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习录》】
《传习录》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它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拜读本书,摘录一些深入人心或深度共鸣的观点作读书笔记。
王阳明问答语录《传习录》读书笔记摘录【读书笔记03】
1、“礼”字即“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出患难、夷狄上学此天理。至于作止、需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在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之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2、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3、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4、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一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5、《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诫。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传习录 注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