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ECMAScript 6

ECMAScript 6

作者: 惊醒梦中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16:23 被阅读0次

    简介

    ECMAScript是一种由Ecma国际(前身为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通过ECMA-262标准化的脚本程序设计语言。这种语言在万维网上应用广泛,它往往被称为JavaScriptJScript,所以它可以理解为是JavaScript的一个标准,但实际上后两者是ECMA-262标准的实现和扩展。

    2015年6月, ES2015(即 ECMAScript 6、ES6) 正式发布。ES2015 是该语言的一个显著更新,也是自 2009年 ES5 标准确定后的第一个重大更新。

    ES6ECMAJavaScript制定的第6个标准版本,标准委员会最终决定,标准在每年6月正式发布并作为当年的正式版本,接下来的时间里就在此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改动,直到下一年6月草案就自然变成新一年的版本,这样一来就无需以前的版本号,只要用年份标记即可。ECMAscript 2015是在2015年6月发布ES6的第一个版本。以此类推,ECMAscript 2016是ES6的第二个版本、 ECMAscript 2017是ES6的第三个版本。ES6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个泛指,含义是5.1版本以后的JavaScript下一代标准,目前涵盖了ES2015ES2016ES2017ES2018ES2019ES2020

    所以有些文章上提到的ES7(实质上是ES2016)、ES8(实质上是ES2017)、ES9(实质上是ES2018)、ES10(实质上是ES2019)、ES11(实质上是ES2020),实质上都是一些不规范的概念。从ES1到ES6,每个标准都是花了好几年甚至十多年才制定下来,你一个ES6到ES7,ES7到ES8,才用了一年,按照这样的定义下去,那不是很快就ES20了。用正确的概念来说ES6目前涵盖了ES2015ES2016ES2017ES2018ES2019ES2020

    ECMAScript 和 JavaScript 的关系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ECMAScript 和 JavaScript 到底是什么关系?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回顾历史。1996年11月,JavaScript 的创造者 Netscape 公司,决定将 JavaScript 提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ECMA,希望这种语言能够成为国际标准。次年,ECMA 发布262号标准文件(ECMA-262)的第一版,规定了浏览器脚本语言的标准,并将这种语言称为 ECMAScript,这个版本就是1.0版。

    该标准从一开始就是针对 JavaScript 语言制定的,但是之所以不叫 JavaScript,有两个原因。一是商标,Java 是 Sun 公司的商标,根据授权协议,只有 Netscape 公司可以合法地使用 JavaScript 这个名字,且 JavaScript 本身也已经被 Netscape 公司注册为商标。二是想体现这门语言的制定者是 ECMA,不是 Netscape,这样有利于保证这门语言的开放性和中立性。

    因此,ECMAScript 和 JavaScript 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规格,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实现。

    ECMAScript 的历史

    ES6 从开始制定到最后发布,整整用了15年。

    前面提到,ECMAScript 1.0 是1997年发布的,接下来的两年,连续发布了 ECMAScript 2.0(1998年6月)和 ECMAScript 3.0(1999年12月)。3.0版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在业界得到广泛支持,成为通行标准,奠定了 JavaScript 语言的基本语法,以后的版本完全继承。直到今天,初学者一开始学习 JavaScript,其实就是在学3.0版的语法。

    2000年,ECMAScript 4.0 开始酝酿。这个版本最后没有通过,但是它的大部分内容被 ES6 继承了。因此,ES6 制定的起点其实是2000年。

    为什么 ES4 没有通过呢?因为这个版本太激进了,对 ES3 做了彻底升级,导致标准委员会的一些成员不愿意接受。ECMA 的第39号技术专家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 39,简称TC39)负责制订 ECMAScript 标准,成员包括 Microsoft、Mozilla、Google 等大公司。

    2007年10月,ECMAScript 4.0 版草案发布,本来预计次年8月发布正式版本。但是,各方对于是否通过这个标准,发生了严重分歧。以 Yahoo、Microsoft、Google 为首的大公司,反对 JavaScript 的大幅升级,主张小幅改动;以 JavaScript 创造者Brendan Eich为首的Mozilla公司,则坚持当前的草案。

    2008年7月,由于对于下一个版本应该包括哪些功能,各方分歧太大,争论过于激烈,ECMA 开会决定,中止 ECMAScript 4.0 的开发,将其中涉及现有功能改善的一小部分,发布为 ECMAScript 3.1,而将其他激进的设想扩大范围,放入以后的版本,由于会议的气氛,该版本的项目代号起名为 Harmony(和谐)。会后不久,ECMAScript 3.1 就改名为 ECMAScript 5。

