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合的《清明》(杜牧)

百合的《清明》(杜牧)

作者: 诗书优游的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6:23 被阅读0次
    杜牧《清明》诗意图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本期分享

    柳条渐绿,百花绽放,正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我们也要迎来春天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节。很开心“诗书优游”平台在这么美好的时节开始跟大家分享诗词,今天的第一期给大家分享写清明节最著名的诗篇:杜牧的《清明》。

    杜牧《清明》赏析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的,这个小黑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的音频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平起式七绝《清明》


    赏析文本

    清     明

           柳条渐渐的绿了;百花开始绽放;小草越来越绿;大雁也飞回来了。伴随着这一切美好的春景,我们就要迎来一个春天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节。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首写清明节最著名的诗篇,杜牧的《清明》。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题目《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春雨惊春清谷天”的“清”指的就是清明这个节气。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这是一个对于农业的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所以有许多关于清明的农业谚语,例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等。《历书》中说:“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古书《孝经纬》上也说“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就是说万物到了这个时期 , 都“洁齐清明”,所以才把这一天所代表的节气叫清明。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节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冬至后的第104天。因为时当仲春与暮春之交,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人们都会在这个节日里到郊外扫墓踏青,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一般都认为清明节是由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定的寒食节发展而来的。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又融合了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逐渐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

           那清明节到底是如何演变为现在通行的传统节日的呢?现在通行的清明节其实融合了两个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和上巳节。所谓上巳就是一个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 , 固定在三月三日。上巳节有许多的风俗,一个最重要的风俗就是要在三月上巳日去水边举行祭祀活动。秋去冬来,万木萧瑟,动物冬眠,大地沉寂,一切好像死去一样。然而当冬去春来,春天战胜严寒,杨柳吐青,虫蚁惊蛰, 百鸟啼鸣, 万象更新,大地好像又苏醒了, 自然界好像又复活了。此时,一个冬天没有出门、没有洗澡的人们走向原野,走到水边 , 用春水洗去身上的污垢,采香草薰除秽气,迎接春天回到人间。《论语》中有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表现了这样的场景。不过到汉魏时代 , 在水边祭祀的活动增加了许多其他的成份。人们这天来到水边,不再只是为了举行祭祀的仪式,人们还将椒酒洒在柔绿的草地上,倒进河流中,希望消除百病,祈求吉祥。特别是王公贵族,他们似乎更注重游乐。少男少女手执柳枝嬉游河曲,清水濯足,沐浴春风; 文人雅士则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兰亭集序》记叙的就是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上巳节的文人雅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正是在这场极其欢快的兰亭盛会中,王羲之写下了《兰亭集序》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并于微醉中挥毫而成“天下第一行书”。上巳节的这些风俗在唐朝还十分盛行,杜甫的《丽人行》就这样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的正是上巳节这天,靠杨贵妃获得唐玄宗宠幸的虢国夫人和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盛况。

    明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故宫博物馆藏

           除了上巳节,清明节还融合了寒食节的风俗。寒食节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前面说过,一般传说都告诉我们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之推而设立的。这个故事一般是这样讲的: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非常感动。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晋文公重赏了当初跟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要进此山绝非易事。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晋文公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就接受了。于是大火烧遍绵山,但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后来人们发现他背着老母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了。晋文公又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非常感动,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不过这个感人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史书中却不是这么记载的。《左传》中《介之推不言禄》写道,介之推是因为不愿“贪天之功”“遂隐而死”。也就是说介之推比较清高,不愿追名逐利,在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因为看不惯其他人争名夺利就去隐居了,后来应该是正常死亡,并没有什么放火烧山之事。《吕氏春秋》、《史记》和《说苑》记载的介子推的故事, 其结局均为“遂隐而死”。不过这件事到了文学家笔下却有了不同的说法,《楚辞·九章·惜往日》称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庄子·杂篇》始出现介子推“抱木而燔(fán)死”的结局。到了西汉刘向著的《新序》中,介子推的故事便有了现在讲的这样的结局:“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也就是说到刘向的笔下才出现了放火烧山的情节。东汉蔡邕《琴操》中更出现了五月五日禁火的禁忌:“文公令燔(fán)山求之, 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所以说寒食节是因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说法并不怎么靠得住。

    绵山介子推母子雕像

           那寒食节禁火的风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学者们认为寒食节禁火源于先秦改火之俗。因为初春时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也易引起山火,所以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在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论语》、《管子》、《周礼》等先秦典籍都记载了古代改火的习俗。《论语·阳货》中“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描绘的就是改火这一风俗。古人认为四时之火各有所宜,所以每个季节会用不同的木材取火《论语何晏集解》就引了马融记载的《周书·月令》的说法“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到了唐代, 寒食已发展成为全国性极为隆重的节日。王冷然《寒食篇》一诗首句便说:“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眼前”,可见唐人对这一节日的重视程度。从王冷然《寒食篇》里,还可知道唐代寒食节的习俗有禁火、荡秋千、打马毬、斗鸡、踏青、春游等。此外, 其它唐诗中反映的寒食习俗还有放纸鸢(就是放风筝)、墓祭等。其中墓祭是唐代寒食节最重要的习俗。描写寒食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例如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等。

    丰子恺《谁家寒食归宁女》

           由于清明节、寒食节和上巳节的时间非常接近,所以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就逐渐融合和取代了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的主要习俗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成为清明节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会挖墓坑安葬,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不仅是扫墓,寒食节原有的其他风俗如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而原属上巳节的主要风俗踏青、祓禊(fú xì)、游春也逐渐被清明节所采纳。很多写清明的诗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风俗,如高翥的《清明》中“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描写了上坟烧纸,赵鼎《寒食书事》中“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写到了清明插柳,杜甫《清明二首》中“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则提到了蹴鞠和荡秋千等等。

