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告白——孤独的写作与黑色告别

告白——孤独的写作与黑色告别

作者: 白岂baiky | 来源:发表于2016-11-24 21:47 被阅读94次

时至如今,且再同我共行几步。

关于写书评的想法,是最近兴起的。以前虽然常常阅览书评,但是对于自己动手写书评这件事,心里其实多少是有些抗拒的。对于书评的负面印象多半可以追溯到幼年的时候,一次又一次被长辈或者教师勒令做读书笔记或者观影感受的经历。

不得不说,无论何时回忆起来,那都实在算不上是可以称为愉快的经历。姑且不提强制性的东西先天生理上的厌恶感,刻板的文章套路,谄媚的主题,浅薄而低俗的修辞手法已经足够让一个幼小的孩子心神俱疲。然而为了分数,为了合格却不得不一次次重复着同样的写作经历。即使如今的我已经远离了那些公式化的语文作文,然后回想起往日的光阴,却依旧有难以言述的阴郁心绪萦绕在我的心头。

当然,现在要写的书评自然是与过去的不同的。如今,已经没有字数与时间上的硬性限制,没有令人生厌的审阅者。如今的我选择写书评仅仅只为了我自己。将平日里一些无人愿意倾听的言语以文字的方式倾诉出去,这种编织文字的满足与喜悦,以及舒展自我的快乐与安然,是我撰写书评的原动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如今的我已经对当年那些书评作业的印象已经有所改观。事实上,我一直到现在仍如此坚定不移地认定,中国的语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今的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的关注与认知都太过稀薄,而今应试化的语文教育却往往不仅没有唤醒人在文学与历史方面的兴趣,反而更容易将天生慧根者的天赋消磨殆尽。

老实说,自己写的东西没什么人看的这点我是再知道不过的。虽然说没有人愿意看的确是有些难过,但是我其实也并不是太热衷于把它推广出去,不愿意给专题做投递,不愿意转载到别的地方,因为我并不愿意将精力耗费在那些地方。我是为了自己而进行的写作,有人愿意看的话我会很高兴,但是即使没有人看我也愿意继续快快活活地写下去,因为写作是一种自我满足。

有人曾问我,写作的乐趣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大概就是这种满足感吧。

我相信,写作最初也是最终的目的,终究是自我的满足。一部商业上成功的作品,无论多少人为之称道,作者自己不满意,它在作品上的意义就是失败的。而一部作品,即使无人问津,倘若作者自己十分满意,它作为一部作品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了。

这种满足,是写到精彩情节,不禁难以抑制的心潮澎湃;是反复斟酌字句,终于得出满意选项的矜傲自豪;是写下最后一个字符,终于将所有郁积的心绪全部吐露出来的酣畅淋漓。

孤独的写作,就是自我满足。

虽然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信息时代下,写作已不再常与孤独为伍。我们的生活的方式也已和之前有了天翻地覆般的不同。

但我始终觉得,不仅仅是写作,创作的过程终究是孤独的。它是一个痛苦的,经历自我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灵感,冲动,挣扎,苦苦求索,都是无法与他人分享的。

1832年普拉多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发明了“诡盘”。“诡盘”就是现代电影的雏形,它的出现,代表着信息的传递方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预测的信息时代已经向我们打开了大门。

因为在电影出现之前,我们大多只能通过阅读的方式来获取一些新的信息。而文字,哪怕它描述的再详细,它都是用客观信息构建成的主观信息。比如描述一个背包,哪怕文字将其装点得栩栩如生,你都只能基于自身的记忆与描述在脑海中再搭建一个虚幻的形象。而电影的出现直接将信息的获取扩展到了另一个维度,让我们能够直接通过视觉来得到详实准确的信息,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回归文字的方面,不仅仅是电影,各种电子媒体也纷纷横空出世,凭借着远超纸媒的便捷度,它们以一种从前难以想象的速度更新着自身的新陈代谢,大大拔高了每个人的阅读量。没有办法,在一个被信息笼罩的世界里,接受新的阅读信息已经成为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然而,阅读量,或者是信息获取量的增加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大量却浅薄的信息咨询充斥满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通常被分割成无数块冗杂的碎片,每一块都被精心装点成美味可口的模样。这些信息碎片一般是如此的浅显而易于消化,创作者恨不得把每个单词磨成肉糜送入你的口中。这就像是信息世界得垃圾食品一样,美味却毫无营养。