    2009年12月,ECMAScript 5.0 版正式发布。Harmony 项目则一分为二,一些较为可行的设想定名为 JavaScript.next 继续开发,后来演变成 ECMAScript 6;一些不是很成熟的设想,则被视为 JavaScript.next.next,在更远的将来再考虑推出。TC39 委员会的总体考虑是,ES5 与 ES3 基本保持兼容,较大的语法修正和新功能加入,将由 JavaScript.next 完成。当时,JavaScript.next 指的是ES6,第六版发布以后,就指 ES7。TC39 的判断是,ES5 会在2013年的年中成为 JavaScript 开发的主流标准,并在此后五年中一直保持这个位置。

    2011年6月,ECMAscript 5.1 版发布,并且成为 ISO 国际标准(ISO/IEC 16262:2011)。

    2013年3月,ECMAScript 6 草案冻结,不再添加新功能。新的功能设想将被放到 ECMAScript 7。

    2013年12月,ECMAScript 6 草案发布。然后是12个月的讨论期,听取各方反馈。

    2015年6月,ECMAScript 6 正式通过,成为国际标准。从2000年算起,这时已经过去了15年。

    let和const命令

    基本用法
    ES6新增了let命令,用来声明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var,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
      let a = 10;
      var b = 1;
    }
    
    console.log(b)  // 1
    console.log(a)  //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demo
    for (let i = 0; i < 10; i++) {}
    
    console.log(i);
    //ReferenceError: i is not defined
    
    //ES5
    var a = [];
    for (var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6](); // 10
    
    //ES6
    var a = [];
    for (let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6](); // 6
    
    //for循环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循环语句部分是一个父作用域,而循环体内部是一个单独的子作用域。
    for (let i = 0; i < 3; i++) {
      let i = 'abc';
      console.log(i);
    }
    // abc
    // abc
    // abc
    
    //不存在变量提升
    // var 的情况
    console.log(foo); // 输出undefined
    var foo = 2;
    
    // let 的情况
    console.log(bar); // 报错ReferenceError
    let bar = 2;
    
    //只要块级作用域内存在let命令,它所声明的变量就“绑定”(binding)这个区域,不再受外部的影响。
    var tmp = 123;
    
    if (true) {
      tmp = 'abc'; // ReferenceError
      let tmp;
    }
    

    const命令

    const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变。

    const PI = 3.1415;
    PI // 3.1415
    
    PI = 3;
    // TypeError: Assignment to constant variable.
    

    ES6 的块级作用域

    为什么需要块级作用域?
    ES5 只有全局作用域和函数作用域,没有块级作用域,这带来很多不合理的场景。

    //第一种场景,内层变量可能会覆盖外层变量。
    var tmp = new Date();
    
    function f() {
      console.log(tmp);
      if (false) {
        var tmp = 'hello world';
      }
    }
    f(); // undefined
    
    //第二种场景,用来计数的循环变量泄露为全局变量。
    var s = 'hello';
    
    for (var i = 0; i < s.length; i++) {
      console.log(s[i]);
    }
    
    console.log(i); // 5
    

    变量的解构赋值

    1.变量的解构赋值

    ES6 允许按照一定模式,从数组和对象中提取值,对变量进行赋值,这被称为解构(Destructuring)。

    //以前
    let a = 1;
    let b = 2;
    let c = 3;
    //es6
    let [a, b, c] = [1, 2, 3];
    //
    let [foo, [[bar], baz]] = [1, [[2], 3]];
    foo // 1
    bar // 2
    baz // 3
    
    //如果解构不成功,变量的值就等于undefined。
    let [foo] = [];
    let [bar, foo] = [1];
    
    //解构赋值允许指定默认值。
    let [foo = true] = [];
    foo // true
    
    let [x, y = 'b'] = ['a']; // x='a', y='b'
    let [x, y = 'b'] = ['a', undefined]; // x='a', y='b
    
    对象的解构赋值
    let { foo, bar } = { foo: 'aaa', bar: 'bbb' };
    foo // "aaa"
    bar // "bbb"
    
    字符串的解构赋值
    //字符串也可以解构赋值。这是因为此时,字符串被转换成了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
    const [a, b, c, d, e] = 'hello';
    a // "h"
    b // "e"
    c // "l"
    d // "l"
    e // "o"
    //类似数组的对象都有一个length属性,因此还可以对这个属性解构赋值。
    let {length : len} = 'hello';
    len // 5
    
    数值和布尔值的解构赋值
    //解构赋值时,如果等号右边是数值和布尔值,则会先转为对象。
    let {toString: s} = 123;
    s === Number.prototype.toString // true
    
    let {toString: s} = true;
    s === Boolean.prototype.toString // true
    //解构赋值的规则是,只要等号右边的值不是对象或数组,就先将其转为对象。由于undefined和null无法转为对象,所以对它们进行解构赋值,都会报错。
    let { prop: x } = undefined; // TypeError
    let { prop: y } = null; // TypeError
    
