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前,想要和我拼2个乐高的麦昆小汽车,我说不行。可我这不行是怎么说的呢?先来看看:
孩子:妈妈我要拼4个。
我:不行。只能拼2个。
孩子:不行,我要拼4个。
我:第一现在11点要睡觉了;第二妈妈今天累了一天精疲力尽了;第三小汽车明天还可以接着拼啊。
您看完什么感觉?
换想,如果孩子出去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别人说完不行,他123的把理由一串的丢出去,听的人是什么感觉呢?会不会觉得被堵住了感觉?有压制感呢?
教小孩子社交,压制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增进友谊吧?
那还能怎么做呢?
孩子:妈妈我要拼4个小汽车。
我:“咱拼2个吧。”
孩子:“不行。”
我:“咱就拼2个吧。”
孩子:“不行,我就要拼4个,我就要”
我:“哎呀,咱还是拼2个吧。”
孩子:“我不,我不,我 就要现在拼”
我:“孩子,你知道为什么妈妈坚持拼2个吗?”
孩子:“不要听不要听。我就要拼4个。”
我:”等“
孩子:”你为什么只拼2个?“
我:”因为1呢今天时间晚了,要睡觉了;2呢妈妈今天实在太累,没力气了;3呢,咱明天还能拼剩下的嘛。“
和我开场的相比,这还能怎么做的方法是不是看似好罗素,一堆废话?是的,正是在这堆”废话“里,与孩子对话的节奏就慢了下来,慢下来的时间能干什么呢?能让孩子有反应的时间,能让害你有充分思考的空间,能让孩子有做决定的考虑,能让亲子关系柔和。
我们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除去矛盾的时候,日常就是对话构成的吧。大家都看到了对话的内容,可是对于对话的节奏,往往容易忽略。往往是节奏对了,会吧孩子的防御化解于无形。节奏慢,大人的情绪也容易稳住,大人稳住了,孩子的情绪会自然流淌,该出来的就出来,该化解的就化解,不会堵在心里。
我们常说这小孩怎么这么容易烦躁?与今天讲的节奏关联,您是不是可以从照找到一些端倪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