汲取毫无营养的信息这件事情本身无可厚非,生活中往往也需要大量这样有趣而毫无深度的信息来让我们放松自身的压抑。

然而,长期沉浸在这些毫无营养的信息中后,就如同长期浅层土壤中的水分生存的树苗会失去向下扎根的本能一样,我们也会逐渐地丧失了深度阅读的能力。

那些看似枯燥却充满内涵与哲学思辨的文字会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不适感,从而沉浸在那些低级信息的海洋中无法自拔。阅读了过多的阅读量,反而失去了深度阅读的能力,听起来实在是很讽刺的话题。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微信朋友圈里最流行的总是鸡汤故事和中老年健康养生,微博头条也总逃不开各种明星八卦。他们知道观众想看什么,知道他们愿意看什么,所以他们就给他们什么,而观众就如他们预料地心满意足地走完全场。用一个新潮的词来说,这就是垂直细分。这个过程看上去人声鼎沸,喧嚣繁华,实际上就像一场早有预谋的独角戏。

迎合观众胃口媚俗的影片/故事/音乐等这些信息的载体大行其道,而真正具有内涵的作品却无人问津。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更愿意放纵自己的声色犬马,沉浸于幻想世界的金迷纸醉,而那些批判,探求,考查,思索则往往被他们抛在了脑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的世界其实是一场感官与宫能上的狂欢,这种狂欢会让人忘记他们在精神上的荒芜。

事实上,这也可以算得上是我的亲身体验。这几年来,我已经很少做较为深度的阅读,也很少做较为深度的写作了。有时候就算有阅读的欲望,也只会寻找一些为愉悦自身感官的网络快餐小说阅读。长久地浸没于这种浅层次的阅读快感中,让我难以深入更深层次的精神空间之中。而写作更是无以为继,几年来只零星地动过几次笔。

我相信人的才华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而偶尔展现的峥嵘需要长久的积累。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一个持续性的状态,是生命过程中自然的沉淀。而思想的蜕变与成熟正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一个人停止了自我成长的过程,就会像干涸了的荷塘,像坐拥着宝山的败家子,当所有的积累被挥霍完,他就会渐渐变得平庸,变得泯然众人。

这也是我最后选择写书评的主要原因。不仅是阅后的长书评,我每阅读一段都会做书摘,并且留下自己的感想,而这些都是我以前阅读时不会去做的。现在的我时常活跃在萝卜书摘上,时不时就会把自己的书摘与感想分享在上面,不仅仅是为了记录自己的阅读足迹,也是对自身知识与认知的一个总结与归纳。

萝卜书摘上有一个“一起读书”的活动,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上面找到我一起读一本书并且互相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阅读的过程虽然也许是孤独而不可分享的,但是阅读后的感悟却是能够沟通与交换的。沟通与交谈的欢乐,想必会让阅读的快乐加倍的吧。

村上春树在他的杂文集《无比芜杂的思绪》中对于邪教有着这样的一段的描述,他认为邪教的传播是因为相对于复杂而难以理解的现实世界,邪教则提供了一种更为单纯而“干净”的现实。

而邪教的特征于我看来一般有三个鲜明的特性:其一,这个现实一般足够简单,让不愿意接受复杂现实的人能够迅速理解并接受它。其二,这个现实一般足够完整,将所有的问题都预备好了条理清晰的答案。其三,这个现实一般足够纯粹,驱逐相对性而以绝对性取而代之。这样想来,现在这个时代或许能够称得上邪教滋长的温巢了。

智慧生命最大的天敌果然还是愚蠢。

其实这句话用在《告白》这本书的书评中也是一样的。

絮叨了这么久,终于回到了书评这个最重要的主题上。《告白》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非常有名,我也是在别人的推荐下先接触电影后再看的小说。老实说,电影我没看完,只看了前半部分,这也给我在看小说的过程中留下了充足的悬念。

