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Day4
为了不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是对于人们回避思考最好的佳总结。
小时候有个特牛逼的父亲是怎样的体验?那就是在我眼中,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当我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就是:老汉得行,去找他。
虽然找父亲解决问题需要忍受他的唠叨,一部分来自于他的惯常作风,解题前先数落我们一番。
另一部分:他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在教我们方法。可是我们厌烦念念叨叨大过了他的解题思路。
乃至于没有学到他思考的思路也没有锻炼自己思考的习惯,这是不是应了那句:能干的父母孩子多半不咋地。
直到父亲5年前离开,没有多久接着经历三年口罩,所有的问题接踵而至,一下子所有的题都需要自己来解了,才体会到不思考的后果多么可怕!
现在重新开始学习思考,各种难也得迎难而上!可以不夸张地说这几年非常高密度学习、思考量超过了过往的人生思考量总和。
欣慰的是,还好及时发现问题,不放弃学习进步。肉眼可见的进步正在发生。
李笑来老师把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我们进行正确思路带来的重要启示。
特别是用一些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的句式:...不一定...,...看起来像...可是...会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禁止“本来(原本)就是嘛!这样的句子。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句式的暗示就是给自己找理由是来自公司一位内勤主管。
有一次,她叫我去复盘上一季度的绩效,我就是用:本来...结果就...
她没有听完就火了:每一次你都为事情找借口、理由,而不是去分析怎样可以避免下一次同样的事情发生!
当时我一下崩溃了,从来没有人这么赤裸裸地指责过我,委屈地跑到电梯旁安全出口嚎啕大哭一场。
至此后,我再也不去找理由解释什么,而是思考复盘,怎样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试错确实是最有效的学习、且记忆深刻。总是没有白走的路,关键是要走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