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盛老太太有很多好闺蜜,如妇科圣手贺老太太,温室花朵余老太太。甚至,还有从未出场的静安皇后。
纵观盛老太太的这几个闺蜜,都是有本事,有身份的贵妇。不过,让小仙儿惊奇的是,伺候了一辈子人的孔嬷嬷,也成了盛老太太的闺蜜!
而且,孔嬷嬷不仅身份低微,甚至,敢以下犯上,怒怼盛老太太。可是为何尊贵的盛老太太,却还愿意与孔嬷嬷诉说家里的闹心事呢?
见面要给盛老太太行宫礼的孔嬷嬷,为何敢讽刺盛府“没规矩”?
孔嬷嬷是山东孔府旁支后人,她用了几十年,才从宫女熬到女官。就连皇帝,孔嬷嬷都见过了好几任。
甚至,在孔嬷嬷退休后,公侯伯府以及世家望族都争先恐后的请孔嬷嬷到自己的家中,教养女儿们规矩。
不过,这样看似一位热门的宫中贵人,见了盛老太太,也是要按照宫中的规矩行大礼的。可见,孔嬷嬷即使是宫中的贵人,身份照盛老太太差的也不止是一个等级。
可是,当只剩盛老太太和孔嬷嬷独处时,孔嬷嬷却敢直言不讳的怒怼盛老太太——一塌糊涂,没有规矩,最没规矩的第一个就是你!
盛老太太对盛家有恩:年轻守寡的盛老太太本可以另嫁,可是为了给夫婿守节,她硬是把庶子盛紘记在自己名下,撑起整个盛家;
盛老太太对盛紘有恩:盛老太太把盛紘记在名下后,为他找师傅,考功名,娶媳妇,生儿育女。
可是,羽翼已成的盛紘,居然把嫡母盛老太太闲置一边,甚至,子承父业开始了宠妾灭妻的生活。
所以,孔嬷嬷才直指盛府没有规矩。
“鉴茶达人”孔嬷嬷,化身盛老太太的“嘴替”
原著中,华兰、如兰和墨兰发生争执后,小仙儿总觉得林姨娘是高估了自己,才有勇气对身边的人说:孔嬷嬷把老太太想说不便说的,想做不好做的,一股脑儿都了了,既不得罪儿子媳妇,又能全了心愿,真是一举两得。
不过,在小仙儿重温原著中发现,盛老太太对盛紘的不满,已经达到了巅峰。甚至,盛老太太决定抚养明兰时,盛紘跑来再为墨兰争取机会时,一向少言的盛老太太怼的盛紘哑口无言:
“我知道你的心有一大半都给了林姨娘,可墨儿自己机灵,又有这么个亲娘在,你便是少操些心也不会掉块肉,倒是六丫头,孱弱懵懂,瞧在早死的卫姨娘份上,你也该多看顾她些才是,那才是个无依无靠的。”
为了让盛府不再嫡庶不分,乱了规矩,再酿出卫姨娘那样的祸来,一直装作“活死人”的盛老太太,已经出手了两次收拾林姨娘:
因为盛紘的宠爱,让林姨娘愈发没有规矩,甚至为了争宠,导致卫姨娘一尸两命;
盛老太太没有选中墨兰,林姨娘立反击,不让儿女去给盛老太太请安。却被盛老太太反将一军,将长枫挪出林姨娘的院子。
只是,盛老太太都做的这样明显了,沉浸在“真爱”怀抱的盛紘,却依旧没有惊醒。而孔嬷嬷看似是盛老太太给即将嫁入忠勤伯府的华兰,请来教养嬷嬷。可怎么看,孔嬷嬷都是来敲打盛紘的:
首先,孔嬷嬷的到来,看似意外,却都在情理之中:
孔嬷嬷是盛老太太的闺蜜,所以,盛老太太给即将嫁入忠勤伯府的华兰请教养嬷嬷,自然是给孔嬷嬷写信推荐合适的人选;
盛老太太虽然对孔嬷嬷说“我本来可不敢请你。”可是,清楚孔嬷嬷性格盛老太太,又怎会不知道已经退休的孔嬷嬷,想逃离京城;
通过盛老太太和孔嬷嬷的交谈,不难发现,孔嬷嬷对盛家的事情了如指掌,说明盛老太太与她常有书信往来。