通常来说,《告白》这个名字配上日系的标题很容易就让人想到一些美丽而虚幻的爱情故事,倘若再配以适当的悲剧情节进行点缀,制造合适的剧情转折,其实很容易就能勾勒出一个传统日式的青春故事的轮廓。这些故事虽然内涵不够深刻,但是凭借美丽与深情通常已经足够打动人心,像《恋空》,《只是爱着你》等就是这类的经典作品。

但是《告白》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情况,与它充满了甜蜜气息的名字不同的是,当你掀开这层粉红色糖衣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它的内核其实是一个充满了讽刺,冰冷,厌恶,人性的扭曲的黑色幽默般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凑佳苗也从未尝试着掩饰这个故事的主题。故事从课堂上森口老师近乎自言自语的谈话开始。大家多半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一般发生在威信力不足的副课老师身上,老师在课堂上讲话,同学在课堂下闹成一团,根本没有人关心老师究竟在说些什么。可以说,故事从一开始就给了我巨大的既视感,青春期少年少女的顽劣一览无遗。而讲台上的森口老师就这样仿佛看不到台下的骚乱般,平静地,用充满冰冷的语调说出那句贯穿了全文的话。

“爱美的死不是意外,她是被本班的学生杀害的。”

从这句话的落下开始,全文的阴郁基调其实就已经不可挽回了。

北原美月可以说是文中一个分量很重的角色,故事的前半段都是以这位女班长的视角来推进的。无论是去检验牛奶盒中是否真的存在血液成分,还是后来与“杀人犯”修哉成为“伙伴”,都显示出了北原美月是与班级上那些人云亦云的角色不同的,是一个有着自我独立思考意识的角色。

日本是有着“读懂空气”这样的说法的,从这一点上其实不难看出日本人对着气氛一说有着特别的坚持与执念,而凑佳苗在这方面更称得上是举重若轻。从一开始,整个故事就笼罩在一层古怪而异常的气氛之下,甚至有很多时候,故事的情节都是靠着这股气氛来逐步推动的。而北原美月这样的角色就好像一扇面向观众的窗户,让这种古怪而离奇的气氛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在森口辞职不久后,班上学生自发性地对修哉进行他们所谓的“审判”这一情节便格外能体现这一点。少年人愚蠢的正义感在这一行为中展露无遗。如果不加入对“杀人犯”的欺凌活动中,便会被认定是“杀人犯”的同伴,这样一个可笑的理由让一个班的同学都隐隐联结了起来,利用群众盲目的从众心理加上威逼利诱,完成建立在伤害他人前提上的自我满足,也许这就是他们眼中的正义吧?

在这样一个审判的过程中,美月成为了牺牲品,被强迫压倒在地上与修哉亲吻,而周围的学生们欢呼着,尖叫着,仿佛从这个审判的过程中获得了莫大的满足感。当然,那并非仅仅是看别人亲吻所带来的愉悦,而是强迫他人做违背自身意愿的事情所带来的愉悦。那应该就是暴力的雏形了吧,不,应该说那已经是暴力了。

这样渐渐发酵下去学生们一定会不满足于简单的强迫接吻,最终逐渐失控引发杀人事件的吧。毕竟暴力啊,有着和毒品一样永不满足贪婪的本质啊,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转变。修哉轻易地就吓退了那帮起哄的初中生们,是如此轻易的,甚至多少可以称得上是不费吹灰之力。那些被暴力的欢愉冲昏了头脑的初中生们就好像忽然回想起来还有恐惧这种事情一下,一下子全部都退却了。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再次反衬了他们自以为是的“正义”,虽然挂着光鲜的外壳,自以为是正义的伙伴,实际上只是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来欺凌弱小罢了,个体的数量掩饰了他们软弱的本质。但是当被它们围住的猎物真正地露出獠牙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发现他们围住的是一只肉食的狼,而他们,虽然聚集在一起却也只是一群弱小的绵羊。恐惧这时候才翩翩来迟地爬上他们的内心,于是顷刻间的作鸟兽散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从一开始就只是一群聚集在一起的乌合之众罢了。

从这个点上来看,他们其实也不比因为懦弱与自卑而杀人的少年B下村直树高尚多少。

而在这个过程中,北原美月一直都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一度让我以为她会是全文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但是现实又一次毫不留情地嘲讽了我,自从在面对警方完成了对寺田良辉老师的指控后,北原美月这个角色就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视角转换到了杀人的少年B下村直树身上。

