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里乡亲(节气10)

乡里乡亲(节气10)

作者: 陌上花开qzy | 来源:发表于2024-07-05 17:42 被阅读0次

母亲住院,在自己家乡的医院,6月份刚刚搬进新楼的医院。

以前的住院区就只有2层,一个大间常常7、8个人,尤其是晚上电话铃声、呼噜声、说话声互相打扰;厕所只有一个,在屋外的走廊里;热水炉只有一个,在厕所间,一边接着热水,常常看见一个人一只手举着输液瓶,一只手在艰难地提裤子,不管男女……

现在的综合大楼五层,有电梯,陪母亲做心电图、TC之类的,再也不需要穿过院子,从南院到北院;房间里三人,而且都有包帘,拉上可以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室内带着卫生间、室外每一层都有热水炉;陪床的人也有属于他们的可以休息的折叠椅……对于一所乡镇医院,条件足够好了。我最看重不是这些,这些条件市里的每一家医院都能达到,我在这所医院里感受到了浓浓的乡亲们之间才会有的温暖。

这次住院,两个老人,一个在四楼的外科,一个在三楼的内科——护理有时候就跟不上,医生和护士表现出了极大的关爱。

一开始和母亲在门诊办理住院手续,走廊上遇上一个以前给母亲看病的医生,马上就引领母亲在办公室坐下;二楼检查心脏的时候,医生还友情提示:你先去拿结果,再回来领老人。护士们也是如此。有一次我忙着楼上楼下看情况,老人家量体温,竟然把体温计的头夹倒了——护士有点愠色,马上就让老人家重新测一次……

两个老人,很多事情并不明白,护士和医生给予了最大的包容——有求必应,包括换针,包括开什么药。叔叔插着导尿管,有一天问医生:导尿管可以撤掉吗?医生很柔和回应:你们护理人员这样可以减轻负担,要不两个人上厕所都麻烦。

住院的人们,聊个三五句,都是十里八里邻村的,一旦我们护理的没有跟上,临床护理的人员已经把事情办妥了。有时候帮着摁铃,有时候帮着老人家递水……走电梯的时候,一个老人家喊着我的名字,并询问“谁在住院”,真切关心老人家的身体,我还没有对上号,不知道这是哪一家的老人,但是我也知道这是我小时候的乡邻……

见惯了医生火急火燎的状态,见惯了护士大声吆喝,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虽然硬件设施已经赶上了城里的配置,但是质朴的、热情的互相关照是城里医院不会有的状态,让我对于母亲住院这件事没有那么焦虑了——心平气和地和我的乡里乡亲聊着收成、聊着天气、聊着下雨后的玉米田……

真好!以此记录,在今年的小暑节气!

相关文章

  • 乡里乡亲

    南三灯塔学校

  • 乡里乡亲

    一直沉默的村里人微信群这几天突然热闹了起来,是因为村里的一位大叔过世了。大家都在这里表示惋惜与哀悼。似乎只有在...

  • 乡里乡亲

    李老太太一大早就觉得不得劲儿,身体绵软无力,手脚像是别人的,一点也不听使唤。他连忙叫自己的老伴:“老头子,我怕是得...

  • 乡里乡亲

    一年一度的冬至来到了,我们家族周六相约老家一起挂冬。 自从老家盖了新房子,我们也常常周末回去,让我...

  • 《乡里乡亲》

    群雄鹊起的故里 夜里空无一人高歌 不远万里 我们披了一件同样的衣冠 唱着古时的歌谣 谁迈着旧时代的步伐 一手推着风...

  • 乡里乡亲

    现在,如果一群人扎堆儿,闹闹嚷嚷,表情各异,那估计是出事故了。无他,一天闲的,有热闹就得看个究竟,才有谈资,左...

  • 乡里乡亲

    文 | 鹤湖风光 六月一号那天,是孩子们的天下。初夏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新明亮,就象少儿的心灵一样,干干净净,一尘不...

  • 乡里乡亲

    今天老范大哥给了好多小白菜,他和老婆还是分着过,每天吃两顿饭,十点一顿,下午四五点一顿。 饭也做的很将就,听婆婆说...

  • 乡里乡亲1

    昨儿从回过老家的亲戚那儿得知,村里一位关注度极高的名人走了,他今年应该不到六十岁吧?听说是不好的绝症带走了他,并不...

  • 乡里乡亲2

    在我婆家方圆十多里,应该没有人能说出他的不是,我这么挑剔的人也找不出他的缺点,他是农村里少见的贤者。 他应该也快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里乡亲(节气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zw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