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519-1-154】【一年读几本书?】

【Day519-1-154】【一年读几本书?】

作者: Gabril阿冷 | 来源:发表于2022-01-07 18:04 被阅读0次

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我们总是会纠结我们“应该”读几本,而不是我们“实际”能读几本。

“应该”永远会带来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要对标大师”。

于是,大家就会去找榜样:比如某某企业家每个月都会读4~5本,某某科幻大师一年至少100本,某某大牛说一天就应该读1本,甚至贩卖焦虑的人会跟你说一天应该读10本!

然后放眼现实:中国人均读书量每年5~6本。

这里面当然有很多一年几十上百的人在拉数据,但永远拉不过绝大多数一年读不过一本的人。甚至,有些人会自以为一年读了好几本书,但这几本书很可能都是去年乃至前两年读的了。

而无论我们提出读几本书,往往都会陷入一个问题:一开始几本读得很快很爽,后面越来越慢,最后甚至不记得前面读了什么,逐渐觉得读了也白读,目标也无法达成,干脆放弃。

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人也会很快发现,有些书是真的不可能短时间读完。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甚至花一辈子去研究的书都是存在的。那么对于这些书,我们应该放弃,还是先快速浏览,或是采取什么其他手段呢?

这就是“应该”带来的疑问。

相信曾经从事过销售相关行业的人,都应该有听过领导拆解销售业绩的目标。相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将目标定到一个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数值,而是都会安排到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再多努力一点,就能基本达到的程度。

这是必然的。因为如果目标不是如此设置的,那么就一定不会达成。因为,如果目标定得不合理,就会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过小就不讨论了,属于公司自掘坟墓),而两者都会让员工无法拥有正常的工作状态,那么除非有业务能力超强的员工存在,否则一定会崩盘。一旦崩盘,员工可能只会觉得自己会被扣工资,但企业本身要面临的可是赤字的问题,而这个赤字一定会使得后面的任务更加沉重,而完成的可能性也越发变小,恶性循环,最终别说个人工资,整个企业都无法继续运营下去。

因此,企业设定这些目标,一定会根据员工、市场本身的“可能性”来制定,而不是随意去对标所谓的“大师”。

同理,我们管理自己的学习,定读书目标的时候,也应该用同样的方法:从了解自己的“可能性”开始。

————————————————————————————————————

首先,你要做的是确定现在的阅读能力有多强。

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每分钟的阅读字数。

相信不用解释也能明白,阅读字数/分必然是最基础的阅读能力。一般而言,对于相对熟悉的文字,比如常看的公众号,新闻等内容,能做到每分钟1200字左右,而且能比较清晰地记住重点内容,就算是比较不错的阅读速度了。而一本普通厚度的书,一般在10~20万字之间。也就是,保持这个速度读完这10~20万字,需要时间大概是1.5~2.5个小时,所以一天读一本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问题是,大部分人的阅读速度只有600~800,而且不一定能记得内容,那么光是“读完”这10~20万字就要四五个小时,更别提“读懂”了。

所以需要阅读方法来帮助自己。阅读方法有很多,包括自己读和别人帮你读的方法都有,关键在于:自己读的方法需要时间训练,别人帮你读的方法需要有消化学习的方法来辅助——同样需要时间来训练。

最好是能够双管齐下,并且把阅读速度进一步提升。现在一般会先通过速读能够快速浏览掌握书本核心内容,然后再通过精读去解决速读过程中的问题,一般来说阅读时间在1~2小时之间。如果在这个时间内要读完10~20万字,那么你的阅读速度就必须达到至少1700字,上不封顶。

这里提一句,一般能做拆书的人,阅读速度达到2000字/分钟几乎是吃饭夹菜的难度而已。

这里也必须要提一点,注意这里所说的阅读速度,是建立在如下三个基础之上:

1. 书本的内容对自己来说不至于是“无法理解”的;

——比如语言不通的,比如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比如需要深入思考的如哲学类书籍,这些要一下子达到一两千字的阅读速度是基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

2. 书本内容和你的现实生活会有一定相关度,且与你的兴趣点有关;

——完全没有兴趣和关联性的文字,理解起来很困难,而且也难以集中注意力,自然不可能提高速度。

3. 书本的信息量不能太密集。

——信息量最密集的参考设计书、说明书等文本,然后是教科书,再然后是百科全书、一般知识性读物、文学小说、散文等。信息量最低的是轻小说、网文、漫画等内容。在这里,介于“文学小说”到“百科全书”之间的信息量是相对正常的。

