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儿有三个弟弟。大弟是一母同胞的,其余的两个弟弟是同父异母的。莲儿的大弟小莲儿三岁,母亲在莲儿六岁的时候撒手人寰。继母过门后,又生下了二弟和三弟。
自从继母过门后,莲儿和继母一起生活,莲儿的大弟继续和奶奶一起生活。随着二弟的降生,继母和奶奶的关系急转直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莲儿和大弟也就自然成了两个“阵营”的人。
莲儿觉得,继母勤劳、善于持家,对待莲儿也挺好的,二弟的出生应该让大家高兴才是。从大人们的争吵中,莲儿听得出,奶奶挑剔继母偏心,有了亲生的,自然会疏远前家孩子;继母呢,感觉自己受了莫大的冤枉甚至是侮辱,一定要寸步不让。
本该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就这样在争吵声中疏远起来。
周围的邻居都说,莲儿大弟的脑瓜子好。有位大爷爱给孩子们讲故事,莲儿大弟只要听过一遍,就能复述出来。更让奶奶高兴的是,莲儿大弟在话还说不利索的年纪,有一次奶奶问他长大了要干什么,莲儿大弟指指墙上贴着的伟人像,说,长大了要当那样的人!奶奶高兴啊,每见一个人,就把莲儿大弟的表现向他们描述一遍。
莲儿大弟的身子骨特别弱。母亲在怀着他的时候就身患重病,大弟先天不足,三岁才学会走路,要想长大能有出息,只有好好读书一条路。要不就是当财主没福,受苦没力。
莲儿大弟却吃不下读书的苦,连作业都不想做。教数学的老师说:这两天打两下,数学就能考第一;过两天不打了,数学就不及格。
莲儿大弟的小升初,考了全班第一名。升了初中,就要到离本村三里地的另一个村子上学了。这一年,莲儿刚刚考上了师范,三十年前那可是凤毛麟角的。教过莲儿的老师正好循环下来教莲儿的大弟。莲儿在开学前特意拜托老师们关照大弟,盼着大弟能像自己一样跳出农门。
国庆假期莲儿回到母校拜望老师,结果,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告大弟的状:从来没做过作业;都到了下课时间了,连课本还没拿出来……
等到大弟放学了,莲儿对大弟连训带骂,恨大弟不争气,骂大弟懒惰不成人。结果,引发了一场家庭战争。奶奶骂莲儿和继母一个鼻孔出气,欺负弟弟;继母骂莲儿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骂大弟不识好歹……莲儿对大弟既觉得恨铁不成钢,又觉得他是惹祸的根由。
没有半年,大弟就辍学了。因为那个时候上学要步行,莲儿大弟吃不下这份苦,好脑瓜子就这样可惜了。其实,莲儿从心里就从不认为大弟的脑瓜子好,莲儿觉得,真正的聪明必有长远的计划,连这点苦都吃不下,莲儿看不起。
既然已经辍学了,就莲儿大弟的体格,啥都干不成。莲儿给大弟出主意,学会钉鞋就不错。所用的机器轻便,即使扛着也不算重,技术又比较好掌握,又不是啥细致活,即使稍微粗糙一点也能交代了别人,而且投资也不大,每天挣个柴米油盐钱是不成问题的。
结果,大弟压根儿看不上,觉得这活计太低搭。于是,闲着,这一闲就是三十几年。当包工头的四叔照顾他看工地,莲儿大弟嫌晚上闷得慌;要论体力活呢,他连一般的的女人都赶不上,那个用他?
让莲儿欣慰的一点就是,大弟是个无用的人,但却从来也没有危害过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