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nLight写作成长营
inLight W6 ~ 你是别人的傀儡吗?

inLight W6 ~ 你是别人的傀儡吗?

作者: 等雨季 | 来源:发表于2018-06-29 16:25 被阅读42次
    inLight W6 ~ 你是别人的傀儡吗?

    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不是奴隶社会,从法律上确认了每个人的人身自由。但是你真的是自由身吗?你是自己的主人?还是别人的“傀儡”或“奴隶”?而傀儡或奴隶这个身份并不是别人强迫你的,是你自愿得来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特别的在意别人怎么看他,怎么评价他,别人的言辞会左右或者影响他的行为和想法;有些情况更严重一些,都不要别人实际说,自己内心会有丰富的对白,自动补充完成别人的言论,然后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样的人是普遍存在的。差别在于有些比较严重,有些轻微。严重的就影响他本来的生活,让他很焦虑,经常惶惶不知所错。毕竟,周边那么多人,你都要听,而每个人的说法还不一样,没有分身乏术去满足别人的说辞。也许你会说那就不去管人家怎么说就好了,但是那些人做不到,如果能做到,他就不会有问题了。

    对于身边的人,不是来咨询的来访者,然后又觉得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我有时候忍不住爆粗口,“你那么在意别人怎么说,你得是别人身上的一条裤衩,人家放个屁你都得接着。” 我在一次活动中说了这样的话,当时一位伙伴就在苦恼她妈妈就是这样的人,听了这话,她觉得很精辟,话糙理不糙,一定人转告给妈妈,希望能对老人家产生一些影响,活得自在一点。

    曾经我妈也用别人的眼光或者评论想要挟我做一些我不愿做的事,我就这样跟她说的,然后我再心平气和的跟她分析,他们是真的关心我吗?显然不是,随意评价或者八卦别人的都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他们并不是希望你好,并且大多还会幸灾乐祸。我做不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或坏处?其实完全是跟他们无关的事,那我有必要在意吗?如果我在乎他们,我就不是我了。从此她再没有说过类似的话,我看到她好像也变得坦然一些,可能她也意识到,自己把生活过好、自己心情舒畅最实际。

    跟老年人或者顽固的人,采取的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激进劝导方法可能有些许用处。跟其他人,尤其是来访者,我得跟他们去深入探讨形成的根源,理解其运作的模式,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在咨询中,这一类的来访者也是不少,尤其是有高学历、优秀教育背景的人。他们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小是其他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好孩子,这里的好表示,成绩优秀,懂事,听话,不让父母操心。他们一路优秀,从小学到上名牌大学,然后甚至出国留学到最高学历博士。他们的教育背景都杠杠的,所以以这样的背景,在社会上也是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单位。想起在《奇葩说》中来问高晓松找个什么工作的清华学霸博士梁植,我能感受到他的底气,他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你只要告诉我去做什么工作,我就能找到。意料之外的是,高晓松居然没有夸奖他,反而把他怒怂一顿。

    然而更多的类似梁植的人并没有机会被高晓松怒怂,他们会听从父母或者其他人,或者跟随社会大众价值取向找到工作。然后转折可能从这里开始。他们迫切的想要成功,然后发现以往的模式不行了。以往是什么模式呢?——懂事,听话照做。我想起曾经一位名人作家张曼菱在北大大学做演讲时说,在座的学生,并不是真的比别人优越、聪明、有天才,而是更善于压抑自己,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她称之为压抑的胜利,并不是学生的胜利,而是家长和老师的胜利。

    在我的这些年轻来访者身上,我真实的体会到了这句话。咨询师很善于使用刨根问底,他们是如何压抑自己呢?比如,他想出去玩,家长说,等你考上大学,你可以更痛快更好的玩;想做点无用的事,现在学习要紧,以后有更多机会。孩子听进去了照做了,取得好成绩。这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利用的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延迟满足”的激励。延迟满足的机制原理就是,个体更多的压抑自己当下的欲望,表现更多的自制力,以达到将来更多的回报。所以我们在育儿教育中也经常会鼓励孩子使用,以训练他们的自制力。方法是中立的,关键在于使用的人。

    我们许多父母的教育理念是以学习成绩为第一位,以这样的延迟满足的诱惑剥削了在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要去经历的事情,每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发展任务,他需要通过经历一些事情来成长,但过度的关注成绩,以及孩子过度的懂事、听话、压抑就跳过了这些阶段。你缺过的课以后会花更多时间去补习。

    他们很好学,当我告诉他需要补上曾经缺失的课时,他们以一贯的模式问我,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我赶紧去补。一个人说,我知道我人际关系不好,你告诉怎么区分好人坏人,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咨询过程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就好像给了我一记闷拳,差点没被憋死。他们就好像学校学习知识应付考试一样,你告诉我标准答案,我学习。可惜我是心理咨询师,不能跟他怒怂,如果我是高晓松,我就跟他们怒怂: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步入社会几年了,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居然在问怎么区分好人坏人,并且还像儿童思维看电视一样一定要分出个好坏。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成长道路还很长。

    这样的人,他们的父母也是很有一套应对孩子的教育办法,他们不会简单粗暴的强迫学生去做,他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心甘情愿毫无对抗的去做。他们教育方式也都是简单直接的灌输,孩子没有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所以张曼菱说这是父母的胜利,而孩子是这样博弈中的牺牲品。如果前面那个人问父母如何区分好人坏人,我不能想象他的父母会是什么心情,以及会给什么样的答案。

    这样的一群人,还有一个普遍的特征是,我要快速成功,以往的一帆风顺让他们形成这样的错觉,我的世界就应该是这样的顺利,只要我们按照某些人说的那样做就可以。他们也一贯接受到的都是赞扬肯定,也理所当然期待一生都是这样的,也特别的在意负面的评价。于是当别人有一些评论,比如人家随口说了一句,你胖了,他们要赶紧减肥。别人讨论某个剧,随口说,你居然不知道,于是赶紧去追剧。他们总是在按照别人的说法在行动,然后焦虑,我做不到呀,减肥怎么也坚持不下来,那个也实在做不到呀。当我跟他们深入探讨某一件事时,让他们意识到的确不用管人家说胖还是瘦,尤其是他其实觉得自己根本不胖时。

    然后有些人就提出疑问,难道别人的观点、评论或者说法都不管,不在意?这也是典型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认知,就是简单的范式认知。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来看,他们还处于2-7岁的前运算阶段。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样的人没有一个稳定的自我。

    心理学家David Schnach提出一个稳定而灵活的自我,就是一个人具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不会因为外界的否认和质疑而改变,同时也不会局限于自己自我的概念,能够灵活的在不同的情形下表现和发展多面的自我。有稳定灵活自我的人并不是不会完全不管别人怎么说,但是他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评估,然后决定是否听取采纳,就好像一个不倒翁,他有一个重心轴让他恢复原位、保持稳定。

    反过来,没有稳定自我的人就没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否认和评价而改变自己。所以我说他们不是自己的主人,只是别人的傀儡。你想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条路还很漫长,漫漫长路,慢慢走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nLight W6 ~ 你是别人的傀儡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va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