其次,你要考虑你最需要的是怎样的知识,并订立你的书单。

在劝大家读书的文章里,作者往往老是提数字,却不提具体的书本,主要是因为他们也无法确定自己的读者来自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需要哪方面的提升,所以只能泛泛而谈读书的数量。因此,当我们接受到这个信息后,我们就必须考虑适合自己的书籍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

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你所需要了解的知识,它属于什么领域,在这个领域里的地位是什么,难度如何,你可以从什么地方入手,而能让你了解到这些知识的书目又有哪些。

很多地方会告诉你,“如果你想做什么,你需要某某某书单”,这种就是值得参考的。现在普通人也不会乱给人开书单,一般都是大牛才敢干这个事情,所以尽管去买你觉得是“大佬”的人所推出的书单,然后认真读下来,一年能完成个一遍就不错了。

同时,你也可以去咨询身边比较优秀的人,他们对什么方面熟悉,你就可以从他们那里拿到一套那个方面的书单,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

去豆瓣、亚马逊、各大书网等地方查看书评和书籍分类,也是获取相关信息的好办法。

关键在于,不读不必读的书,不读目前超纲的书,从实际出发,读马上能懂,但又明确能学到新东西的书。这种书本的数目累积才是最有帮助的。

第三,你的书目应该至少有如下三种分类。

第一种分类,前面已经说了,就是“数目累积会产生明显的良好帮助”的,知识类的书目。这类书基本上能概括中心,摘取核心知识,并为自己所用即可。不用深刻记忆,但要保证自己的客观性,不偏离其本质意思。能够从积极的方面改变平时自己的思考和行为处事方式,就达到目的了。

第二种分类,是你无法使用快速阅读法完成的,可能一年只能读个两三本的,偏底层逻辑或哲学思考的书,比如《道德经》、《资本论》、《毛选》及各种经典名著。这些书目不在于读了多少本,而在于每本读了多少遍(毫不夸张地说,读个几百遍也是正常的),深入理解了几成,有多少能应用到生活中去……这些书不仅是短期,也是会长期影响自己的人生的书,把它们放在床头、案头、沙发边,任何时候拿起来翻几页,甚至只翻两句,然后静心思考个十几分钟,只要灵光一闪想通了什么,记下来,就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种分类,是你平时确实比较少接触,但它对你而言新奇有趣的,读过可以开阔你视野的书。如科幻小说、科普类、国家地理杂志、时尚、摄影杂志以及各大报刊等等。这些类型的书目不必深入探究,多读一读,能让自己的思维不受限制,而同时又能紧跟时代变化就好。这类书目也可以作为前两种书目读累了之后的休闲小品。

————————————————————————————————————

综上,我们通过测试和确定自己的阅读能力,判断实际能读的书目数量(总字数/阅读能力,然后再往上添加1~2本),然后通过书单来对书目进行填充,最后加上一两本常读常新,和很多本能快速读完(杂志、小说类一般都读得很快)的小品类书目,一年的最终书本量就定下来了。现在就着手试试吧!

——切记,一年能读几本书不是问题,问题是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相信我,只要习惯了,一年的阅读量一定会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相关文章

  • 【Day519-1-154】【一年读几本书?】

    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我们总是会纠结我们“应该”读几本,而不是我们“实际”能读几本。 “应该”永远会带来一个不切实际的...

  • 看看我一年能读几本书

    2017年过去了,一年究竟读了几本书?读了什么书?还真不记得。 2018年,我要读几本书?没有任务,没有指标。有空...

  • 不要在意读了多少本书

    最近看到简书里面热聊的一个话题,有人一年读100本书,有人一年只读几本书。 对于这两种阅读方式,有人觉得一年读10...

  • 一年读多少本书才算合适呢?

    有的人一年可以读上百本书。 有的人一年可以读五十本书。 有的人一年可以读十几本书。 有的人一年只读一两本书...

  • 读书变得很困难

    常常听人说,谁谁谁一天读几本书,一年读几百本书,自己一天或者一年可以读多少本书,这样的话不知看到了多少。 我很羡慕...

  • 如何读书(续4)

    你一年能读几本书? 现在都在提倡读书,这本是好事。然而,其中有些声音,教你一年读多少书,有的一年五十多本,有...

  • 请问,你一年读几本书?

    每年的4月23日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 我想,对于热爱阅读的朋友来说,这个节日肯定并不陌生。 三毛曾经说过一段话:...

  • 一年读100本书,变态是怎么做到的?

    经常看到一些劲爆的、非常辣眼睛的标题 “一年读100本书,我是如何做到的?”、“一年读200本书,我推荐这几本书”...

  • 读书打卡第17天

    读人,算吗? 与优秀的人聊天,胜过读好几本书。

  • 百无一用是书生?

    多读几本书就知道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519-1-154】【一年读几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njcrtx.html