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报得三寸晖

报得三寸晖

作者: 晓天_3af0 | 来源:发表于2019-10-23 09:26 被阅读0次

    一一写在母亲90岁生日之际

    十月将去,秋已深,但桂花二度盛开,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幽香。今天暖阳高照,我们迎来了母亲90岁生日。兄弟姊妹一大家族团聚在一起为母亲祝寿。

    感谢母亲以90岁的生命存在,温暖着我们,有您在我们还是孩子,小字辈的孩子就有奶奶,有太姥姥。

    2006年12月父亲走了,从那时起,我们只有母亲了,也是世上最浓的依恋了。

    记得从小时候起,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头昏、失眠。严重到晚上宅沟里青蛙的叫声扰她无法入眠,父亲会在半夜里起身拿了一根长竿去赶走青蛙,但叫声仍然此起彼伏。我还记得有一天夜里,母亲突然昏倒,当年我大概只有7、8岁,我冒着纷飞的大雪,步行六七里路到三厂告诉父亲赶快回家。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母亲总是体弱多病,厂里也十分照顾她,从三班调到长日班做一些拣花之类的轻工作,但还是支撑不了,只好长病在家休息。直到1979年新三令退休,我顶替母亲进了通棉三厂。

    我的母亲脾气不太好,生性多疑多虑,有时也容易得罪人,但没有坏心,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据说年轻时行善的事做得多,同情惨苦的人。我记得西队里有一个孤独的人叫扬庆狗,近似于乞丐。母亲经常接济他,这个人有时也在我们家里吃饭。可能修得了长寿的福气和孝道的子女。

    2006年父亲走后,母亲孤苦伶丁一个人,弟弟就和他一起生活,买菜烧饭就不用母亲操心了。几年过后,弟弟和弟媳妇相继下岗,他们都出去打工了。于是我挑起了这副担子,早晨买好菜去上班,中午赶到家中为她烧菜,陪同吃饭。整整8年,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天天如此。2015年,我退休了,弟弟在附近厂里打工,弟媳也退休在家。他们义无反顾地接班侍候母亲。由于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身体也一年比一年差,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了。每天清晨弟弟为她洗脸,送上一碗她喜欢的早饭,变着法子为她端来可口的饭菜。妹妹也力所能及地为母亲做事。一晃,五年又过去了。我从心底里感谢弟弟、弟媳、妹妹的付出。每隔几天我去看望母亲,陪她一会,听她老生常谈的那几件事。

    母亲的故地在海门五港口,她是个苦命人,襁褓中失去母爱。在江滨乡付北村有一家徐姓人家,婚后无子女,母亲就成了这家的养女。十四岁那年,大生三厂招工,她就进厂当了童工,人还没机器高,只好站在小凳子上接纱头。上班有六七里路,轮到夜班是最苦的事,要留心厂里拉波罗,提着风灯走夜路,迟到了要受工头体罚。十二小时做下来,仅为三毛钱多一点。父亲的命运就更苦了,他是如东人,童年父丧,母亲嫁人,哥哥把他拉扯到十四岁,他就扛枪闹革命,是苏中军分区的一名通讯员。五十年代初,转业到大生三厂,一生看护着工厂的大门,1981年离休,弟弟顶替进厂。

    50年代,经人介绍母亲甜蜜地嫁给了父亲,父亲也高兴地入赘为婿。就这样父母亲在养父母家成家立业。他们脱离苦海,当家作主,夫妻双双进夜校学文化,鼓干劲,争上游。一个是细纱挡车的技术能手,一个是守护工厂大门的保卫员。后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然这些故事,母亲无数次讲过,可每一次讲述我都能够从她的话中,望见那些久远的岁月,望见当年你们工作的劲头,望见你们养儿育女的含辛茹苦。

    而今,你每每提及你的儿孙的时候,总会显得十分得意,其实淳朴的家风一直在熏陶着我们。父母亲都有着60多年的党龄,言传身教,才使我们不忘初心,善行为人的胸襟,才有儿孙们做任何事情都有踏实上进的德行。我们虽然经济不富裕,生活也清苦,但正如世界名著《飘》中所言,毕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母亲虽然老了,耳聋眼瞎,举步维艰。但仍是我们眼中最美的身影,你的长寿是我们最大的福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养我小,我送你到老。兄弟俩约定"百善孝为先“让你的晚年开心长寿。著名作家乔伊斯在《一个人的朝圣》中有这样一句话:“付出的不是收获,而是不悔”,后面的路还很长,困难的事情还很多,我们终将不悔。

    作于2019年10月1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报得三寸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ic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