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三天小长假决定去哪里旅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虑过去一趟广东韶关,体验一下南粤北大门的雄奇山水和古朴民风。一做准备发现古梅关、珠玑巷这类写满了南迁者筚路蓝缕之艰辛的遗迹离韶关市区相当远,三天时间是来不及的。后来又考虑过去湖北襄阳,一个执长江中下游之牛耳的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还原一下孔明的高卧隆中,羊杜的运筹帷幄,乃至对汉民族影响至深的宋元襄阳之战。日落岘山西,汉水鸭头绿,即使做不到李白的倒着接离花下迷,总可以来一次王粲春来更远游的。可惜火车是不快不慢六个小时,晚上一定休息不好。
无奈只能遵循一下罗尔斯的所谓最大化最小值原则了,选一个近的游览起来有充分余裕的地方。我旅行也向来喜欢选择那些地处人文地理板块的碰撞结合部或关键结点,而又不太热门的城市,比如泉州、太原、镇江这些。这样看来,安阳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了,从这点来说比起韶关、襄阳毫不逊色。
坐落在太行山水系的冲积扇上,洹水穿城而过,和南北纵贯的李零所谓古“商”路——今天当然是京广铁路——交汇,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扼守着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的细腰部,又是悬在古称“天下之中”的洛阳城头上的一把利剑。坐拥如此丰饶的农业腹地,外加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聚集来了大笔资源,造就了在中国古都史上影响深远的邺城雄都。
不必说无愧于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发现之首,甚至可以说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安阳殷墟,北周杨坚焚毁原邺城之后,许多居民南迁四十里,安阳从此便接过了原邺城的衣钵。漫步今日的安阳老城,仍然能够仿佛当年的雄姿。
虽然彰德府城城墙已不复存在,老街的整体格局依然保存完好。仓巷街两侧明清以来达官仕人聚居,许多深宅大院已开辟成了展现安阳地区民风民俗及文化遗产的博物馆。风和日暖,漫步于青石青砖的四围,虽然只能从残碑和模糊的黑白照片中想象当年袁世凯韬光养晦的洹上村是怎样一派北国园林的胜境,几人合抱的大槐树本身就是最生动优美也最沧桑曲折的光阴故事。
就我的体验,对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来说,如果排除空气污染的话,北方的城市在城建风貌上感觉要比南方城市好一些。大概因为平原地带容易形成端正大方的棋盘布局,而南方的山丘河湖把城市的道路和建筑切割得七零八落歪七扭八,外加潮热多雨,许多建筑被淋浸得灰不溜秋,必须要有巨额的城建投入才能弥补这些视觉上的不适。今天的安阳便是一座开阔大方整洁宜居的豫北小城。如果要比较一下,在我去过的城市里无疑和山西长治最为相似,不论城建风格还是风土人情。说到这里,曾经在方言地图上看到过安阳也属于晋语覆盖区,而非中原官话,和当地人有了接触才发现果不其然,只不过特点不那么鲜明罢了。和长治只隔着太行山,水往低处流,人也往低处流的,当然不足为怪。
来了安阳自然不能不去文字博物馆。作为新建的博物馆,在征集文物上自然比较困难,只能用大量的复制品,不过图文说明系统而细致,信息量很大。尤其值得一去的是三楼第四展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部分。我也是第一次对几种少数民族文字之间的流变关系有了点概念。出售的纪念品和书籍也相当不错,还买到了陈炜湛先生的《古文字趣谈》,正是我这段时间感兴趣的内容,还是学术功力扎实,行文妙趣横生的经典之作,实乃意外的惊喜。
一日彰德府 一日彰德府 一日彰德府 一日彰德府 一日彰德府 一日彰德府 一日彰德府 一日彰德府 一日彰德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