    函数参数的解构赋值
    //函数的参数也可以使用解构赋值。
    function add([x, y]){
      return x + y;
    }
    
    add([1, 2]); // 3
    
    用途
    //(1)交换变量的值
    let x = 1;
    let y = 2;
    [x, y] = [y, x];
    
    //(2)从函数返回多个值
    // 返回一个数组
    
    function example() {
      return [1, 2, 3];
    }
    let [a, b, c] = example();
    
    // 返回一个对象
    
    function example() {
      return {
        foo: 1,
        bar: 2
      };
    }
    let { foo, bar } = example();
    
    //(3)函数参数的定义,解构赋值可以方便地将一组参数与变量名对应起来
    // 参数是一组有次序的值
    function f([x, y, z]) { ... }
    f([1, 2, 3]);
    
    // 参数是一组无次序的值
    function f({x, y, z}) { ... }
    f({z: 3, y: 2, x: 1});
    //(4)提取 JSON 数据,解构赋值对提取 JSON 对象中的数据,尤其有用。
    
    let jsonData = {
      id: 42,
      status: "OK",
      data: [867, 5309]
    };
    
    let { id, status, data: number } = jsonData;
    
    console.log(id, status, number);
    // 42, "OK", [867, 5309]
    
    //(5)函数参数的默认值
    jQuery.ajax = function (url, {
      async = true,
      beforeSend = function () {},
      cache = true,
      complete = function () {},
      crossDomain = false,
      global = true,
      // ... more config
    } = {}) {
      // ... do stuff
    };
    
    //(6)遍历 Map 结构
    //任何部署了 Iterator 接口的对象,都可以用for...of循环遍历。
    const map = new Map();
    map.set('first', 'hello');
    map.set('second', 'world');
    
    for (let [key, value] of map) {
      console.log(key + " is " + value);
    }
    // first is hello
    // second is worl
    
    // 7.输入模块的指定方法
    const { SourceMapConsumer, SourceNode } = require("source-map");
    
    

    字符串扩展

    //字符串的遍历器接口
    for (let codePoint of 'foo') {
      console.log(codePoint)
    }
    // "f"
    // "o"
    // "o"
    
    //模板字符串
    //传统
    $('#result').append(
      'There are <b>' + basket.count + '</b> ' +
      'items in your basket, ' +
      '<em>' + basket.onSale +
      '</em> are on sale!'
    );
    //es6
    $('#result').append(`
      There are <b>${basket.count}</b> items
       in your basket, <em>${basket.onSale}</em>
      are on sale!
    `);
    //大括号内部可以放入任意的 JavaScript 表达式,可以进行运算,以及引用对象属性。
    let x = 1;
    let y = 2;
    
    `${x} + ${y} = ${x + y}`
    // "1 + 2 = 3"
    
    `${x} + ${y * 2} = ${x + y * 2}`
    // "1 + 4 = 5"
    
    let obj = {x: 1, y: 2};
    `${obj.x + obj.y}`
    // "3"
    
    //模板字符串之中还能调用函数
    function fn() {
      return "Hello World";
    }
    
    `foo ${fn()} bar`
    // foo Hello World bar
    
    

    字符串新增方法

    //传统上,JavaScript 只有indexOf方法,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字符串是否包含在另一个字符串中。ES6 又提供了三种新方法。
    
    // -- includes():返回布尔值,表示是否找到了参数字符串。
    // --  startsWith():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原字符串的头部。
    // -- endsWith():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原字符串的尾部。
    let s = 'Hello world!';
    
    s.startsWith('Hello') // true
    s.endsWith('!') // true
    s.includes('o') // true
    
    //这三个方法都支持第二个参数,表示开始搜索的位置。
    let s = 'Hello world!';
    
    s.startsWith('world', 6) // true
    s.endsWith('Hello', 5) // true
    s.includes('Hello', 6) // false
    //使用第二个参数n时,endsWith的行为与其他两个方法有所不同。它针对前n个字符,而其他两个方法针对从第n个位置直到字符串结束
    
    //repeat方法返回一个新字符串,表示将原字符串重复n次。
    'x'.repeat(3) // "xxx"
    'hello'.repeat(2) // "hellohello"
    'na'.repeat(0) // ""
    
    //padStart(),padEnd(),ES2017 引入了字符串补全长度的功能。如果某个字符串不够指定长度,会在头部或尾部补全。padStart()用于头部补全,padEnd()用于尾部补全
    'x'.padStart(5, 'ab') // 'ababx'
    'x'.padStart(4, 'ab') // 'abax'
    
    'x'.padEnd(5, 'ab') // 'xabab'
    'x'.padEnd(4, 'ab') // 'xaba'
    //上面代码中,padStart()和padEnd()一共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字符串补全生效的最大长度,第二个参数是用来补全的字符串。
    //如果原字符串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最大长度,则字符串补全不生效,返回原字符串
    
