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绮诗《无声告白》
关于教育,寻找自己,那些隐而不发的秘密
也算是被封推了好久的一本书吧,外籍华人,又获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其实本身就可以算是一个宣传的噱头吧。好吧,有些跑题,这本书应该说是加强版中国式家庭下的不另类悲剧。这么定位,可能有些过于狭隘了,但讲真,华人在中庸、人缘好、对下一代的无限希冀方面经常有过分的狂热。
图片源自:亚马逊整个故事塑造了一个满怀冲突却又在生活中可以见到、有些夸张却又不是特别突兀的家庭。想要融入美国社会、再也不会被异样的眼光笼罩、再也不会被孤立没有朋友的父亲;想要特立独行、想要打破男女性屏障成为医生、不想变成自己上一代那样的家庭主妇的母亲;想要获得父母的爱、想要被周围人喜欢、想要逃离这个家庭的哥哥;想要受到关注、憧憬着姐姐的敏感妹妹。
就是这样一个家庭,一直走在钢索上,关系微妙脆弱却又连接紧密。在很多个阅读这本书的时刻,都恍惚间看到了熟悉的影子。那些隐于表层难以交流的障碍,那些藏在欢笑下难以言说的痛苦,那些无法忘记却也无法平复的梦魇,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酝酿、压缩、膨胀,最终盛放出吸食人心的黑暗之花。噗(/≧≦)/,默默被我上了高度和加深了黑暗等级(╬▔皿▔)凸。
图片源自:Pixabay好吧,言归正传,从社会意义上讲,应该是少有的关注到中国人在美国生活的心理境况的小说,那些生活在无数个眼皮下被打上不同类标签的日子,大概一代代下来会积累出太多的心理上的负担吧。都说孩子是最诚实而易感的,所以莉迪亚被赋予父母全部的爱的同时,大概也接收到了那些蕴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不甘和挣扎吧。那场开始于生活琐碎、结束于幽暗湖底的无声告白终于还是震撼了我。
图片源自:Pixabay稍微让我扯远3分钟。大概在我理想中的人生,是不断地去标签化地生活。撕扯掉那些曾经束缚我、曾经折磨我、曾经压迫我、曾经包裹我的标签,到达真正的我。也许这过程痛苦万分,也许这过程会让我失去一直习惯的高帽子和保护壳,但大概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不一样的我。咦,好像进入奇怪的世界了……其实想说,我们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贴标签和下定义,无意识有意识,大大小小,数之不尽。哎呀,你北方人一定不怕冷吧;哎呀,你东北人一定能喝吧;哎呀,你好学校就去继续读书呀;哎呀,女孩子结婚嫁人就好,读书有什么用呀;哎呀,儿媳妇真没用,生女孩干什么,又不能传宗接代续香火;哎呀,女婿就是个穷货,婚前连房子都买不起。希望读过这本书之后,能减少些有意识地标签伤害,多些即使不能互相包容也请不要互相下定义的挑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