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小长假,回老家陪父母。
已年逾古稀的双亲,虽然仍在忙碌着,但身体还行。瘦瘦的父亲居然还能灵活的骑着三轮电动车。每次回家都让父母歇歇,母亲说了,还是让你爸干点活,要不然他待不住。
小院子洒满了秋天的艳阳,高而深远的天空蔚蓝着,远处报告收获的田野金黄着,空气中氤氲着谷物成熟的香。
岁月静好。
好容易说服了父母出去转转。去哪里?我想起朋友圈中的照片,决定陪着二老到落成不久的含山县博物馆。
父母也是第一次来这里。
三十年后的县城向外长大了许多,在这里我生活了20个年头,除了老城区还能从街道和未来得及拆除的建筑找到记忆的影子,县城已经陌生得像另外的城市。
凭着导航,来到博物馆。作为一个县级博物馆,家乡的博物馆看起来是很壮观的,馆名由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题写,整个馆舍的造型是椭圆形的(后来我们得知这是从出土的玉龙形状得到的启示)。三层的馆舍,陈列着文物精华,展示将小城的历史和文明。
父母对那些出土文物显然了解不多,其实,小城的历史久远,可以说是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在凌家滩出土大量的新石器器时代玉雕——玉龙、玉鹰、玉人,堪称精品。作为中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这里与辽宁的红山文化、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一样齐名。
父母似乎对这些并不太了解,但仍然很开心的小声说着。在一件件尽管是复制品的玉雕前,惊叹着。
小城的历史让他们惊叹。
父母在博物馆合影在运漕古镇的模拟场景前,老家是运漕的父亲想起很多往事。
看到老字号“五福和荤馆”时,父亲开心的笑着说,这就是我小时候的记忆。“这家馆子里东西好吃,那时能去这家馆子里吃一顿就是最快活的事。”
在洪义泰糟坊,父亲说起他小时候的一件往事。一年春节,洪义泰糟坊大放鞭炮,对门的另一家作坊几乎同时也放起了炮仗。本来是新年贺喜的鞭炮,变成了赛着放鞭炮的斗富。就这样一直放到下午,整个镇上的鞭炮店的存货都放完了,甚至动用了车辆从县城整车运来鞭炮。
两家较上了劲。一时形成僵局。
后来在中间人调停下,两家终于一起停止了。
时隔60多年,父亲还能清晰的回忆起来。
家门口的博物馆,虽然比不上省级、国家级丰富的馆藏,到这里收藏了小城的过去、父母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