           不过因为中国非常大,不同地方的人还是有不同的过清明节的风俗,而且这些风俗的传播一定是有一个过程的。赵鼎《寒食书事》中写道:“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就告诉我们在宋朝时扫墓的风俗就已经传到了偏僻的广东地区,而禁火冷食的风俗在那里却没有。

           从汉到唐,寒食一直是民间的第一大祭日,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因而历朝历代都要放假,让官员回乡祭祖扫墓。不过大约因为中国是农业社会,大家对节气最敏感,清明的地位从唐朝开始就逐渐提升,这从唐诗里不少有关清明的诗里就 可以体现出来。

    清明插柳

           讲到这儿,我不知不觉地有了一个问题,有那么多写清明的古诗,为什么杜牧的这一首《清明》最家喻户晓,千古传颂不绝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作者杜牧吧。我们都知道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并称为“李杜”,比如韩愈的《调张籍》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赵翼的《论诗》中“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杜牧和李商隐这两位诗人则并称为“小李杜”,从这个称呼我们就能知道杜牧一定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诗人。杜牧的诗以七绝著称,尤其擅长写咏史诗。咏史诗是诗歌的一种题材,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者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等,都是杜牧咏史诗的名作。著名的《阿房宫赋》也是杜牧的作品。杜牧不但才华横溢,并且家世背景也令人赞叹不绝。他的十六世祖为杜预,是晋朝镇南大将军、当阳侯;他的祖父杜佑为唐宰相、歧国公;他的父亲杜从郁为唐宰相杜佑第三子。他虽然在官场上不是十分得志,但却没有过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悲惨经历,一生衣食无忧。

    杜    牧

            介绍完了作者,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吧!来看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里的“纷纷”两个字形容多。“纷纷”这个词在描写雪的时候形容雪大这一特点,而描写雨的时候却恰恰相反,通常描写的是细细的春雨,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三个字,正抓住了清明时节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清明节的那一天,十有八九都会下雨,人们都说这是因为清明节是纪念死去亲人的节日,是一个很悲伤的节日,因此老天爷也感到伤感,便哭了起来。因此可以说这句不仅是在描写那春雨的意境,也暗示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描写春雨,也就是为了烘托情绪,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特别高超的表达艺术。果然,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欲断魂”是形容悲伤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那为什么“行人”“欲断魂”呢?这里的“行人”指的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一般指背井离乡的游子。“魂”不是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人的精神、情绪。“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清明这个节日,上坟扫墓是主要的风俗。而游子却背井离乡,无法去亲人的坟墓祭奠,这就又增加了游子思乡的感情。而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就给行人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行人”“欲断魂”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借问”指的是请问,“酒家”指的是当时的酒店,这跟我们现在的酒店不一样,一般就是指喝酒的小店铺。那“行人”为什么会要寻找酒家呢?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几杯,解解料峭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那酒家到底在何处呢?“牧童遥指杏花村”。“遥指”指的是朝着远方指。但这里我们可不必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我们仿佛就真的看到了一树一树的杏花,若隐若现。如果那杏花环绕的村庄真的距离遥远,那欲断魂的行人是不是会觉得更加凄凉?而如果那杏花村就在眼前,又何来行人的“借问”?所以这杏花村啊,就在小牧童伸手一指的不远又不近的杏花深处。顿时,这首充满了行人在清明时节的春雨中凄凉心情的诗就结束在这“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一抹亮色之中。而这个杜牧笔下的“杏花村”也就成了中国最有名的村,在后世被无数人用来做酒馆的名字,甚至成了山西著名的白酒公司。《江南通志》中记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可能就是指这里。但因为杏花村的名头实在太响了,据说现在全国有十几个地方在争这个“杏花村”,可见这首诗的影响有多么大!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现在我们把这四句都讲完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诗并没有用很多华丽的辞藻、典故,语言很通俗,内容也并不高深,那这首诗为什么还千古传颂呢?这是因为家喻户晓的诗篇内容就是要通俗易懂,不能太刁钻,这才能使不管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都能够欣赏。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而且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现。写得非常真实,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诗的篇法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描写了人物凄迷纷乱的心境,是“承”;第三句一“转”,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且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得水到渠成又点睛升华。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而是余韵袅袅,耐人寻味。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人们到郊外扫墓,路上的羁旅之人心绪凄凉。这时候在一片农田里碰到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向他询问哪里有酒家可供歇脚,牧童则随手一指,指向了杏花深处的酒家。而杏花则正是清明时节最经典的春景,这种看似平淡的点点滴滴,正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并且也会引发读者的思考,耐人寻味。

            《清明》这首诗语言看似简单,但却十分凝练传神。绝妙到用不同的断句方法,可以变成意思不同的其他文体,而语言却很通顺流畅,丝毫不会露出破绽。比如,我们可以把它断成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甚至可以通过断句把它变成一台传神的戏剧:(时间)清明时节:(场景)雨纷纷。(地点)路上:(人物)行人(人物的表情)(欲断魂)。接下来是对白:(行人问的方式是)借问:(问的话是)酒家何处有?(回答的人是)牧童:(回答时的动作是)(遥指)(回答的内容是)杏花村。看,戏剧需要的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应俱全,堪称完美!是不是很神奇?看似简简单单的二十八个字,其实背后有着非凡的功底,因此能千古传颂、家喻户晓也就不足为奇了。

    杜牧《清明》诗意图

            最后,让我们把四句放在一起看看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羁旅行人满怀愁绪、落魄断魂。借问路边之人何处可以买酒浇愁?小牧童伸手遥指杏花山村。”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在听了我的分享后能对清明节有所了解,今年过一个有文化的清明节!

    虢国夫人游春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合的《清明》(杜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f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