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明朝大思想家王夫之说起这次起义,一开口就是“起兵讨武氏,所与共事者,骆宾王、杜求仁、魏思温……”你看,他不自觉地就把骆宾王排在了第一。一个写檄文的公关,居然排在了造反团队的军师、大将前面。
所以说,写文案这种事情,差不多糊弄两句能交差就得了,不要写的太好,否则就像骆宾王那样,一不小心把自己写成了造反的旗帜,那就划不来了。
最后,这场造反行动坚持了多久呢?只有两个月。很快地,反叛的军队被打败,骨干统统被杀,骆宾王从此失踪。
有人说他是被抓获处斩了,也有人说他隐姓埋名逃亡了。唐代有个小说家叫张鷟(音zhuo,二声),和骆宾王是同时代的人,他说骆宾王兵败后投水死了。《资治通鉴》里也说叛军“余党赴水死”,这两个说法比较相近。骆宾王有可能在乱军中落水而死。
“四杰”离世的方式,都很让人唏嘘。
王勃是溺水受惊而亡,骆宾王可能是落水而死。卢照邻长期受到病痛折磨,干脆给自己挖好了墓室,每天僵卧其中,等候死神的召唤。最后因为死的太慢,他无法忍受了,便和家人做了最后的诀别,投向了滔滔的颍水。
也许,那一刻他脑海中还浮现了远在巴蜀的郭姑娘。对不起,我终于是辜负你了。
人们常常说“三贤同归一水”指屈原、李白、杜甫的死都和水有关,一个怀沙投江、一个入水捉月、一个自沉而死。这个说话没什么凭据。但初唐四杰却很可能是真的“三贤同归一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