    //ES2019对字符串实例新增了trimStart(),trimEnd()
    const s = '  abc  ';
    
    s.trim() // "abc"
    s.trimStart() // "abc  "
    s.trimEnd() // "  abc"
    // trimLeft()是trimStart()的别名,trimRight()是trimEnd()的别名。
    

    数组的扩展

    1.扩展运算符
    扩展运算符(spread)是三个点(...)。它好比 rest 参数的逆运算,将一个数组转为用逗号分隔的参数序列。

    console.log(...[1, 2, 3])
    // 1 2 3
    
    console.log(1, ...[2, 3, 4], 5)
    // 1 2 3 4 5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div')]
    
    //该运算符主要用于函数调用
    function push(array, ...items) {
      array.push(...items);
    }
    
    function add(x, y) {
      return x + y;
    }
    
    const numbers = [4, 38];
    add(...numbers) // 42
    
    //替代函数的 apply 方法
    // ES5 的写法
    function f(x, y, z) {
      // ...
    }
    var args = [0, 1, 2];
    f.apply(null, args);
    
    // ES6的写法
    function f(x, y, z) {
      // ...
    }
    let args = [0, 1, 2];
    f(...args);
    

    扩展运算符的应用
    复制数组
    数组是复合的数据类型,直接复制的话,只是复制了指向底层数据结构的指针,而不是克隆一个全新的数组。

    const a1 = [1, 2];
    const a2 = a1;
    
    a2[0] = 2;
    a1 // [2, 2]
    
    //ES5 只能用变通方法来复制数组
    const a1 = [1, 2];
    const a2 = a1.concat();
    
    a2[0] = 2;
    a1 // [1, 2]
    
    //扩展运算符提供了复制数组的简便写法
    const a1 = [1, 2];
    // 写法一
    const a2 = [...a1];
    // 写法二
    const [...a2] = a1;
    

    合并数组
    扩展运算符提供了数组合并的新写法

    const arr1 = ['a', 'b'];
    const arr2 = ['c'];
    const arr3 = ['d', 'e'];
    
    // ES5 的合并数组
    arr1.concat(arr2, arr3);
    // [ 'a', 'b', 'c', 'd', 'e' ]
    
    // ES6 的合并数组
    [...arr1, ...arr2, ...arr3]
    // [ 'a', 'b', 'c', 'd', 'e' ]
    
    const a1 = [{ foo: 1 }];
    const a2 = [{ bar: 2 }];
    
    const a3 = a1.concat(a2);
    const a4 = [...a1, ...a2];
    
    a3[0] === a1[0] // true
    a4[0] === a1[0] // true
    //浅拷贝。如果修改了引用指向的值,会同步反映到新数组
    

    2.数组实例的 find() 和 findIndex()
    数组实例的find方法,用于找出第一个符合条件的数组成员。它的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所有数组成员依次执行该回调函数,直到找出第一个返回值为true的成员,然后返回该成员。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成员,则返回undefined。

    [1, 4, -5, 10].find((n) => n < 0)
    // -5
    
    [1, 5, 10, 15].findIndex(function(value, index, arr) {
      return value > 9;
    }) // 2
    
    function f(v){
      return v > this.age;
    }
    let person = {name: 'John', age: 20};
    [10, 12, 26, 15].find(f, person);    // 26
    

    3.数组实例的 includes()
    Array.prototype.includes方法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某个数组是否包含给定的值,与字符串的includes方法类似。ES2016 引入了该方法。

    [1, 2, 3].includes(2)     // true
    [1, 2, 3].includes(4)     // false
    [1, 2, NaN].includes(NaN) // true
    

    4.Array.of()
    Array.of方法用于将一组值,转换为数组。

    Array.of(3, 11, 8) // [3,11,8]
    Array.of(3) // [3]
    Array.of(3).length // 1
    

    对象的扩展

    1.属性的简洁表示法
    ES6 允许在大括号里面,直接写入变量和函数,作为对象的属性和方法。这样的书写更加简洁。

    const foo = 'bar';
    const baz = {foo};
    baz // {foo: "bar"}
    
    // 等同于
    const baz = {foo: foo};
    
    function f(x, y) {
      return {x, y};
    }
    
    // 等同于
    
    function f(x, y) {
      return {x: x, y: y};
    }
    
    f(1, 2) // Object {x: 1, y: 2}
    
    let birth = '2000/01/01';
    
    const Person = {
    
      name: '张三',
    
      //等同于birth: birth
      birth,
    
      // 等同于hello: function ()...
      hello() { console.log('我的名字是', this.name); }
    
    };
    

    2.属性名表达式

    var obj = {
      foo: true,
      abc: 123
    };
    
    let propKey = 'foo';
    
    let obj = {
      [propKey]: true,
      ['a' + 'bc']: 123
    };
    console.log(obj.foo) // true
    

    super 关键字
    我们知道,this关键字总是指向函数所在的当前对象,ES6 又新增了另一个类似的关键字super,指向当前对象的原型对象。

    const proto = {
      foo: 'hello'
    };
    
    const obj = {
      foo: 'world',
      find() {
        return super.foo;
      }
    };
    
