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字源角度学医古文/《医师章》(节选1)

从字源角度学医古文/《医师章》(节选1)

作者: 淌淌流流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10:27 被阅读0次

看医古文时,其实也不只医古文了,高中时看的文言文,课本有很多注释,但都很好奇注释者是怎么知道这个古文的意思就这个,不是那个,这种字与解释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搞不懂,那时也没时间也没办法搞懂,只能是背背背,虽然说熟读百遍,其义自明,但都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明:就是见此字很快记得其义而已,根本没谈上明,要是换了另一篇文言文后,就又懵逼了。

医古文都是好课文,不愿意也不甘心就这样不明不白的“熟读百遍,其义自明”,一直在寻找很多方法,很多前辈也给出了不少好办法,但连基本字意都搞不懂,谈何理解它的主旨大义,它的中心思想呢。找遍天下书,突然间想到万献之教授的话,大意是说,让孩子读诗,应从字源形成。在网上看了他的讲解后,很多话真的不读自明,瞬间豁然开朗,用这种方法在医古文上,与古人的距离也瞬间拉近,再也不愁古今变化太大的词字了。就好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一个字的意思,在古代是那个意思,在现在又是一个意思,都是中国人,怎么一个字理解起来意思就差别那么大呢,现在的意思和古代的意思变迁中,究竟存在着多发不可造人的秘密?这一切都得从一个字的诞生那天说起,然后一步步引申,变起了我们现在这个鬼样子。如果只是看到一个字和它的现代意思,那就这个跳跃性就大了,所谓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一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蛋疼,也就是看不懂了,为什么会是这个意思了。所以古字和现代义之间需要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字源。以下是医古文的一小段,打算一点点地学,慢慢积累,积少成多,和大家一起进步。

                     醫師章(節選1)

                      医师章(节选1)

繁体字: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

 简化字: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句解

一、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

译文:众医之长执掌医药卫生的行政命令,征集各种药物用来供给临床医疗使用。

1、单字/词解释

(1)医醫

(2)师 師

(3)聚

(4)毒药: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厚也”,即厚重、浓烈、强烈之义。所以“毒药”是药性强烈、气味浓重之药。郑玄注“毒药”为“药之辛苦者”,辛苦即是辛辣味和苦味,所以药之辛苦者是指指药性强烈、气味浓重之药。这类药物有攻邪之良好功效,至于“毒药”什么时候被“良药”所取代,自然是良药一词可以安抚病人心理。

(5)共

2、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則使醫分而治之。

译文:凡是国内患内科病的人,患外科病的人,就到那里让医生分科治疗。

单字/词解释

(1)疕疡:郑玄注: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孙诒让注:疕为头疮专名,他疡不得称疕,而疕得通称疡。都是身体外部疾病,引申为外科和骨伤科疾病。

(2)疾病:内科疾病,

    1)疾

1)病 疒

3、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

译文:年末,就考核医生的业绩,用来制定他们的俸禄。十个病人全部治愈,称为第一流(上等)的医生,十个病人失治一人,称为第二等的医生,十个病人失治二人,称为第三等的医生,十个病人误治三人称作第四等的医生,十个病人误治四人称作下等医生。

注释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趣味学中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字源角度学医古文/《医师章》(节选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dc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