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48361/e2740364deccd2d2.jpg)
筆者随着朝圣的人流继续上行,逐个圣殿地合十虔诚顶礼。虽然有关布达拉宫的传奇故事已经从资料和道听途说中知晓了许多,但比之实地详察来却让人更加震撼,更加感应道交。
当顶礼至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灵塔前时,一阵莫名的悸动让筆者毫无觉察地掏出手机,对着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简介、灵塔和画像照了几张照片。不料引来了一位值勤的武警小战士,非常严肃地要筆者交出手机,以违规行为准备没收。筆者一时有些急了,手机里有多少珍贵的资料,可不能没收呀!
瞬间灵光一闪,居然与小战士套起了近乎:“我也是当兵出身的,象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上过战场哩……”
小战士听说眼前的这位大叔也当过兵,并且还是上过战场的。态度一下子就柔和了许多,于是将已经拿在手上要没收的手机还给了筆者,免不了口头警告:
“看在你曾经当过兵的份上,这次就算了,把拍的照片删了,下不为例……”
这一短暂的异变,不禁让筆者在此驻足留莲,详细的追塑起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生平事迹来。
六世达赖仓央嘉错(1683-1706),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生于藏南门隅地区宇松地方的一户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农民家庭。
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朗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8361/0b0ef1f386ea6065.jpg)
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
仓央嘉措虽然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领袖的显赫身份,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意缠绵的“情歌”。
一说仓央嘉措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写作品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东西。
如今仓央嘉措的身世遭际已经广为人知,他的情诗被译成20多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至今仍不乏新的译作出现。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和达娃卓玛的情缘 是让贤圣凡俗众生神驰意往,褒贬毁誉相参迷一般的存在。
历史记载:
五世达赖喇嘛六十六岁时在布达拉宫圆寂,他手下的总管第悉桑结嘉措自作主张隐瞒了达赖喇嘛的死讯,他向外公布说达赖老了,又有病,需要每天在密室里闭关静坐,研习佛法,不愿公开露面,同时,他秘密派人四处寻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在山南的措那地方,他们找到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童,认定他就是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于是把他接到措那城堡悄悄供养起来,到了15岁时,在布达拉宫大殿坐床,他就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仓央嘉措不喜欢被人当神佛一样供养在布达拉宫里,每天从早到晚没完没了的诵经礼佛使他非常厌烦,他就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长长的假发,化名唐桑旺布,溜到拉萨八角街或布达拉宫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凡俗尘世生活的欢乐。他写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他过着活佛和俗人的双重生活,其中有首是这样写的: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
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
守门的狗儿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拂晓才归
人家说我的闲话 自以说得不差
少年我轻盈步履 曾走过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从不展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 时时映在心中
住在布达拉宫 我是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萨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8361/a09f9ede8f4cf53b.jpg)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后面林园的湖中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龙王潭的精美楼阁,在这里邀集拉萨城里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仓央嘉措编写了很多的情歌,让大家演唱,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传唱开来,很受人们的喜爱。在龙王潭,仓央嘉措结识了一个来自琼结地方的姑娘,名叫达娃卓玛,达娃卓玛容貌美丽,性情温柔,嗓音甜美,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刚刚酿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仓央嘉措和她特别相知相爱,好像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影子,白天他们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会。仓央嘉措非常喜欢达娃卓玛,认为是神灵的赐于,前世的缘份,他写了这样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拉萨人烟稠密 琼结人儿美丽
我心心相印的人儿 是琼结地方来的
俗话说:
“甜青稞往往酿成苦酒,快乐往往变成悲哀。”后来仓央嘉措发现达娃卓玛好些天没有到龙王潭来了,给她捎信约会,也像撒在水里的糌粑一样没有回音,亲自到她住处拜访,只见门上挂着一把大锁,跟邻居们打听,才知道达娃卓玛被她父母带回了琼结好多天了。仓央嘉措像丢了心爱的珍宝,心里特别难过。他失魂落魄,烦闷的时候,编写了前面那首“不要再说琼结琼结”的歌。从此,仓洋嘉措再没见过达娃卓玛,达娃卓玛成了他梦中的情人。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世间的事,世间的缘!
来来去去,有迹可寻!
平淡也好,疯魔也罢!
兜兜转转,皆是因果!
这位历史上仅仅显现了二十五年的聪慧绝顶的转世活佛,一位想将世俗的情爱与佛国的清净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圣者,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启迪!
如何才能二者兼得?
仓央嘉措的这首诗,或许就是其中答案之一: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真有【不负如来不负卿】双全法么?!
答案却是在历经十数年人世沧桑历炼后才明白: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筆者继续合十顶礼前行,约莫东弯西拐的顶礼了几处殿宇,里面除了值殿喇嘛就是顶礼的人流。
此时此刻的筆者,满脑子充斥着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故事。回想昨日还在大昭寺五世达赖喇嘛寝宫顶礼静坐,今日却见六世达赖喇嘛的传奇圣迹,冥冥中的缘分让人无法忽视。虽然双手合十前行,脚下却是有些虚浮,心灵飘渺,混混沌沌地随着人流向前移动。
忽然眼前一亮,有位活佛正在接受几位信众的供养并给顶礼者摸顶赐福。此为可遇不可求的机缘巧合,促使筆者即刻前去顶礼供养,活佛亦同样的摸顶唸经赐福。顶礼毕,那位不知名的活佛将一条雪白的哈达围在了筆者脖子上。
四顾一瞅,其他人脖子上均无哈达,唯筆者脖子上独有,无来由的有些激动又有些许羞涩。如此阳春白雪般地戴着这珍贵雪白的哈达恭敬虔诚顶礼,那种特殊的感应道交,是极其震撼却又无法言喻的感受。以至虔诚环绕顶礼完雪域圣地“布达拉宫”,取下含有特殊信息的雪白“哈达”若干年后,仍如梦中相见如影随行,成为日后探索生死奥义的重要因素!
第一次西藏礼佛之旅,带给筆者影响是震撼且深远的。
从出发前夜住成都【九龙宾馆】观川剧【变脸】,到两辆车载瑞典市长一家至石渠【能言观音寺】获“绿豆母心咒”,至瑞典市长一家无法承受高原反应中途退出;进尔到大昭寺礼佛与黄总、蒋大哥一行分散,寻找时巧遇至“五世达赖喇嘛”寝宫里静坐的经历;以及追寻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短暂一生中所留下的“情殇”传奇: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
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
守门的狗儿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拂晓才归
人家说我的闲话 自以说得不差
少年我轻盈步履 曾走过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从不展现眼前
没想情人容颜 时时映在心中
住在布达拉宫 我是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萨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住“在布达拉宫的持明仓央嘉措…”和“住在山下拉萨,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这首《变脸》一如般的情诗,展示的是佛国天堂里清静庄严与世俗情缘的矛盾对立与统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5448361/23370f7314ccc245.jpg)
有些无语的巧合,筆者在此次礼佛途中,亦邂逅了一只藏家比人还机灵的守门狗。如今再度目睹这一组守门灵犬热情扑身的照片,更是让筆者这位在家居士有了些许明悟……。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