    Object.setPrototypeOf(obj, proto);
    obj.find() // "hello"
    

    上面代码中,对象obj.find()方法之中,通过super.foo引用了原型对象proto的foo属性。

    注意,super关键字表示原型对象时,只能用在对象的方法之中,用在其他地方都会报错。

    // 报错
    const obj = {
      foo: super.foo
    }
    
    // 报错
    const obj = {
      foo: () => super.foo
    }
    
    // 报错
    const obj = {
      foo: function () {
        return super.foo
      }
    }
    

    上面三种super的用法都会报错,因为对于 JavaScript 引擎来说,这里的super都没有用在对象的方法之中。第一种写法是super用在属性里面,第二种和第三种写法是super用在一个函数里面,然后赋值给foo属性。目前,只有对象方法的简写法可以让 JavaScript 引擎确认,定义的是对象的方法。

    JavaScript 引擎内部,super.foo等同于Object.getPrototypeOf(this).foo(属性)或Object.getPrototypeOf(this).foo.call(this)(方法)。

    const proto = {
      x: 'hello',
      foo() {
        console.log(this.x);
      },
    };
    
    const obj = {
      x: 'world',
      foo() {
        super.foo();
      }
    }
    
    Object.setPrototypeOf(obj, proto);
    
    obj.foo() // "world"
    

    上面代码中,super.foo指向原型对象proto的foo方法,但是绑定的this却还是当前对象obj,因此输出的就是world。

    对象的扩展运算符
    ES2018 将这个运算符引入了对象。

    let { x, y, ...z } = { x: 1, y: 2, a: 3, b: 4 };
    x // 1
    y // 2
    z // { a: 3, b: 4 }
    
    let z = { a: 3, b: 4 };
    let n = { ...z };
    n // { a: 3, b: 4 }
    
    //扩展运算符可以用于合并两个对象。
    let ab = { ...a, ...b };
    // 等同于
    let ab = Object.assign({}, a, b);
    

    对象新增方法

    1.Object.is()
    ES5 比较两个值是否相等,只有两个运算符:相等运算符(==)和严格相等运算符(===)。它们都有缺点,前者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后者的NaN不等于自身,以及+0等于-0。JavaScript 缺乏一种运算,在所有环境中,只要两个值是一样的,它们就应该相等。

    ES6 提出“Same-value equality”(同值相等)算法,用来解决这个问题。Object.is就是部署这个算法的新方法。它用来比较两个值是否严格相等,与严格比较运算符(===)的行为基本一致。

    Object.is('foo', 'foo')
    // true
    Object.is({}, {})
    // false
    

    不同之处只有两个:一是+0不等于-0,二是NaN等于自身。

    +0 === -0 //true
    NaN === NaN // false
    
    Object.is(+0, -0) // false
    Object.is(NaN, NaN) // true
    

    2.Object.assign()
    Object.assign方法用于对象的合并,将源对象(source)的所有可枚举属性,复制到目标对象(target)。

    const target = { a: 1 };
    
    const source1 = { b: 2 };
    const source2 = { c: 3 };
    
    Object.assign(target, source1, source2);
    target // {a:1, b:2, c:3}
    

    注意点
    (1)浅拷贝
    Object.assign方法实行的是浅拷贝,而不是深拷贝。也就是说,如果源对象某个属性的值是对象,那么目标对象拷贝得到的是这个对象的引用。

    const obj1 = {a: {b: 1}};
    const obj2 = Object.assign({}, obj1);
    
    obj1.a.b = 2;
    obj2.a.b // 2
    

    (2)同名属性的替换
    对于这种嵌套的对象,一旦遇到同名属性,Object.assign的处理方法是替换,而不是添加。

    const target = { a: { b: 'c', d: 'e' } }
    const source = { a: { b: 'hello' } }
    Object.assign(target, source)
    // { a: { b: 'hello' } }
    

    Object.assign常见用途
    1)为对象添加属性

    class Point {
      constructor(x, y) {
        Object.assign(this, {x, y});
      }
    }
    

    2)为对象添加方法

    Object.assign(SomeClass.prototype, {
      someMethod(arg1, arg2) {
        ···
      },
      anotherMethod() {
        ···
      }
    });
    
    // 等同于下面的写法
    SomeClass.prototype.someMethod = function (arg1, arg2) {
      ···
    };
    SomeClass.prototype.anotherMethod = function () {
      ···
    };
    

    3)克隆对象

    function clone(origin) {
      return Object.assign({}, origin);
    }
    

    函数的扩展-箭头函数

    ES6 允许使用“箭头”(=>)定义函数。

    var f = v => v;
    