其次,华兰、如兰和墨兰争吵时,孔嬷嬷直指盛紘“偏心”:
姐妹之间的争吵,本是墨兰引起的。可是,墨兰却只想自己出风头,完全忘了孔嬷嬷是华兰的教养嬷嬷,而且,华兰嫁入忠勤伯府已经进入倒计时,即使想学东西,也要分清轻重缓急。
而孔嬷嬷这话一出,盛紘当即就明白了自己偏心墨兰,而忽略了墨兰的偏狭自私。
最后,直指林姨娘恃宠而骄,坏了规矩:
其实,以阅人无数的孔嬷嬷对林姨娘这类人的了解,当然会知道,林姨娘会为了表现,而开口说话,往枪口上撞。
而且,林姨娘让墨兰替明兰挨板子,盛紘确实感动了。可是,“鉴茶达人”孔嬷嬷等的就是林姨娘这句话,并且已经准备好了反击的话术:
林姨娘是妾室,是男女主人的半个仆人,可是,在主子说话时,她仗着盛紘的宠爱,贸然的插嘴应,完全不顾嫡庶的规矩;
林姨娘是知错犯错,明知道不该开口,却开口。并以姨娘的身份,插手姑娘们的教养之事,明显的恃宠而骄,忘了自己的身份。
而盛紘是最爱惜自己羽毛的,所以,盛紘也听出了孔嬷嬷的话外之音——自己对林姨娘了多宠爱,已大有宠妾灭妻的意思了!
最懂盛老太太的孔嬷嬷,又给盛紘加了“一把火”
孔嬷嬷知道盛家的乱家之源起因是盛紘的“宠妾灭妻”,让林姨娘过得比王大娘子这位正牌太太还体面。
所以,在孔嬷嬷的审判会结束后,她又给盛紘开了小灶:
分析了盛紘与林姨娘的相处模式:
每次都是林姨娘先哭诉自己的卑微可怜,盛紘就心疼哄她,然后林姨娘愈加可怜惶恐自己的将来,哭哭啼啼个没完,然后,盛紘就心软地许她这个那个。
灵魂的拷问——林姨娘有王大娘子那般的家世和嫁妆,她是否会给盛紘做小?
对此,盛紘虽然相信自己与林姨娘是有‘真感情’的,但自知之明倒也没丢,不至于那般异想天开。所以,再林姨娘再次跟盛紘哭诉身上凄惨,并为了“真情”给盛紘做小时,他反击了林姨娘:
“你既与我一片真情,且甘愿做小,又为何时时抱怨,还常与我要这要那的?难道一片真心便是如此?”
最后,林姨娘被说的哑口无言。
而且,在孔嬷嬷替盛老太太表达了:林姨娘恃宠而骄,盛府后宅没有规矩后。墨兰也夹了一段时间尾巴做人,盛紘更是为让林姨娘母女头脑清醒一些,连着半个月都睡在王大娘子的房里。
编后语:其实,盛老太太对林姨娘一直是仁慈的:林姨娘和盛紘私会有了孩子后,并没有将她浸猪笼,或者赶出府去;卫姨娘过世后,也没有亲自出手惩治林姨娘。
盛老太太作为宅斗高手,也清楚盛府的“乱”,起于盛紘的对林姨娘的宠爱。
可是,盛老太太作为嫡母,不好过分苛责盛紘。所以,盛老太太对于盛紘的敲打,就像老母亲对熊孩子一样,指责过了,盛紘虽然认错,但是转身,会继续宠爱林姨娘。
所以,为了盛府的发展,盛老太太请来了孔嬷嬷敲打盛紘,不要宠妾灭妻。同时,也借孔嬷嬷的口,敲打林姨娘要谨守妾室本分。
而孔嬷嬷不顾古人的含蓄,将好闺蜜盛老太太不好说出口的话,统统的说了出来,真真的算是难得的好闺蜜。并且,孔嬷嬷还以自己在宫中几十年的阅历,传授给了盛紘一些内宅里的弯弯绕绕。
可是,林姨娘却是一个“记吃不记打”的主,总是在惹怒盛紘后,又用献媚的手段,哄回盛纮的心。
只是,林姨娘从来不知道,在盛紘的心里,他是一心想把盛家发展成为世代簪缨的清流世家。
所以,孔嬷嬷的出现,是盛府“没规矩”的分水岭。
您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