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处在两锥体之间,是由中心半液态的髓核,同心环绕它的强韧结缔组织和纤维软骨环构成,有缓冲震荡和类关节作用。人体腰椎活动多,其椎间盘最厚。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老化变性,椎问盘有发育上的缺陷,或因外力或其他诱因(损伤、过劳、受寒着凉等),而致使纤维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马尾神经),并影响相邻组织,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症状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髓核突出症。
本病是常见的腰腿痛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并且80%的病例发生在20—40岁之间。
因为蛋白质、维生素、钙等骨矿物质缺乏而引起的人体脊柱生理平衡被破坏出现骨质疏松,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病理基础。所以营养平衡,补充选择性缺乏营养,可有效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表现
1.多数患者在腰部扭伤后产生剧烈疼痛,无法翻身,之后腰痛沿坐骨神经放射性传导,延伸至腿部、足和足趾,甚至肛门周围出现麻木,大小便困难。活动、咳嗽、排便时加重,休息后减轻。
2.脊柱活动受限,侧弯、弯腰困难。有典型的直腿抬高疼痛加重体征。以及足腿麻木、膝与跟腱反射减弱、伸踝、伸拇趾无力等体征。
手诊特征
1.手掌背中指正下方靠手腕处有软骨突起,或有暗黄色、青白色斑点,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2.手掌背面下三分之二为对应腰椎脊骨区域,延中指掌背的筋腱可触摸到有较明显的凸凹不平,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信号。
3.手背腰穴有压痛感,提示腰痛或腰椎有疾。
4.掌面生命线有压痛感,并可见在线的两侧或线上有两个小凹坑,或掌根上方(地球丘、坎位)深陷、呈凹沟状,均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5.生命线下端四分之一处分出一条支线,明晰醒目,角度较大,与生命线末端形成一个大的“人”字纹,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信号。
6.无名指指甲尺侧远端呈椭圆形、条形,淡红色或鲜红色斑块,提示腰椎有疾患。
辅诊特征
耳诊:耳轮腰椎穴区,有硬肉结、凹坑或节结状改变,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腰椎退行性病变信号。
营养处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