    // 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 (v) {
      return v;
    };
    
    // ES6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d:', this.id);
      }, 100);
    }
    
    // ES5
    function foo() {
      var _this = this;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id:', _this.id);
      }, 100);
    }
    
    

    不适用场合
    由于箭头函数使得this从“动态”变成“静态”,下面两个场合不应该使用箭头函数。

    第一个场合是定义对象的方法,且该方法内部包括this。

    const cat = {
      lives: 9,
      jumps: () => {
        this.lives--;
      }
    }
    

    第二个场合是需要动态this的时候,也不应使用箭头函数

    var butt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ess');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this.classList.toggle('on');
    });
    

    Promise 对象、async 函数

    Promise 的含义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它由社区最早提出和实现,ES6 将其写进了语言标准,统一了用法,原生提供了Promise对象。

    所谓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Promise 提供统一的 API,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Promise对象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和rejected(已失败)。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这也是Promise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的英语意思就是“承诺”,表示其他手段无法改变。

    (2)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和从pending变为rejected。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凝固了,不会再变了,会一直保持这个结果,这时就称为 resolved(已定型)。如果改变已经发生了,你再对Promise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有了Promise对象,就可以将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此外,Promise对象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控制异步操作更加容易。

    Promise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无法取消Promise,一旦新建它就会立即执行,无法中途取消。其次,如果不设置回调函数,Promise内部抛出的错误,不会反应到外部。第三,当处于pending状态时,无法得知目前进展到哪一个阶段(刚刚开始还是即将完成)。

    基本用法

    ES6 规定,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some code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ue);
      } else {
        reject(error);
      }
    });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和reject。它们是两个函数,由 JavaScript 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resolve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resolv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reject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Promise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then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d状态和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 success
    }, function(error) {
      // failure
    });
    

    then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第一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时调用,第二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jected时调用。其中,第二个函数是可选的,不一定要提供。这两个函数都接受Promise对象传出的值作为参数。

    function timeout(m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resolve, ms, 'done');
      });
    }
    
    timeout(100).then((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Promise 新建后就会立即执行。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Promise');
      resolve();
    });
    
    promise.then(function() {
      console.log('resolved.');
    });
    
    console.log('Hi!');
    
    // Promise
    // Hi!
    // resolved
    

    Promise 新建后立即执行,所以首先输出的是Promise。然后,then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将在当前脚本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才会执行,所以resolved最后输出。
    Promise.prototype.then()
    Promise 实例具有then方法,也就是说,then方法是定义在原型对象Promise.prototype上的。它的作用是为 Promise 实例添加状态改变时的回调函数。前面说过,the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d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可选)是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then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注意,不是原来那个Promise实例)。因此可以采用链式写法,即then方法后面再调用另一个then方法。

    const getJSON = function(url) {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const handler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4) {
            return;
          }
          if (this.status === 200) {
            resolve(this.response);
          } else {
            reject(new Error(this.statusText));
          }
        };
        const client = new XMLHttpRequest();
        client.open("GET", url);
        client.onreadystatechange = handler;
        client.responseType = "json";
        client.setRequestHeader("Accept", "application/json");
        client.send();
    
      });
    
      return promise;
    };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json) {
      console.log('Contents: ' + json);
    }, function(error) {
      console.error('出错了', error);
    });
    

    Promise 实例具有then方法,也就是说,then方法是定义在原型对象Promise.prototype上的。它的作用是为 Promise 实例添加状态改变时的回调函数。前面说过,the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d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可选)是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then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注意,不是原来那个Promise实例)。因此可以采用链式写法,即then方法后面再调用另一个then方法。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json) {
      return json.post;
    }).then(function(post) {
      // ...
    });
    

    上面的代码使用then方法,依次指定了两个回调函数。第一个回调函数完成以后,会将返回结果作为参数,传入第二个回调函数。

    采用链式的then,可以指定一组按照次序调用的回调函数。这时,前一个回调函数,有可能返回的还是一个Promise对象(即有异步操作),这时后一个回调函数,就会等待该Promise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才会被调用。

    getJSON("/post/1.json").then(function(post) {
      return getJSON(post.commentURL);
    }).then(function (comments) {
      console.log("resolved: ", comments);
    }, function (err){
      console.log("rejected: ", err);
    });
    

    Promise.prototype.catch()
    Promise.prototype.catch()方法是.then(null, rejection)或.then(undefined, rejection)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getJSON('/posts.json').then(function(posts) {
      // ...
    }).catch(function(error) {
      // 处理 getJSON 和 前一个回调函数运行时发生的错误
      console.log('发生错误!', error);
    });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finally()方法用于指定不管 Promise 对象最后状态如何,都会执行的操作。该方法是 ES2018 引入标准的。

    promise
    .then(result => {···})
    .catch(error => {···})
    .finally(() => {···});
    