我们下一次看到北原美月这个角色的踪迹是在少年A渡边修哉的心理独白中。他简述了北原美月说中他的内心最后被他杀死的全过程。前后不过数百个字,极度轻描淡写,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生命逝世的残酷感,连同着北原美月这个角色在文章前半部分留给人的深刻印象也一并消逝掉了。

而期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渡边修哉的那一句“生命虽然轻如泡沫,尸体却重如铁块”。杀死美月对于修哉来说其实毫无意义,对于生命的不屑溢于言表,这种轻率与生命本身的脆弱让人不禁动容。

另外一个我想讨论一下的角色是寺田良辉,他可以说是全文中几乎唯一一个没有对任何人,任何事物怀有恶意的主要角色了,因为哪怕是北原美月也在后文渡边修哉的自述中承认了想要模仿露娜希所以收集各种各样的药物的阴郁本质。然而这个角色却是全文中最容易让人产生厌恶感的角色。

无论是自作聪明地叫美月“美蛋”,还是对着森口离开后气氛奇怪的全班做着热情洋溢的演讲,还是在下村直树不肯来上学后每天坚持为他送去教案与笔记也好。他多少饱满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想要和学生打成一片的热血老师的形象。

老实说,这样一个角色在这样的一部片子里实在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不适感,如果他出现在类似于《麻辣教师》那样片子里的话应该就会是一副截然不同的光景了吧,但是很可惜,他出现在了《告白》的世界里,而且是森口老师辞职后那充满了不安的异常气氛的教室里。这一点,已经注定了他所有的热情注定都是无疾而终。

不得不说,凑佳苗真的是极为生动地描绘出了那种令人厌恶的教师形象,摆出一副平易近人要和大家打成一片的样子,却根本无法真切地明晰学生内心的本质,仿佛三流演员做着拙劣的表演一样。想象着自己就是台下学生的一员的时候,憎恶感不禁就油然而生了。

虽然后文已经揭示了他一切的行动背后其实都有着森口悠子的推波助澜,当还是不得不说,永远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看过几部青春励志剧就将自己感动到不行,并将其中的情节视为人生的真理并且深信不疑,实在是再愚蠢不过了。

现实与人心往往比字面上的更复杂且难以捉摸,我们根本无法做到对别人的处境与痛苦感同身受,所以也不要轻易地用那些不合时宜的鸡汤的论调去劝导那些真正身陷囹圄的人,那只会把他们推向更深沉的自我毁灭。

维特,也就是寺田良辉最后间接导致了下村家的惨案的发生。当然,并非全是维特的错,但也很难界定他在这其中扮演了怎么样的一个角色。不管怎么说,在表面上,维特终究是这件事情的主要诱因。哪怕是出于善良的本意,但是随后为了自我满足而进行的一系列冒进的愚蠢行为,最终也让酿成的恶果终于无法挽回。美月在最后面对警方时,更是把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他。那时候,想必很多观众也和我一样,心中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吧。

而作为文章最后压轴的部分是少年A也就是渡边修哉的故事。与另一个内心懦弱胆小的杀人者少年B下村直树不同,渡边修哉有着一颗冷酷的心且对生命毫无敬畏之意。他既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也不在乎别人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且精密地为之筹划着,虽然那个目标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幼稚得可笑。

修哉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母亲与父亲是在某种意外事件下结合的,父亲是普通的商店街老板而母亲是大学的教授。自幼便深深地崇拜着母亲的修哉一直觉得自己是母亲在追求更高科技成就的道路上的牵绊,所以当母亲将这些愤怒化为暴力迁怒到他身上的时候也毫无怨言。甚至一直到父母离婚,他也没有丝毫对母亲的怨恨。

一直觉得母亲抛下自己是迫不得已,那么完美的母亲是不应该呆在这种乡下地方的,她应该活跃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追寻着母亲的道路的修哉,疯狂汲取着科技类的知识,沉浸在自己的喜悦里,幻想着这样就能距离母亲更近一些。

