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诗经》,所以准备顺便写些相关的赏析、解读或者感想,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点个关注方便文章推送。《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历来备受重视,但因年代久远,很多诗的真实内容已不可考,故读起来无法求速,又疏于笔杆,所以可能更新得没有那么快,请大家保持耐心。另外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也欢迎留言催更。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人儿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一.诗旨众说
《秦风·蒹葭》是《诗经》中深受读者喜爱的篇章之一。此诗写景凄清优美,写人虚无缥缈,全诗无一个“思”字、“愁”字、“求”字,但其中那思慕和惆怅之情却表达的非常充分。诗中诸如蒹葭为何物虽然也有争论(一说蒹即雚,指的是荻,荻是一种类似于芦苇的植物,葭即芦苇,故诗中蒹葭指的是没有出穗的荻子和芦苇;另一说则以为蒹葭是一个词,指的是芦苇),但于我们对诗中景象的理解影响不大。相比于名物,此诗的主题最为模糊。“伊人”究竟为何人?竟让诗人如此思慕,想见竟不得见!“伊人”所指为何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也是理解此诗的重点。
蒹葭苍苍目前的教材多认为此诗爱情诗,主人公可以为男、为女,表现男女之间的思恋之情。而《毛诗序》以为“《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简而言之,毛诗认为《蒹葭》是讽刺秦襄公不用周礼,故无法巩固秦国的统治。因为我们现在研读的《诗经》最早版本就是毛诗,其他版本皆不传,所以“未能用周礼”说在千年的经学研究史上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在“未能用周礼”说上更进一步,认为此诗是求贤慕贤之作,这就是“求贤说”。“求贤说”虽主张求贤,但于何人所求之,所求者何人又是多有分歧。或以为求贤者秦君也,或以为是秦地之贤人归隐于斯,他贤怀之。此外,“怀人”说也大抵是从“未能用周礼”说引申而来,与“求贤”之说相似。日本学者白川静则以为此诗是汉水上游祭祀女神的歌曲。而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虽然《蒹葭》诗旨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从诗中获得美的享受,有时候没有答案也是一种美。另外值得单独一说的是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未能用周礼“之说属于穿凿附会之说,但如果加以细细分析,此说有其可借鉴之处。刘毓庆先生说,近代以来,很多学者往往对毛诗及汉儒有很大的偏见,对其说弃而不顾,另创一种新奇之说,以求惊世骇俗。汉儒在《诗经》中很多说法较牵强、附会,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汉代人对于周代民俗生活的了解远比现在的我们要多,他们在某些方面自然比我们有较多的发言权。因此对于汉儒之说,我们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无论对错,应尽量找到他们立说的理由。下面试以此态度来说说此诗的主题。
二.创作背景
据各家考之史传,《秦风》中的十篇作品,大致作于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0年)至秦康公十二年(公元前609年)这段时间,也就是大概在西周末至春秋时间范围内,历经十代王,前后160余年,时间跨度为十五国风中最长。《蒹葭》一诗产生的年代以现有的资料来看,其创作年代应不晚于秦襄公之世。一个有力证据是有学者指出,《蒹葭》诗中“在水一方”与产生于秦文公时的《石鼓诗》第二首“于水一方”句型、句意一致,《蒹葭》极有可能产生于《石鼓诗》之前,或者是袭用了民间流传的诗歌。但如果我们纵观《秦风》十篇,《车邻》、《驷驖》、《小戎》、《无衣》皆明言“戎”事,《黄鸟》详载秦穆公之葬,其他篇目如《渭阳》之“秦君送舅父”,《晨风》之“弃贤或弃妇”,《权舆》之“哀叹礼义今不如昔”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与秦君的关系。由此可见《秦风》的作者们均是熟悉“国之大事”者,且以上层人物的活动作为自己最关注的内容和重点描写对象。那么,《蒹葭》是否也属于此类呢?目前来看,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是就其诗歌的语言、特色及所吟咏的内容大致可以确定《蒹葭》非属于民间歌谣,大概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贵族或文人所作。故暂可认为《蒹葭》是秦襄公时期一位士大夫创作的政治诗。
