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香,很少有人知道它在中国的历史同汉字一样久远。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黄河流域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熏烧带有香气浓郁的植物,比如艾草和青蒿(黄花高)。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用香历史,它并没有因为朝代更迭或战乱纷争彻底湮灭于历史,而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香事文化。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用香呢?
如果跳出中国香事语境,从更宏大的人类进化史和生物学角度来看,用香是人类的本能,也是自然进化的选择。
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再到农业工业的加速,用香鉴证着人类对气味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远古时代,人类对于香的需求与生存直接挂钩,它是趋利避害的本能。人类通过不断的试错,逐渐掌握了利用嗅觉分辨危险和安全的能力。
香最初所代表的是“安全”的,“有益”的,以及“美好”的。例如,中国最早的汉字 “香”,所代表的便是禾黍在成熟后散发出来的甘甜香气。
而臭代表的则是腐败,危险,与死亡。比如大型动物身上的浓重的骚臭味,伤口流血散发的血腥气息,以及尸体腐烂散发的腐臭。
通过分辨香与臭,我们的祖先能迅速判断周遭环境是否安全,是否有利于生存,并做出相应的行动,以争取生存。
而当生存获得了一定保障,人类便开始渴望更高的需求,比如探索未知,以及制造愉悦。
香便是当时最合适的途径之一,这得益于香的美好气息,及其虚幻的表现形式。
也许是在某个无聊的午后,芳香的草木燃烧窜起的烟气,让蛮荒时代的先锋,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沟通寄托在升腾的香雾上。
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从部落到部落,从文明到文明,用香沟通神明与未知成了远古祭祀的标配。
当然,故事是不可考的。但许多确凿的证据,诸如古埃及壁画及国内淞泽文化遗址,福泉山文化遗址等都显示出古文明中用香祭祀的场景。
1983年发掘的福泉山良渚文化燎祭祭坛
除此以外,香也能迅速帮我们改善情绪,能制造愉悦。
这并非空穴来风的营销手段,而是人体生物学最基本的原理。和其他感官相比,嗅觉与我们大脑的边缘系统里掌管情绪的杏仁核直接相连。
当我们闻到气味时,杏仁核会绕过大脑的思考,直接作出情绪反应。因此,嗅觉对我们情绪的控制是下意识的,快速的,且非理智的。
早在先秦时期的,人们就意识到了香气对于制造愉悦的重要性。小孩子在面见长辈时必须要佩戴香囊:
“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 ——《礼记· 内则》
在沐浴条件困难的古代,小辈们需要“皆佩容臭”,用香气遮掩身上的不好闻的气味,以免令长辈感到不悦。
诗经中也有“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的诗句,说的便是古代女用带有香气的植物表达爱意,制造愉悦的场景。
由此不难看出,用香是人类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而做出的选择。
远古时代人们用香以保证生存,后来逐渐用香去探索未知,和制造愉悦。
但香对人类的贡献并不仅限于此,下周六我们将继续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