人一旦太过执着于一件事,就很容易入魔。一开始是想要用杀人案件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后来终于发现母亲在抛下自己与父亲后却并没有是去追寻更高的成就,却是与他人组成了新的家庭后,深深地感受到被背叛了的修哉用杀死美月后,美月遗留下来的药物制成了烈性炸药,安置在教室的礼堂里,决心用自己与所有学生的生命来构成一次绚烂的爆炸,完成他对母亲的复仇。

残忍而令人发指的表现背后揭露出来,让人有一种他果然还是个孩子的荒谬感。然而这掩饰不了他本身的愚蠢,无论是用杀人来吸引母亲的注意,还是最后拉上所有人一起陪葬完成他的复仇,都愚蠢得令人发笑,然而现实得冷酷却让人笑不出来。他几乎成功了,就差那么一点点,真的只有一点点。

最后,森口带走了那个装着炸药的拎包,把它遗弃到了修哉母亲的实验室里。修哉最后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对他最爱的母亲的复仇,虽然绝对不是他所希望的方式。相比于小说言简意骇的戛然而止,电影在这里处理得更有余味。

痛苦到极点的少年跪坐在木地板上歇斯底里地嚎叫,而围着他的人群缓缓分向两边,森口踩着高跟鞋缓缓地,优雅地走到说不出话的少年面前。

“喏,渡边同学,你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复仇,也是你重新做人的第一步吗?”

《告白》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直到最后,不得不感慨于森口狠辣而冷酷的手段,但他终于亲手把那两名少年送往地狱的时候,我的心里却只有快意。也许是因为人的心中都还留有那种原始时代以牙还牙的野蛮价值观吧,以暴制暴或许并不可取,但实在是让人淋漓尽致。

在《告白》中,纵观全文,几乎没有一个太过正面的角色,哪怕是作为隐形主角贯穿全文完成复仇的森口悠子,也有暗中操纵维特,以推进事态这样的黑色行为。这或许就是作者要表现的主题,对现实的真实描述,对人文主义的无声嘲讽。

总体来说,告白是一个很优秀的故事,不仅仅体现在故事性上,作者凑佳苗对不同的人的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也让人叹为观止。《告白》中出现的角色不多,但是每个角色的形象都非常值得思索,故事通过不同的人的视角间的切换从而对事件产生层层推进的深刻理解,最后产生的阅读感受也是非常棒的,直到结尾也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最后借房龙在《宽容》序言里的一句话来收尾。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相关文章

  • 告白——孤独的写作与黑色告别

    时至如今,且再同我共行几步。 关于写书评的想法,是最近兴起的。以前虽然常常阅览书评,但是对于自己动手写书评这件事,...

  • 日常随笔

    ——告白与告别, 有时候就是一个意思。 ——告白是一切的开始, 告别却不是所有故事的结果。

  • 告别与告白

    她名字乍一听很怪,可是又很普通常见。她相貌乍一看很奇怪,可是越看越耐看。她声音有种渗透骨髓的甜,像是浇上冰糖葫芦的...

  • 告别与告白

    9月22号那天,他走了。 他去了美国,那个和中国有着十三个小时时差的国家。 我穿着被汗水浸透的军装站在烈日下,缝补...

  • 告白与告别

    2016.02.05,在这一天简书又迎来了无数新用户的注册,其中有一个并不起眼的ID。 2018.06.06,这个...

  • 告白与告别

    高一那年,我喜欢一个女生,暗恋。 第一次遇见她是在课间广播操上,她站在我右前方不远处,是隔壁班的女生,直到今天,我...

  • 告白与告别

    英雄不问出身,故事不问出处。写故事用脑,看故事走心。 “如果三十五岁,你未娶,我未嫁,那我们就结婚吧。”宛洛说她一...

  • 告白与告别

    不必送了,既然能来,那我依然可以找到回去的路。遇到越多人,就越懂得告别的真正含义。一别即一生。那些曾踏着七彩祥云...

  • 告白与告别

    突如其来的青春疼痛,慎入。 本来打算在图书馆找几本王小波的书,没想到旁边摆着一本韩寒的《告白与告别》,突然想起距离...

  • 告白与告别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白——孤独的写作与黑色告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xi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