三.主旨探析
西周末期,周王朝虽然有短暂的“宣王中兴”,但是宣王晚年不听劝谏,滥杀大臣,频频对外用兵,大多数以失败告终。连年的征战使国力消耗加剧,社会危机频发。及至周幽王最终导致西周覆灭,周室东迁。东迁以后,周王朝管辖范围大减,国势衰微,周王朝庞大的宗法制度衰朽腐化,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的动荡变革正改变着人们的命运。同期,由于天子无法担任起天下共主的责任,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兼并,强大的诸侯开始称霸,面对四夷侵扰则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来团结各路诸侯以自卫。这个时期也即是春秋争霸时期。宣王时期的秦国还只是周王朝的附庸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秦襄公因为出兵护送有功才始封为诸侯,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秦国世代居于西边,常与戎狄等交战,封为诸侯国时,又正逢西周覆亡和周室东迁,所以,《秦风》的作品应受之重大影响。如《权舆》中主人公从当初“夏屋渠渠(高楼大厦)”、“每食四簋(四簋即四盘菜)”到如今“每食无余”、“每食不饱”。诗中写的是春秋时期,由于井田制遭到破坏,一位旧贵族日益没落的真实写照。《车邻》中“今者不乐,逝者其耋(现在不及时行乐,人转眼就老矣)”,“今者不乐,逝者其亡(现在不及时行乐,人转眼就要死亡)” 的观点是很具代表性的。《终南》中“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则反映的是秦襄公封为诸侯后,秦国领地日益扩大,很多原属周地中的居民都归属于秦国。这首诗当为周朝遗民所写,对于秦君的奢靡,表达了自身的不满和不信任。《权舆》、《车邻》和《终南》这三篇都与周朝东迁,一部分周地归入秦地(特别是西周王畿范围)。可以想见,许多贵族,尤其是失势或没落的贵族,因各种原因无法随平王东迁,这些人在乱世中受到冲击也是必然。在秦国新的制度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下,今与昔的巨大落差,长期下去,这些贵族的不满情绪日益发酵。一部分人开始思想消沉,得过且过,及时行乐占据主流,如《车邻》中的主人公。
有压抑的情绪,必定要寻求释放,除了及时行乐,还有一部分人虽因黑暗动荡的现实而苦恼,却并未沉沦。他们执着地寻求西周全盛时期的辉煌,渴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他们渴求有一位明主,渴求一位像文王、武王那样求贤若渴的明主,来改变这种现状。求明主上可对国家作出贡献,甚至扭转社会倾颓的局势,下可改善个人的命运。但是现实是天子昏庸,奸邪当道,关心国事忠君为国者反被排挤,他们苦闷彷徨也是自然的事。所以《蒹葭》诗中,“伊人”应是理想中的明君圣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其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及追求而不可得的结局。三章用比兴从“白露为霜”的天黑未亮写起,至“白露未晞”的早晨,最后“白露未已”的上午,它们对于景物的表达作用不大,更多的是为了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这与他们在黑暗中追求明主的心情是一致的。
文王求贤在这样的时代社会背景下,“求贤”、“招隐”等说法不通。任何时代都有贤臣隐士,西周末期,秦襄公还不至于找不到一个知周礼的贤人。且若是国君招贤人,不至于“道阻且长”,也不会有“宛在水中央”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感受,只需舜受天下,贤人自然会得其道。此外,《诗经》中《国风》部分,是按地域划分的,不同的地域各有其风格特点。《秦风》中都是慷慨凛冽之词,唯有《蒹葭》一篇含蓄蕴藉,却与《王风》中的《黍离》、《大车》相似。因此,《蒹葭》当为西周末期入秦地的落魄贵族或士大夫阶层所作的一篇政治抒情诗,表达诗人欲求明君却求进无路的苦闷迷惘又心有不甘的感情。
当然从诗词本意也可将其看作爱情诗来读,虽然是浮于表面,但这不似“求贤”等说的牵强附会,光是诗中迷茫朦胧的景色和意境就足以让人沉醉其中,这同样也不失为一种美。
每日摘录
石鼓诗
我来自东
零雨奔流逆涌
盈盈汁隰
君子既涉
我马流汧
汧繄洎凄
丞土
驾言西归
舫舟自廓
徒骈趠趠
惟舟以行
或阴或阳
极深以户
出于水一方
烝徒遑止
其奔我以阻其乃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