    Promise.all()
    Promise.all()方法用于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

    const getJSON = function(url) {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const handler = function() {
          if (this.readyState !== 4) {
            return;
          }
          if (this.status === 200) {
            resolve(this.response);
          } else {
            reject(`错误${url}`);
          }
        };
        const client = new XMLHttpRequest();
        client.open("GET", url);
        client.onreadystatechange = handler;
        client.responseType = "json";
        client.setRequestHeader("Accept", "application/json");
        client.send();
    
      });
    
      return promise;
    };
    
    const promises = [2, 3, 5, 7, 11, 13].map(function (id) {
      return getJSON('/post/' + id + ".json");
    });
    
    Promise.all(promises).then(function (posts) {
      console.log(posts)
    }).catch(function(reason){
      console.log(reason)
    });
    

    promises是包含 6 个 Promise 实例的数组,只有这 6 个实例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或者其中有一个变为rejected,才会调用Promise.all方法后面的回调函数。

    async

    ES2017 标准引入了 async 函数,使得异步操作变得更加方便。

    async 函数是什么?一句话,它就是 Generator 函数的语法糖。

    前文有一个 Generator 函数,依次读取两个文件。

    const fs = require('fs');
    
    const readFile = function (fileName)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fs.readFile(fileName, function(error, data) {
          if (error) return reject(error);
          resolve(data);
        });
      });
    };
    
    const gen = function* () {
      const f1 = yield readFile('/etc/fstab');
      const f2 = yield readFile('/etc/shells');
      console.log(f1.toString());
      console.log(f2.toString());
    };
    

    上面代码的函数gen可以写成async函数,就是下面这样。

    const asyncReadFile = async function () {
      const f1 = await readFile('/etc/fstab');
      const f2 = await readFile('/etc/shells');
      console.log(f1.toString());
      console.log(f2.toString());
    };
    

    async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可以使用then方法添加回调函数。当函数执行的时候,一旦遇到await就会先返回,等到异步操作完成,再接着执行函数体内后面的语句。

    function takeLongTime()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 => resolve("long_time_value"), 1000);
        });
    }
    
    async function test() {
        const v = await takeLongTime();
        console.log(v);
    }
    

    返回 Promise 对象

    async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

    async函数内部return语句返回的值,会成为then方法回调函数的参数。

    async function f() {
      return 'hello world';
    }
    
    f().then(v => console.log(v))
    // "hello world"
    

    Class 类

    类的由来

    JavaScript 语言中,生成实例对象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构造函数。下面是一个例子。

    function Point(x, y) {
      this.x = x;
      this.y = y;
    }
    
    Point.prototype.toString = function () {
      return '(' + this.x + ', ' + this.y + ')';
    };
    
    var p = new Point(1, 2);
    

    S6 提供了更接近传统语言的写法,引入了 Class(类)这个概念,作为对象的模板。通过class关键字,可以定义类。

    基本上,ES6 的class可以看作只是一个语法糖,它的绝大部分功能,ES5 都可以做到,新的class写法只是让对象原型的写法更加清晰、更像面向对象编程的语法而已。上面的代码用 ES6 的class改写,就是下面这样。

    function Person1(name,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erson1.prototype.say = function () {
      return "My name is " + this.name + ", I'm " + this.age + " years old."
    }
    var obj = new Person1("Simon", 28);
    console.log(obj.say()); // My name is Simon, I'm 28 years old.
    
    //es6
    class Person2 {
      // 用constructor构造方法接收参数
      constructor(name, age) {
        this.name = name; // this代表的是实例对象
        this.age = age;
      }
      // 类的方法,此处不能加function
      say() {
        return "My name is " + this.name + ", I'm " + this.age + " years old."
      }
    }
    var obj = new Person2("Coco", 26);
    console.log(obj.say()); // My name is Coco, I'm 26 years old.
    
    
    类的继承

    Class 可以通过extends关键字实现继承,这比 ES5 的通过修改原型链实现继承,要清晰和方便很多。

    /**
     * es5:class 对象
     */
    
    function Car(option) {
      this.title = option.title;
      this.lunz = option.lunz;
    }
    
    Car.prototype.drive = function () {
      return this.title + " is drive..";
    }
    
    const car = new Car({ title: "bmw", lunz: "more than 3." });
    console.log(car);
    console.log(car.drive());
    
    /**
     * es5:继承
     */
    
    function KIA(option) {
      Car.call(this, option);
      this.color = option.color;
    }
    
    KIA.prototype = Object.create(Car.prototype);
    KIA.prototype.constructor = KIA;
    
    KIA.prototype.drive = function () {
      return this.title + " is drive, its color is " + this.color;
    }
    
    const kia = new KIA({ color: "white", title: "kia", lunz: 'more than 4.' });
    console.log(kia.drive());
    
    
    

