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他,是在三年多前我的某次讲座结束后,他在门口等着我出来,打了招呼,然后交谈了几句。具体说了什么,我真真不记得了,除了记得他说他姓白,其实他皮肤很黑。
后来,我们都被拉进了一个读书微信群。在群里,大家都叫他小白,大概觉得这样称呼比较顺嘴吧。
群主做了一个公众号,向我们约荐读稿。我推荐的是现代通俗小说,小白的呢,是《历代诗话选编》《战国策》。顿时觉得,与他不在一个段位。
群主摔了个笔名过来给我,让我百度一下。说其实这是小白的笔名。
按图索骥,进入小白的博客。知道他当年中师毕业,去当过兵,然后当小学老师,现在是初中老师。在博客里,看到跟他关系密切的五公、五婆、表妹,听到过年的大鼓声……字里行间,给我一种尘土飞扬的感觉。他还嬉笑怒骂历史,针砭时弊,那笔触,让人我错觉是在看鲁迅的文章。再回想他的外貌,清瘦,个儿不高,平头,小眼睛,还真有树人先生的风骨。对了,他的每一篇文章,结尾都是“于山野中”。
我继续力图在百度中拼凑着小白的形象。居然还搜到一个直播,是他讲文化的第三集,内容是“明唐寅《落花诗册》欣赏及钢笔试临”,可惜视频打不开了。
他在世界华人文学网开有专栏,表达“来自中国农村生活者卑微的思考”。
还搜到一篇他跟别人合写的论文。
就是这些鳞鳞爪爪,我大略知道了他涉猎广泛,国学底子深厚,思维凌厉,文字可犀利,可沉郁。
他还开有微博,粉丝27人。最新的几条是2017年冬天,都是关于高晓松的。
我们群主是高晓松的死忠粉,所以她超想超想约小白面基。当然,这不是唯一原因,她想她更想跟小白砍读书、观影。
然后,隐隐约约地,群主向我传递的信息是,小白身体不好,小白的爱人希望他进城,而他拒绝了。
再次见到小白,他越发黑瘦了。谈吐依旧不凡。看着他的形象,不禁联想到“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来了。
其实,我会不时猜测,蛰居在“山野中”的小白在工作之余,会做些什么呢?书法?读书?写作?他都可以做。用我们群主的话说,小白随便一出手,就足以碾压许多领域的大咖。可是,网上,再也搜不出他的博客了;他微博最新的一条就是2017年冬关于高晓松的;世界华人文学网上只有七篇文章,最新的一篇是2018年10月。
于是,我臆断,小白在繁杂琐碎的俗务之余,进入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天地、清风、明月,与圣贤、先哲、自我对话,不求闻达于世。
也许,的确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