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适用读者:有点梦想且肯为梦想努力,所处外部环境不如意,却正在与外部社会妥协的人。而遇到问题只知道逃避的人,我不建议读本篇文章。
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昨晚的一个梦境。正是在梦境里,我强烈感受到,我对社会大家和家庭的小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很多观点铺面而来,我想,有必要分享出来,让束缚在外部社会的一些普通人释放出来。轻松做自己,为自己、家人用心付出,就够了。
外部社会,只有分工和分享,请不用在意和在乎。
分工,是管好自己,不用管别人;分享,是传达和接受对事物(如工作、生活等)的心得和帮助。普通的人,也是绝大部分的人,到了这步就停止了,当然,特殊的人,如发自内心的慈善或爱心行为,只存在于少数人中,这里不再展开。所以,外部社会的活动,基本都是围绕着分工与分享来完成的。
分工与分享的共同本质是什么呢?是成全个体自己而已。注意,不是他人成全自己,或者自己成全他人。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外部社会的职能与角色,是给大家一个成全自己的交易所。通过分工与分享,大家在这里各自不亏,你的付出和你的收获是对等的,则买卖划算,如果自己明明亏了,还傻傻地在接受不平等交易,那你要警惕这种麻痹感了(是的,尤其是在职场中还有点梦想的人。)
我还要把外部分工与分享继续贬低。拿理想举个例,理想是私有的,是与社会链接毛关系都没有的,你拿外部社会来成全自己的理想,那你的理想大抵都会被不同程度地搁置或毁灭。为什么呢?你要知道,在外部社会中,你的分工角色随时会被别人替代,你的平台虽许诺给你虚无的股权激励却从不真正关心你当下的处境,你一次次对不划算的买卖的忍让,换来的都是有力地成全他人的同时附带着弱弱地成全自己……好了,这类买卖不划算,也没必要再进行。但,如果你认可、接受社会链接给你的虚无的牵绊,你便开始懦弱胆怯,不愿放弃眼前苟且,你的心不再自由,你的理想也被搁置,你已然被蒙蔽了。
成全自己,主要是靠自己,而非依赖于外部社会的分工与分享,所以请务必把不对等的外部社会链接的包袱甩掉。外部社会的分工与分享只是我们成全自己诸多梦想中的其中一个充分条件而已,他不是最重要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什么必要条件。请你认清,只要你只是职场中的一名,就要分辨那些自诩给你名利的职场或外部社会中的其他平台,只是在成全他们自己罢了。
你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梦想,明确梦想主要靠自己,其次是靠对等的外部社会的分工与分享,不要放大外部的虚无和自己的虚荣,更不要蒙蔽自己的初衷。只有这样,你的心才能为自由打开一扇门,才能坦然接受外部社会的一切,才能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应该放置的地方。
外部社会只是链接,你需要面对和在意的只有小家。
从你生出来,到你临走时,带给你最初和最后的温暖,坚持成全你最久的永远都是小家。
最初我们接触的世界是无聊的,所以我们渴望长大;最后我们抵达的终点是痛苦的,所以面对终点需要巨大的决心。在这最字的两端,我们能体会到家人给你的无限温暖,这温暖在最初使你快乐成长,在最后教你怀抱感恩、幸福地老去。
在中途,请直面家人的关心,不逃避,用心体谅他们,爱他们,给他们回应。在中途,由于我们被外部社会中虚无的名和利牵绊着,束缚了自己自由的理想,我们变得怯懦,不敢正视渐行渐远的初衷,开始冷漠家人,逃避家人善意的絮叨。
如果这样,请先给心自由,抛弃外部社会的链接,果敢试错,并坚持下去。过程很痛苦,你可以放声痛哭,但是,你必须坚持,因为你是为了你自己还有你的小家,而小家,是最初和最后让你收获踏实、温暖的内在牵挂。
Q&A
Q1: “我为团队共同努力完成这个目标,感到很开心。团队成绩带给我更大的满足感,我在这个团队很自豪”。
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大抵只是团队一时成绩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已。没错,是虚荣心让自己以为团队力量很大。你虚荣,太需要靠团队成绩来证明自己在这个团队的意义,进而证明你自己的意义。在这里,我站在支持“为团队成绩自豪”的人的对立面,只是为了让你知道,你与外部社会的链接只是分工,不要因为虚荣心而蒙蔽了自己的心灵,成全所谓的虚无的大我、放弃小我。
Q2:你的能力和付出要超出你挣得的工资和其他收获”。
瞎扯淡,这类人不是太小瞧自己的价值,就是过去受到过类似的不公平对待,当其站在施虐方的立场上时,竟不自觉以为不公平是可以接受且应该接受的。为了防止更多的人麻痹,建议明确自己在所处环境的目的、要什么,而不是被动接受,渐渐麻痹。解决办法很简单,明确自己的目的,建立外部链接,公平交易,各自安好。爱迪生为了发明,试错N次,你在外部链接中也可以果敢试错。当然,这里要再次强调,遇到问题逃避的人不适合采用这个办法,因为你不是在逃避不公平交易,而是在逃避自己的懒惰和怯弱。
我不会在意别人吐槽我拍脑袋写文章的动机和合理性,仅仅拿出来分享,可接受可反驳,至少能对还有点梦想的人有点新启发,且带着新启发再去观察外部社会,不再愤世嫉俗或怯懦,而是在乎身边的小家和家里的人,就够了。
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