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奋发向上,学不止步,以自己扎实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响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表率。
今天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重读陶行知》中的“大先生陶行知”,被陶老大先生的情怀深深感动。“民主之魂,教育之光”这八个大字是对陶行知一生最好的注解。民主之魂是指陶行知先生的政治之魂、生活之魂和教育之魂。在当时那种专制社会下的顺民教育中,陶老鲜明地提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李老师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之光是“儿童之光”,提出要无限地相信儿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创造力,呼吁解放儿童。
在那个祖国危难之际,多事之秋,陶行知敏锐地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这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今天的社会虽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但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沉浸在题海战术中不能自拔。在分数面前,很多孩子已经麻木了,他们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样子,很多学生已经没有了灵性,有的只是围着老师指挥棒转的听话孩子。
大先生的内涵包括大道德、大理想、大胸襟、大思想、大学问、大智慧。这些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大道德”应该是品德高尚,大公无私,有爱心,对孩子关爱有加。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他不管怎么教,孩子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因为他跟孩子的心始终是在一起的。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同时也是有强烈责任心的人,他每时每刻都会想着怎样把学生教好,学生迟到了,他必然会问清楚原因,学生成绩差了,他也会到学生家里去了解情况,绝不会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
“大胸襟”是心胸宽阔,不计较,不抱怨。这种教师能与同事和谐相处,学生出现问题,会循循善诱地进行引导。对不理解的家长也会耐心地进行解释,绝不会暴跳如雷。有大胸襟的老师心里只装着学生,他们只想着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才,而不会把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上。
“大理想”,我的理解是具有一种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尽到自己的职责,做到不误人子弟。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里写到: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富有创新精神,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朱老师一直在追寻理想教师的样子,所以他创办了民间公益教育,新网师就是一个致力于培养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愿景,以汇聚“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生命”的尺码相同者为感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践行教师专业成长理论,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大思想”是指教师要时刻保持对国家、对世界变化的敏感性,要始终保持敏锐的思考能力,要有批判性思维,对待生活中的事情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响应时代的呼唤,要始终保持着如陈寅恪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大学问”。作为一个大先生要具有大学问,这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自古至今都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保持终身学习是教师不变的主旋律。特级教师于漪说过一句话:我就想老老实实做个老师,把学生教出来,我的想法就是这样的,非常简单。于老师一生都在践行陶行知所提倡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教育理念。她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在她做校长的期间,语文组连她一共七个特级教师,都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这才是具有大学问的好老师。
“大智慧”是指不仅有大思想,还有实践,把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折射出教育大智慧。新网师人践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把教育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在生活中培养观察力、思考力,把书本上的知识融合到生活中去,这样的知识就活起来了,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心中也要有大先生的追求。虽然我们不能像那些教育大家一样去为教育做顶层设计,但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一颗爱心、耐心、细心去呵护每一棵小树苗,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也是一种大先生的具体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