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产品狗,为什么有的可以月薪5万甚至50万,而有的只能拿5000?
公司安排了一场为期两天的产品经理培训(周五&周六),虽然说的比较基础,我也一直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很认真听,但是还是给了我不少启发。
为什么
月薪只是一个简单粗暴而且表面的指标,对于昨天的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感受到资深PM和初级PM的区别所在,或者说资深职场人和初级资产人的区别所在。
- 有没有形成方法论?
- 有没有足够的深度?
- 有没有足够的广度?
听的过程中,我有一种感受就是,作为非资深产品我对老师讲的所有要点,都有概念,在产品规划的过程中也基本上都有在做。但是!当别人问我你有什么方法论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总结;当别人问我具体的原因的时候,我说不清楚;当别人为我另做一个产品怎么做的时候,我临场场发挥。我想,这就是问题所在吧,这个问题带来的可能困惑有:
- 不自信,对于自己的决策有一种执念,却说不清楚为什么,无法说服别人;
- 无法把产品理念和安排传达给别人,沟通困难;
- 每一次产品经历无法积累下来,为下一次提供有效的帮助
我突然感觉,这个就是自己一直在焦虑的点,特别是在专业度方面,为什么总是觉得像是在碰运气,就是做起来头头是道,说起来支支吾吾。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29/5f4eacca95cdba69.png)
是什么
1. 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我个人的理解是,方法论包含了实现产品、推进工作的具体框架、套路、工具等等一系列的信息。
方法论是需要人为总结出来的,比如商业模式地图、比如金字塔原理、5W2H等等,甚至是我们写文章的总分总模式,都可以说是一种方法论。
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事物,确保每一步的行动都有章法,至少能包含80%的要素,剩下的20%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在培训之前,我觉得方法论其实只是用来使用的,但是他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功效,帮助沟通。当我们需要向团队说明产品方向和规划时,需要向领导汇报产品情况时,需要进行外部宣导的时候,结构化的汇报框架,可以让所有人都更能接受你的想法,基于一定方法论的规划行动,也显得更专业更有说服力。
2. 深度就是说得清楚为什么
每天有超过一亿人教我怎么做产品 —— 张小龙
都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也就是谁都可以对产品提出意见,提出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团队里面的人。这是好事情,至少说明大家对产品都有感情,愿意沟通。所以作为产品经理,如果没有办法说明设计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是很难说服和带领大家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的。
比如说界面设计上使用了蓝色,设计图一出来,马上会有同事说,蓝色满大街都是,为什么不用绿色的?为什么不用橙色的?有没有一点创意?
这个时候,月薪5000的可能就不吱声了,那就改成绿色的吧。而月薪5万的产品会告诉你:
- 我们这个是一个金融平台,金融中绿色代表了下跌,是不吉利的,用户无法接收
- 应用市场中60%的应用都用了蓝色,蓝色是最能够让人接受的颜色,这样的设计最安全
- 我们用的淡蓝,从心里学上来说,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降低用户的心里门槛
有理有据有深度的支撑了设计决策。
3. 广度就是考虑周全
每一份工作都不是一维的,除了自身专业之外还会有很多方面的要求,而产品经理更是一个综合性要求很高的职业,一个产品经理需要在商业、技术、需求、体验四大方面都能够相对精通,特别是商业方面。而这几个方面又需要能够在多个维度延展开来。
比如规划一个保险行业的产品,需要懂保险的业务模式,需要了解代理人等各利益方的获益模式,需要了解各成本方的获益模式,需要了解同业市场的情况、异业市场的情况,多角度的进行分析和评判产品的规划。
怎么办 - 复盘和总结
昨天想到这里,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复盘,要记得每天复盘和总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29/290d48b025fcb8fa.png)
根具体来说要从复盘中总结出:
- 原则
- 框架结构
- 套路
- 素材
- 行动清单
只有不断积累这5件东西,才能够不断的收获积累,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更加自信。
以昨天的培训为例,我的行动清单
- 把自己对培训的感悟写下来,也就是今天这个文章了
- 整理一下培训中涉及到的套路:商业模式、好产品的六大要素等等
- 找到老师讲的那几本书,阅读&学习
- 需要参加一些产品经理的培训课程,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
这或许是昨天最大的收获了,猛然醒悟个人这么久以来最大的问题,缺乏专业性的积累。无论是哪一段经历,我都能够很快上手并熟练,但是没有沉淀积累成自己的方法论,无论经历多少个领域,下一次我都得重新来过。这就变成了,啥都会一点,但啥都说不清楚、做不明白。
从五千做到五万,很难也很重要,怕的是不知道问题所在,不知道天花板所在,知道了,认识到了,就应该往前冲。
2019年5月25日
-EO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