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养生的最高境界: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洞见)

养生的最高境界: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洞见)

作者: 小团 | 来源:发表于2022-09-04 18:45 被阅读0次

道光二十年,曾国藩大病一场之后,开始注重养生之道。

他在一封书信中写道:“养生之道,以君逸臣劳为要。”

“君逸”为养心,静坐冥思,凝静心绪;读书弈棋,丰盈内心。

“臣劳”为养身,他行步常勤,餐食之后会步行三千步。

曾国藩的养生经历,归根结底为三点就是: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

01

动养身体

剑桥大学团队曾在《柳叶刀》发表一项研究结果:

全世界每年至少有390万人通过充分的身体活动而避免了过早死亡。

爱丁堡大学Paul Kelly博士对这结果肯定道:无论是锻炼,去健身房还是午餐后的散步,都能够实现改善健康、促进长寿的目标。

运动所建立起的健康屏障,既能阻止病魔的侵入,也能抵挡住岁月的侵蚀。

中国最后的大儒梁簌溟先生活到了95岁,他长寿的秘诀在于少吃多动。

85岁以前,他经常出门锻炼,去北海公园慢跑、打拳。

90岁以后,则主要在室内活动了。

早上5点醒来,一丝不苟地在床上做操,伸腰、蹬腿、转动颈脖。

平时在读书写作的间隙,也会搁笔活动一下筋骨。

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让他在90岁高龄时,仍能声音洪亮地登台讲课。

《诸病源候论》有言:“运动骨血,则气强。”

食百药不如行百步。

经常运动,强健筋骨,身体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白岩松在《白说》中分享过他一次生病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头晕,去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血压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医生叮嘱他要开始吃药了。 

白岩松考虑了一下,婉拒道: 

“您给我几个月的时间,我先自己调整调整。如若到时候不行,我再来找您开药。” 

白岩松说的调整,其实就是运动。 

他每天晚上快走一个小时,后来逐渐发展成跑步,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的血压降回到了正常区间,所有身体指标都恢复了正常。

作家周岭说: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汪清泉。

运动,是管理身体最好的方式。

02

静养情绪

阿拉伯的一位心理学学者做过一个情绪实验。

他把刚刚出生的两只羊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

一只散养在草原上,让它自由快乐地奔跑。

另一只拴在一头狼旁边,每天被狼垂涎欲滴地盯着。

一段时间后,草原上的羊长得非常健康,而被拴着的那只羊却死了。

它不是被狼吃掉的,而是面对凶恶的狼,惶惶不可终日,根本无心吃食,最后因为过度焦虑而死。

《情绪革命》一书中说,情绪生病比身体生病更可怕。

长期身处负能量磁场中,对健康会有诸多危害。

作家何权峰曾在书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知名大学心脏学系主任心脏病发作,病情十分严重。

在经历濒死的绝境后,他审视自己的人生,总结出了两条生活守则:

守则一,别为芝麻小事耗力气;

守则二,所有事情都是芝麻小事。

这两条守则不是什么保健养生秘诀,却胜过任何医学良方。

有一个专有名词,叫“癌症性格”。

现代医学发现,长期处于焦虑、恐惧、悲哀等情绪中,这些坏情绪会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心无挂碍,百病不生。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成为情绪的主人,及时清掉垃圾情绪种下的毒。

遇到工作的困顿,要及时解开心中的郁结,面对生活的压力,要懂得排遣内心的焦虑。

以一颗欢喜心看淡生活起伏,不大悲、不大怒、不内耗,身心宽一尺,病自会退一丈。

03

富养灵魂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写道:

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生活满目疮痍,我们要学会为自己寻一处精神栖息所。

中国绘本界的先驱者蔡皋奶奶,曾凭借《荒园狐精》拿下了第一个国际性大奖。

如今七十多岁的她,活得自足且丰盈。

她在屋顶修筑了一个花园,落红铺满栏杆,蜜蜂起舞于花丛。

她常常独坐在花园中,支起画架,摊开洁白的画纸,勾勒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世间万物流淌在她的笔下,也驻进了她的精神世界。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孤独一人,无儿女相伴,便会有一种孤单感。

但蔡皋奶奶却不会,孩子在家里时,她就跟他们讲绘本故事。

独处时,她就兀自遨游在瑰丽的大自然中,怡然自得。

灵魂的富足,赋予了她对抗时间的力量;身躯苍老,她内心始终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国内版本目录学领域的元老沈燮元,不管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地往南京图书馆跑,他说:

像鱼跟水的关系,我等于一条鱼在图书馆里游,如果脱离水的话,我就要死的。

百岁老人杨绛先生在钱瑗和钱钟书相继离世后,闭门谢客,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读书和创作中,在文字的世界里,洗涤掉了悲伤,祛除了孤单。

拥有广大的精神世界,我们就不会囿于生活的鸡毛蒜皮,也不会困于人生低谷。

人生最怕的是,灵魂干涸,生活跟着荒芜。

如果内心足够丰盈通透,面对世事的诸多磨难,岁月的无情轮转,自然能不忧亦不惧。

培根说,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囚牢。

养生之道,身体、情绪、灵魂三者不可缺。

当我们修炼出健壮的体格,良好的情绪,丰富的内心,才能收获一个充实且健康的人生。

相关文章

  • 2022-03-29 养生

    养生的最高境界: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动养身体:如果每天都是呆坐着,身体就会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易被疾病侵...

  • 世事杂说十五:养生的最高境界: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

    世事杂说十五:养生的最高境界: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作家吴军曾告诉自己的学生:“人这一生,要避开三样东西,...

  • 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三者不可缺。灵魂富足的人,总能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动养身体:食百...

  • 日精进31

    文/南风 动, 养身体; 静, 养情绪; 富, 养灵魂。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感恩所有!

  • 富养

    读书富养你的灵魂, 运动富养你的身体, 旅行富养你的阅历和见识, 不争富养你的格局, 独处富养你的境界。

  •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1.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

  • 『情绪养生』

    “怒喜思悲恐,肝心脾肺肾”。 中医认为:情绪对应五脏,并会产生相应影响。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情绪,情绪不好,所有养...

  • 心乱了,病就来了!看懂这一点,才知道什么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养生的最高境界, 是养心。 心思简静,内在从容, 每天保持好心情。 所有的疾病, 都会远离你。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

  • 三言两语:也说养生

    「原创」 养生问题是当下不少老年人的热衷话题。我以为,其实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不养之养”。动物不懂养生,吃什么不...

  • 养生的最高境界

    养生的最高境界 文/黄影 有人天天在讲养生 有人天天在说养命 有人说,养好生就有好的命 有人说,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生的最高境界: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洞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bv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