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日阅读之7:《如何实现有效社交》02

百日阅读之7:《如何实现有效社交》02

作者: 拖刀笔吏 | 来源:发表于2017-01-22 12:09 被阅读13次

第二章一如既往的有点混乱,部分节点有重复内容和观点。以下将部分重点列出,文末为一些本章节的零散知识点


一、组织语言的重要性

包括:如果大脑没有听到或者没理解别人所说的事情,就会在大脑中创建自己的版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信息,而组织语言的规则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1、内容要与谈话对象密切相关,知道什么东西对对方最有说服力;

2、语言要简单,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容词;

3、每句缩短到12-15个词或者更短,重要信息放最前面(尤其是非正式场合,因为谈话随时终止);

4、开门见山,幽默或者小故事、与对方有关系的信息来开场,避免用笑话将思绪引到别的地方;

5、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法则。在开头和结尾多下功夫;

6、重复。三个词比一个词更容易记住,同时经常总结;

7、描绘信息,图画方式或语言来传达信息;

8、保持互动。


二、信息地图(簇式思维)

视觉化呈现信息,核心为中间的圆圈,要围绕谈话对象而不是自己的需求展开,旁边是支持性证据,如图:


三、报告总结建议

20分钟的演示中,证据点不能超过4个,长时间的演讲不能超过十个证据点,每个证据点周边可以有小信息点。

举例:

工作报告不是年终总结,需要最多谈3-4点内容,全部为事实性信息,选最重要的工作汇报;

1、手头项目是否一切进展顺利?

2、当前问题?

3、是否在解决这些问题?(不用谈细节,让对方知道自己大概做什么即可)


四、和领导沟通前自查清单(目的:让上司知道自己的重要性):

1、我对公司的贡献是什么?

2、我能为公司未来发展做什么?

3、我的重要性在哪里?

与领导沟通注意事项清单:

1、领导的敏感点是什么?

2、领导在工作上有什么弱点?

3、我在公司是否有可以无话不说的死党?

4、领导是否有自己的 个人生活或家庭生活?

5、我和领导之间的纽带是什么?

6、面谈在什么时间合适?(不要在重大事件前夜谈)

7、一天中,他什么时候心情最好?

8、他的敏感点是什么?

9、公司当前人才储备如何?

10、部门里大家如何分工?

11、是否有机会调到其他部门?(平级调动是最佳方案)

12、工作量可以减少多少百分比?

13、如果减少工作量是否可以再接一些工作?是否可以和同事换工作内容?


五、玩家档案(考虑对方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的立场,先了解每个人和自己、公司的关系):


六、紧急会议预备方案(证据点越多,思考越成熟):

1、画两份信息地图

2、每张地图最中心圆圈写一个和自己部门相关的主题

3、在周围的证据点写下与核心信息相关的证据点

4、以证据点多的地图为会议主题

5、在另一张纸最上方写下核心信息以及三到四个证据点。


七、和上司沟通list

1、考虑所有相关人员情况,了解新团队特点

2、寻找盟友

3、领导的底线

4、领导喜欢关注细节还是只关注大方向

5、领导是否需要了解全局后才做决定?当不了解全局时候是否会拒绝别人建议

6、是否并不熟悉你的专业或者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7、是否稳妥?真诚?讲策略?是否总是忙忙碌碌?是否特别信任某些人?


八、和上司沟通前准备


九、如何有效开会:

开会之前提前和新人沟通,避免提出出格问题;会议中即便没有直接关系也需要表达自己想法,避免冷场。

活跃会议气氛:赞扬、小礼品

1、事先发送相关会议日程、列出会议具体议题及会议基本规则

2、会议前先和个别人单独见面,如哪些人可能支持、哪些可能反对:“我希望这次会议有一些好的效果”或者“你觉得我们还应该讨论哪些问题?”

3、精心准备开场白

4、尽量让所有人参与,如让大家列出自己取得的进展、直接向某个人发问。

5、避免“是”或“否”类提问,尽量提出能引起公开讨论的话题。“这样对我们的项目会产生哪些影响?”

6、学会看表。

7、学会闭嘴。

8、在会议一开始要提出最重要话题,避免后期有人中途离席。

9、会议结束前,抽时间了解情况、总结。

10、实时记录会议内容,如将员工的担心总结记录,引导做头脑风暴。

11、决策者必须参会。

12、明确过往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

13、尽量面对面沟通(优势:互动性强,思路集中,新人刚加入时最好面对面沟通,关键节点最好面对面沟通,视频方式让缺席的关键人物参与)


十、沟通前自询清单:

1、准备如何抓住谈话对象注意力?

2、想要表达的最重要信息是什么?

3、做完信息地图了吗?

4、时间规划是否符合实际?

5、是否确立了一套基本会议规则?


关于本章节中一些其他的零散知识点:

断电:指在周末等时间去杜绝工作影响专注于生活,或者如谷歌公司一样拿出20%工作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如果要传达的信息多,可以先找到最合适的字眼做出语言脚本,确保不会漏掉关键信息,再加上刺激性字眼。

左脑思维讲逻辑,重视细节和事实性信息,讲究次序和实用性,属于数学和科学性人才。

右脑思维更听从直觉,喜欢画面感强的信息,重视字眼含义胜过字眼本身,喜欢想象力,冲动,属于哲学和宗教型人才。

虽然本书有不少的清单,但同时也明确了列list缺陷:难以传达复杂信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日阅读之7:《如何实现有效社交》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fo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