨过海河,再前行百米,即转入被誉为“东方华尔街”的解放北路,开始细细浏览道路两侧的老建筑。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卫被迫开埠,英国、法国、意大利、沙俄、日本、比利时等九个国家相继在海河两岸抢占租界,列强在其中开工厂、兴房产、建码头、搞贸易以及疯狂掠夺我国的资源,这就需要大金融的支持,多家银行机构随即蜂拥而至。1882年,英国的汇丰银行首先在英法租界之间的中街上开办分号,华俄道胜银行、麦加利银行、正金银行、中法工商银行等40多个银行相继落户这里,中街俨然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金融一条街。
新中国成立后,中街更名为解放路,随着城市的扩张,其又向南不断延伸,原来的老街就被称作“解放北路”。人民政权加强了对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外资银行纷纷撤离,解放北路便陷入落寞期,但所幸旧的建筑都保留了下来。改革开放深化过程中,天津市大力复兴解放北路的金融属性,将人行、工行、农行、建行等机构的天津分行设立在此,国投、中信、中农信、君安、汕银、鞍信等20多家证券机构也迁移到这里,一时间解放北路再次成为津沽最富有的“金街”。
解放北路全长2300米,但宽度不足20米,现为单行道,路面由凹凸不平的柱状石块排布而成,异常坚固耐用,每当汽车驶过,便会发出一长串的“嘚嘚”之声,似战马踏行,又如竖琴弄弦,瞬间将人带入文艺复兴中的欧洲。街道两边尽是欧式建筑,样式更是五花八门,既有哥特式、罗马式、罗曼式,也有日尔曼式、俄罗斯古典式,粗大的罗马柱顶天立地,塔式尖顶直插云霄。
由于这里的楼宇大多为办公机构,所以比五大道的小洋楼要高大气派许多,更能展现出各种欧派建筑的神韵。我俩挨个儿逛过去,也发现一些有趣之处,比如原“朝鲜银行”就很特别,它的大门开在转角处,整栋大楼由红砖垒砌而成,就连门柱也镶嵌着打磨掉棱角的砖块,所以格外鲜艳夺目,是真正的“红楼”。其控股方是日本人,总部设在朝鲜,这里只是它的一个分支机构。
最令我俩惊叹不已的是解放北路153号,其原为麦加利银行,它的北边一角爬满凌霄花,碗口粗的藤蔓窜到了20多米高的楼顶,橘黄色的喇叭花争妍斗艳,恍如花瀑般倾泻而下,流光溢彩间吸引来无数游客驻足观赏。我忙不迭地举起手机拍照、录像,镜头无意间扫到马路对面的一幢建筑。其原是新泰兴洋行大楼,现为“南洋饭店”,它的门楼非常独特,全部镶嵌汉白玉石,并雕有精美的纹饰,富丽堂皇,恰似婀娜娉婷的美少女在笑迎宾客。
其实,解放北路上不只有银行,起先还有美国海军俱乐部、法国俱乐部、比利时领事馆、大清邮政津局、百福大楼、裕中饭店、利顺德大饭店,其中的利顺德大饭店仍在,它是我国第一座涉外宾馆,孙中山先生就曾下榻于此。而大清邮政津局更是赫赫有名,其是中国近代邮政的起源地,中国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条邮路、第一套邮票就诞生在这里,现在其被辟为“天津邮政博物馆”。
可惜当天恰逢周一,所有博物馆都闭门歇业,我们只能望“馆”兴叹了,同时令我们倍感遗憾的还有“西洋美术馆”和“中国银行博物馆”,但不遇也就意味着渴盼,解放北路我们还会来的,再次领略沿街建筑之美,登门造访那些擦“门”而过的博物馆,不留缺憾,唯存欣喜。
2024.7.26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f4c45c344937974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95410f816eb4a96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dfb3b609e40bdb5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