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之道(六)
一不小心,牛柳成为我嘴里的“大骗子”,在我声色俱厉地责怪下,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回了趟老家,见婆婆酿的米酒已经成熟,刚好牛柳买了一排整齐划一的玻璃酒瓶,意思是搬运储存酒水既方便又漂亮。于是,娘俩去地下室灌酒。
回城车上,我问到:家里的酒好喝吗?带了多少酒?
牛柳说:一瓶。
我看着山林间西下的太阳,诧异地说:才一瓶?你不是拿回来很多的酒瓶吗?怎么不给我也装一瓶?
牛柳说:只装了一瓶,分你半瓶好了!
我说:算了算了,半瓶酒叮咚响,你也不好带。
于是,有一搭没一搭,开车回到家。
牛柳的下一程,同事开车。我热心地打开后备箱,让同事把行李包放进去。
一看,吓一跳:那一箱是啥?不是酒吗?大大小小有好几壶。
我声音有点大:你这个骗子,跟我说只带了一瓶酒,明明有一箱,你看你看。
牛柳说:我是装了一瓶。这一壶是药酒,这一瓶是2016年的黄酒,这一瓶是……
我打断了他的话:哼哼哼,骗我说只带了一瓶,过分,过分啦!
天色不早,急着赶路。于是,留我忿忿然不解气在原地,他带着一箱酒出发了。
焦点解决中,讲到倾听与理解,特别强调一个词“理解基础” grounding。
倾听的三个层次,我听(为诉说而听),我在听(为听到而听),我用心地在听(为理解而听)。
我刚才的听,就是在第一层次,我听。我只听到了我想听的部分,“为什么那么多酒,只告诉我是一瓶?”,粗暴地打断他的解释,不想更多事实,而是需要意义。
其实,在工科男的大脑里,今年的黄酒和去年的黄酒是不一样的,瓶装酒和壶装酒是不一样的,新灌的酒和之前灌好的酒也是不一样的。根据语境,前后句所指,应该是指今年酿的今天新灌的瓶装黄酒,是一个具体所指的各项指标明晰的物品。所以是一瓶。
我头脑中的“骗子”是:一瓶酒和很多酒的模糊概念。
所以,我们之间没有这一刻的“理解基础”。对话中接收的讯息是较不正确不具效益的。
所以,作为咨询师,“需要去汇整当事人所言,但又需要保持其原貌,不分析或过度裁剪。”(构建解决之道p18)
生活中,我们是否愿意去构建“理解基础”,对对方生活与生命脉络去做全貌的认识,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想听的,或者只关注他的某个层面而已。
当然,我对牛柳的个性为人是了解的,愿意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如果是陌生人呢?给一个这样觉察的机会吗?
所以,每一个迅速被定义的人,都应该有个“翻身”的机会。
拓展:焦点解决的grounding原则,包括listen、select、build。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522天,坚持锻炼53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