    上面代码定义了一个ColorPoint类,该类通过extends关键字,继承了Point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但是由于没有部署任何代码,所以这两个类完全一样,等于复制了一个Point类。下面,我们在ColorPoint内部加上代码。

    class book{
        constructor(){
            this._year=2004;
            this.edition=1;
        }
        get year(){
            return this._year;
        }
        set year(newVal){
            if(newVal>2004){
                this._year=newVal;
                this.edition+=newVal-2004;
            }
        }
    }
    let b=new book();
    b.year = 2004; //2
    console.log(b.edition);
    
    /**
     * es6 class+继承(extends + super)
     */
    class CarES6 {
      constructor({ title, lunz }) {
        this.title = title;
        this.lunz = lunz;
      }
      drive() {
        return this.title + " is drive.. (es6)";
      }
    }
    
    const carNew = new CarES6({ title: "bmw", lunz: "more than 3." });
    console.log(carNew);
    
    class KIAES6 extends CarES6 {
      constructor(options) {
        super(options);
        this.color = options.color;
      }
    }
    
    const kiaNew = new KIAES6({ color: "white", title: "kia", lunz: 'more than 4.' });
    console.log(kiaNew);
    

    constructor方法和toString方法之中,都出现了super关键字,它在这里表示父类的构造函数,用来新建父类的this对象。

    子类必须在constructor方法中调用super方法,否则新建实例时会报错。这是因为子类自己的this对象,必须先通过父类的构造函数完成塑造,得到与父类同样的实例属性和方法,然后再对其进行加工,加上子类自己的实例属性和方法。如果不调用super方法,子类就得不到this对象。

    Module

    历史上,JavaScript 一直没有模块(module)体系,无法将一个大程序拆分成互相依赖的小文件,再用简单的方法拼装起来。其他语言都有这项功能,比如 Ruby 的require、Python 的import,甚至就连 CSS 都有@import,但是 JavaScript 任何这方面的支持都没有,这对开发大型的、复杂的项目形成了巨大障碍。

    在 ES6 之前,社区制定了一些模块加载方案,最主要的有 CommonJS 和 AMD 两种。前者用于服务器,后者用于浏览器。ES6 在语言标准的层面上,实现了模块功能,而且实现得相当简单,完全可以取代 CommonJS 和 AMD 规范,成为浏览器和服务器通用的模块解决方案。

    ES6 模块的设计思想是尽量的静态化,使得编译时就能确定模块的依赖关系,以及输入和输出的变量。CommonJS 和 AMD 模块,都只能在运行时确定这些东西。比如,CommonJS 模块就是对象,输入时必须查找对象属性。

    // CommonJS模块
    let { stat, exists, readFile } = require('fs');
    
    // 等同于
    let _fs = require('fs');
    let stat = _fs.stat;
    let exists = _fs.exists;
    let readfile = _fs.readfile;
    
    // ES6模块
    import { stat, exists, readFile } from 'fs';
    

    兼容情况

    ES6 提供了许多新特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浏览器都能够完美支持。好在目前各大浏览器自身也加快速度兼容 ES6 的新特性,其中对 ES6 新特性最友好的是 Chrome 和 Firefox 浏览器。

    一、桌面端浏览器对ES2015的支持情况

    • Chrome:51 版起便可以支持 97% 的 ES6 新特性。
    • Firefox:53 版起便可以支持 97% 的 ES6 新特性。
    • Safari:10 版起便可以支持 99% 的 ES6 新特性。
    • IE:Edge 15可以支持 96% 的 ES6 新特性。Edge 14 可以支持 93% 的 ES6 新特性。(IE7~11 基本不支持 ES6)

    二、移动端浏览器对ES2015的支持情况

    • iOS:10.0 版起便可以支持 99% 的 ES6 新特性。
    • Android:基本不支持 ES6 新特性(5.1 仅支持 25%)

    三、服务器对ES2015的支持情况
    Node.js:6.5 版起便可以支持 97% 的 ES6 新特性。(6.0 支持 92%)

    附:如何使用ES6的新特性,又能保证浏览器的兼容?
    针对 ES6 的兼容性问题,很多团队为此开发出了多种语法解析转换工具,把我们写的 ES6 语法转换成 ES5,相当于在 ES6 和浏览器之间做了一个翻译官。比较通用的工具方案有 babel,jsx,traceur,es6-shim 等。

    babel

    babel主要用于编译JavaScript代码。一般来说,我们使用JavaScript的最新语法特性来编写程序,但为了能够兼容更多的浏览器,会使用babel将兼容性不好的语法特性编译成被各个浏览器广泛支持的形式。

    Traceur 转码器

    Google 公司的Traceur转码器,也可以将 ES6 代码转为 ES5 代码。

    直接插入网页

    Traceur 允许将 ES6 代码直接插入网页。首先,必须在网页头部加载 Traceur 库文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ECMAScript 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iq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