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日,我们开启了互加青椒第二次线下研修营,进入我们的南京之行倒计时:十天!

我们来自哪儿
线下研修的那一天,还有十天我们就要相聚南京了,我们中的有些人:
1、有的来自青椒计划;
2、有的来自互加计划;
3、有的来自网络援疆;
4、有的通过了微认证;
5、有的要走进行知基地;
6、有的还在进行着社群化学习。

甚至有的人来自1—2—3—4—5—6,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相聚在这里,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发动机。
我们来自16个民族
这次我们走进行知基地,200多人的大队伍,来自16个民族,这是多么壮观,又是多么神奇,我在心里兴奋地期待着来自16个民族的大联欢。(附上16个民族的名单)
布依族
汉族
水族
满族
藏族
彝族
傈僳族
柯尔克孜族
维吾尔族
回族
土家族
朝鲜族
蒙古族
穿青人族
苗族
壮族
南京研修前的三个准备
了解了班委成员,知道了我们的班长和其他班干部,我们就要着手准备了,吴虹校长提到了三个准备:
一、思想准备
二、物品准备
三、团队准备

除了这三个准备,我们还要再一次回顾杨瑞清校长在春学期开学典礼上给我们带来的《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再一次看完杨校长给我们带来的分享,我还写了一片简书《为乡村娃娃创造更好的教育》——回顾《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有感,里面有我再次听课的感受和思考,希望能够在南京研修之时再一次体会到行知的精神。

7月25日,忙完最近的手头工作,静下心来捋了捋自己的三个准备,我想八个月时间的努力真的不容易,我们能够走到今天真地付出了很多,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发动机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所以不必因为眼前的一点困难就想着退缩,一定要战胜心里的那道坎,才能够破茧成蝶,所以,去南京的这三个准备我已经完全准备好,准备好迎接任何挑战,当然也更期待和一起并肩作战这么久的小伙伴们线下相聚。
这次去南京,我还准备带上我的读书笔记本和学生们的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的优秀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小一班的孩子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喜欢我们小一班孩子们的作品。



坚持是一种信念
吴虹校长在最后呈现的一张PPT里,有我最喜欢的话:
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见什么;
你看见什么,才能拥抱什么;
你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
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运。
大部分人看到眼睛所见,极少部分人看到信念所见。

我想一个人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下来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所以这种坚持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信念,我相信,我会继续带着这份信念一路向前,成为更好的自己,期待我的南京研修之旅!
四天之后,南京见
就在我在简书里敲下我的一字一句,距离我去南京还有四天,四天之后,我们南京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